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伍林泽 , 胡旭红 , 傅榕冰 , 魏义杰 , 虎 敏 , 孔令麒 , 童晓云 , 吴向农 , 吴佳丽 , 聂 坚 , 张绍湘 , 虎春艳 , 李宝晶 , 魏丹霞 , 黄 丰
2021, 31(9):1-9.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9. 001
摘要: 目的 通过清热润燥口服液干预卵清蛋白(OVA)致敏的哮喘小鼠,观察其对哮喘小鼠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数量及其上下游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将 BALB/ c 小鼠(雌性)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组,1 mg / (kg·d))、清热润燥口服液低、高( 4. 32、8. 64 g / ( kg·d)) 剂量组,共 40 只。 使用 OVA 为致敏剂诱导哮喘小鼠模型,HE 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 ILC2s 上下游细胞因子 Eotaxin、IL-25、IL-33、TSLP、IL-4、IL-5 及 IL-6 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 ILC2s 上下游细胞因子 IL-33 和 IL-5 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双荧光染色检测肺组织中 ILC2s 的数量及生成。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出现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支气管壁增厚的病理变化,BALF 中 ILC2s 上下游细胞因子 Eotaxin、IL-25、IL-33、TSLP、IL-4、IL-5 及 IL-6 的含量升高(P<0. 01),肺组织中 ILC2s 上下游细胞因子 IL-33 及 IL-5 的表达升高(P<0. 01)、ILC2s 的数量及生成增多(P<0. 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清热润燥口服液低 高剂量明显改善哮喘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降低 BALF 中 ILC2s 上下游细胞因子表达(P<0. 01)、下调肺组织中 ILC2s 上下游细胞因子 IL-33 及 IL-5 的表达(P<0. 05,P<0. 01)和减少 ILC2s 的数量及生成(P<0. 01)。 结论 清热润燥口服液可以降低 OVA 诱导的哮喘小鼠 ILC2s 的数量及其上下游细胞因子和下调肺组织中 IL-33 及 IL-5 的表达,进而起到防治哮喘的作用。
孙 赟 , 陈桂芳 , 高 娟 , 张丽娟 , 张 祎 , 王睿睿
2021, 31(9):10-15.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9. 002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苦参中有效成分氧化苦参碱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小鼠的药效作用和初步作用机制。 方法 (1)将 KM 小鼠随机分为 5 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氧化苦参碱低、高剂量(50、100 mg / kg)组,每日给药 2 次,连续给药 7 次,末次给药后 10 min,于小鼠左后足脚垫内皮下注射右旋糖酐每只 50 μL,观察并记录 15 min 内小鼠舔后足的次数。 (2)将 BALB/ c 小鼠随机分为 6 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氧化苦参碱低、中、高剂量(25、50、100 mg / kg)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 5 组小鼠均采用 2,4-二硝基氯苯 (DNCB)多次反复刺激皮肤建立 AD 模型,实验第 1 天起各组灌胃给予相应溶媒或药物,连续干预 14 d。 观察并记录 AD 模型小鼠的体重变化,测定脾及胸腺的脏器系数,ELISA 法测定外周血中总 IgE 及 Th2 型细胞因子的含量,HE 染色观察皮损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皮损组织中肥大细胞的浸润情况。 结果 氧化苦参碱能显著抑制瘙痒模型小鼠的搔抓次数(P<0. 01);灌胃给予氧化苦参碱治疗 14 d 后,AD 模型小鼠湿疹样皮炎缓解;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小鼠真皮层增厚减轻、炎性细胞数目减少以及细胞间水肿减轻;真皮层中肥大细胞的浸润数目明显减少,外周血中总 IgE 和 Th 型细胞因子 IL-4、IL-13 的表达显著降低(P<0. 05)。 结论 氧化苦参碱对 AD 模型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皮肤真皮层中肥大细胞的浸润、减少 Th2 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杨 丹 , 姚 衢 , 张 晗 , 张 琳 , 王 茜 , 廖 鑫 , 章 莹 , 李思成 , 高 琳
2021, 31(9):16-23.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9. 003
摘要: 目的 探讨内脂素对糖尿病 KKAy 小鼠骨骼肌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初步分析其通过 PI3K/ Akt / FoxO1 途径对糖尿病小鼠骨骼肌组织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8 周龄雄性 C57BL/ 6J 小鼠随机分为普食 (ND)组、普食+内脂素(ND+V)组、高脂(HFD)组和高脂+内脂素(HFD+V)组,同周龄雄性 KKAy 小鼠成模后随机分为糖尿病(DM)组和糖尿病+内脂素(DM+V)组,其中 ND+V 组、HFD+V 组和 DM+V 组连续 3 d 腹腔注射内脂素重组蛋白。 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及空腹胰岛素(FIns),并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GTT)、胰岛素耐量实验( ITT),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T-qPCR 及 Western blot 检测磷脂酰肌醇 3 激酶(PI3K)、蛋白激酶 B(Akt)、叉头框转录因子 1(FoxO1)、丙酮酸脱氢酶激酶 4(PDK4)和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等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 结果 分别与 ND 组和 HFD 组比较,DM 组小鼠的体重、摄食、FBG、PBG、TC、TG、FFA、FIns、AUCGTT 、AUCITT及 HOMA-IR 水平均显著增高(P<0. 05)。 与 DM 组相比,DM+V 组 FBG、TC、TG、AUCGTT 、AUCITT及 HOMA-IR 水平均显著降低(P<0. 05)。 分别与 ND 组和 HFD 组比较,DM 组 PI3K、Akt 的 mRNA 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 001),而 FoxO1 的 mRNA 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 05);与 DM 组比较,DM+V 组PI3K 及 Akt 的 mRNA 表达均显著增高,FoxO1 的 mRNA 表达显著降低(P<0. 01)。 与 ND 组比较,DM 组 PI3K110α 、p-Akt 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FoxO1、p-FoxO1 和 PDK4 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 05);与 HFD 组相比,DM 组的 p-Akt、p-FoxO1 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 FoxO1、PDK4 和 PEPCK 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 05);与 DM 组比较,DM+V 组中 PI3K110α 、p-Akt 及 p-FoxO1 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而 FoxO1、PDK4 和 PEPCK 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 05)。 结论 内脂素可能通过 PI3K/ Akt / FoxO1 途径下调糖尿病小鼠骨骼肌 PDK4 的表达,发挥改善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齐 伟 , 李 丽 , 张 岳 , 穆双双 , 胡 德 , 王淑敏 , 王朝辉
2021, 31(9):24-29.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9. 004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通经利浊”针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潜在的保护机制。 方法 模型组通过注射单钠尿酸盐(MSU)诱发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治疗组对大鼠进行“通经利浊”针法针刺治疗 7 d,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1 mg / kg)给药 7 d。 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注射 MSU 可显著提高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1β (IL-1β)、白介素-6( IL-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的水平,应用“通经利浊” 针法针刺治疗效果显著逆转 (P<0. 05);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进一步明确了“通经利浊”针法的疗效,并对其保护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经利浊”针法针刺抑制了 MSU 诱导的核因子 κB(NF-κB)通路的激活。 MSU 诱发后,“通经利浊”针法针刺显著抑制了 NF-κB p65 的活化和蛋白 κB-α(IκBα)的降解。 结论 “通经利浊”针法针刺可能通过抑制 NF-κB/ IκBα 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起到对 MSU 诱发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保护作用。
祖珍玉 , 罗 敏 , 申东翔 , 张 科 , 李军鹏 , 陈 洁 , 吴 琳
2021, 31(9):30-38.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9. 005
摘要: 目的 探讨建立稳定有效且符合临床病理特征的宫腔粘连( intrauterne adhesion, IUA)实验动物模型及四种不同造模方法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方法 将雌性普通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 5 组,按照损伤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假手术组、机械损伤组、化学损伤组、热损伤组和机械损伤合并感染组,在术后 4、7、14 和 28 d 收集兔双侧子宫组织,观察两侧子宫内膜病理改变,使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和 Masson 染色分析两侧子宫内膜的厚度、腺体数目和纤维化面积比率,以评估粘连的严重程度;并通过生殖功能实验检测其妊娠率和子宫胚胎着床数目等生育功能方面的差异。 结果 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造模后 7 和 14 d,化学损伤组、机械感染双损伤组和热损伤组相比假手术组,其子宫内膜厚度和腺体数目均有下降(P<0. 05),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增高(P<0. 05),而机械损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造模后 14 d,相比假手术组,化学损伤组妊娠率和子宫胚胎着床数目下降(P<0. 05),热损伤组兔子宫胚胎着床数目下降更加明显(P<0. 001)。 造模后 28 d,除热损伤组外其余三组基本恢复。 结论 总体而言,化学损伤造模法其雌兔子宫病理组织学变化与临床人类中重度 IUA 特征更为接近,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模拟人类中重度 IUA 模型的方法,进一步为深入研究 IUA 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基础。
魏 杰 , 王 洪 , 刘甦苏 , 光姣娜 , 周佳琪 , 冯育芳 , 秦 骁 , 王莎莎 , 范昌发 , 付 瑞 , 岳秉飞
2021, 31(9):39-42.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9. 006
摘要: 目的 测定自培育 hACE2-KI/ NIFDC 转基因小鼠的生物学特性指标。 方法 分别测定 4 周龄和 8 周龄各 10 只雌性 hACE2-KI/ NIFDC 小鼠的 11 项脏器系数、22 项血液生理指标和 13 项血液生化指标,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组间差异。 结果 4 周龄组的 5 项脏器系数(脾、肺、胸腺、左肾、右肾,P< 0. 01) 和 3 项血液生理指标 (MCV、MCH、EOS,P<0. 05)高于 8 周龄组,5 项指标(MON%、ALP,P<0. 05;心脏脏器系数、AST、P,P<0. 01)低于 8 周龄组。 结论 hACE2-KI/ NIFDC 小鼠生物学特性指标的测定为其应用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2021, 31(9):43-50.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9. 007
摘要: 目的 观察法尼醇受体(FX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了 FXR 在 NSCLC 细胞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是否与调控 miR-21 水平相关。 方法 在 2010 年至 2012 年间,取本院手术切除的 80 例 NSCLC 组织及配对的正常组织。 通过免疫组化或 Western blot 分析 NSCLC 组织和细胞系中 FXR 表达。 以 NSCLC 细胞 A549 为研究对象,通过 CCK-8 法、Transwell 法和 qRT-PCR 法评估不同浓度的 GW3965(1 ~ 5 μmol / L)对细胞活力、侵袭和 miR-21 水平影响。 通过转染技术来过表达或敲低 miR-21 表达,并评估其对细胞活力、侵袭的影响。 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 FXR 与 miR-21 之间的关系。 结果 与邻近的非肿瘤正常组织相比,FXR 在 NSCLC 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P<0. 001)。 Kaplan-Meier 分析显示 FXR 低表达预示 NSCLC 患者预后较差( χ2 = 4. 496,P= 0. 033)。 FXR 高、低表达的 NSCLC 在临床分期、肿瘤大小、T 分期和淋巴结转移(N 分期)上有显著性差异(P<0. 05)。 GW3965 以剂量依赖方式促进了 A549 细胞中 FXR 蛋白表达,抑制了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并降低了 miR-21 表达。 miR-21 过表达显著逆转了 FXR 对 NSCLC 细胞生长和侵袭的抑制作用(P<0. 05),并且 miR-21 沉默显著增强 FXR 对 NSCLC 细胞生长和侵袭的抑制作用(P<0. 05)。 双荧光素酶报告证实 FXR 通过靶向 miR-21 来抑制 NSCLC 细胞增殖和侵袭。 Spearman 分析显示,NSCLC 标本中 FXR 与 miR-21 的表达呈强负相关(P<0. 001)。 Kaplan- Meier 分析显示,“FXR 低表达”和“miR-21 高表达”共存模式预测了 NSCLC 患者最差的预后(χ2 = 8. 201,P= 0. 004)。 结论 FXR 通过下调miR-21 抑制 NSCLC 细胞的生长,提示调控 FXR/ miR-21 可能是治疗 NSCLC 的潜在策略。
2021, 31(9):51-58.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9. 008
摘要: 目的 研究 Exendin-4 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干预效果及可能 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无特定病原体级 60 只 SD 健康大鼠,将 45 只大鼠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 模型组、贝那普利组、Exendin-4 低、中和高剂量组,空白组为健康大鼠,每组各 9 只。 建模成功后,贝那普利组灌胃 10 mg / kg 贝那普利片,Exendin-4 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皮下注射 Exendin-4 4、20、100 μg / kg,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纯净水。 给药 1 周后检测各组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C)、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淀粉酶(amylase, AMY)、血糖( blood glucose, BG)、糖化血红蛋白( hemoglobin, HbAlc)、空腹血清胰岛素( fasting serum insulin, FINS)、体重、肾脏指数(renal index, RI)、肾小球面积、肾小球直径以及肾组织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 物(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PDK1、p-Akt、p-mTOR 蛋白表达量。 结果 Exendin-4 中、高剂量组大鼠 TG、TC、 LDL、BG、HbAlc、FINS、AGEs、体重、RI、肾小球面积、肾小球直径、PDK1、p-Akt、p-mTOR 蛋白表达量均低于 Exendin-4 低剂量组,HDL 高于 Exendin-4 低剂量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Exendin-4 高剂量组大鼠 TG、TC、HDL、LDL、 BG、HbAlc、FINS、AGEs、RI、肾小球面积、肾小球直径、PDK1、p-Akt、p-mTOR 蛋白表达量均低于 Exendin-4 中剂量组, HDL 高于 Exendin-4 中剂量组,其中 TC、HDL、LDL、AMY、HDL、体重、RI、肾小球面积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 结论 Exendin-4 能够减轻 STZ 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炎症水平,改善其 BG、血脂及胰腺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 PDK1 / Akt / mTOR 通路受到抑制有关。 本研究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肾病等其他炎症病症提供了新的方向。
2021, 31(9):59-63.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9. 009
摘要: 目的 探究解偶联蛋白 1(uncoupling protein 1, Ucp1)基因敲除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重构的长期影响。 方法 分别对 2 月龄野生型大鼠和 Ucp1 基因敲除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异丙肾上腺素( 30 mg / (kg·d),连续 3 d)建立大鼠心肌重构模型;于注射后 1 个月,分别对野生型大鼠和 Ucp1 基因敲除大鼠进行 M 型超声心动图、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乳酸脱氢酶(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MB( 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 CK-MB)检测及病理组织学表型分析。 结果 生理盐水组,Ucp1 基因敲除大鼠和野生型大鼠的心脏形态结构、功能和血清中 CK-MB 水平无明显差别。 模型组,与野生型大鼠相比,Ucp1 基因敲除大鼠心脏呈现显著的室壁变薄和心收缩功能减退的表型;血清中 LDH 和 CK-MB 水平显著升高;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和间质纤维化程度更加严重。 结论 Ucp1 敲除加剧了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重构病理表型,Ucp1 可能是参与该病理进程的重要调控基因之一。
2021, 31(9):64-71.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9. 010
摘要: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 RNA(LncRNA)生长抑制特异因子 5(GAS5)调控微小 RNA(miR)-137 对淀粉样 β 蛋白(Aβ)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control)组、Aβ 组、Aβ+si-NC 组、Aβ+si- GAS5 组、Aβ+si-GAS5+anti-miR-NC组、Aβ+si-GAS5+anti-miR-137 组,每组 10 只。 Y 迷宫法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力;实时 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海马 CAI 区 GAS5、miR-137 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 检测海马 CAI 区 B 淋巴细胞瘤-2 基因(Bcl2)、Bcl2 相关 X 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3(caspase3)蛋白水平;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Tunel 染色观察大鼠神经元凋亡情况;双荧光素酶鉴定miR-137与 GAS5 的靶向关系。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β 组、Aβ+si-NC 组海马 CAI 区 GAS5 mRNA 水平,BAX、caspase3 蛋白水平,神经元死亡率、凋亡率升高(P<0. 05),正确反应次数比例、学会次数比例,miR-137 水平、Bcl2 蛋白水平降低(P<0. 05);分别与 Aβ 组、 Aβ+si-NC 组相比,Aβ+si-GAS5 组、Aβ+si-GAS5+anti-miR-NC组海马 CAI 区 GAS5 mRNA 水平,BAX、caspase3 蛋白水 平,神经元死亡率、凋亡率降低(P<0. 05),正确反应次数比例、学会次数比例,miR-137 水平、Bcl2 蛋白水平升高(P< 0. 05);分别与 Aβ+si-GAS5 组、Aβ+si-GAS5+anti-miR-NC组相比,Aβ+si-GAS5+anti-miR-137 组海马 CAI 区 GAS5 mRNA 水平,BAX、caspase3 蛋白水平,神经元死亡率、凋亡率升高(P<0. 05),正确反应次数比例、学会次数比例,miR- 137 水平、Bcl2 蛋白水平降低(P<0. 05)。 经验证,miR-137 与 GAS5 之间存在靶位点。 结论 干扰 GAS5 可上调 miR- 137 从而保护 Aβ 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缓解神经元凋亡过程;而进一步下调 miR-137 可逆转上述过程。
2021, 31(9):72-77.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9. 011
摘要: 目的 探讨内毒素血症大鼠不同阶段肾功能和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的变化,为完善其病理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将 90 只大鼠随机分为 9 组:对照组(n= 10)和模型组的 8 个时间点(注射后 2、4、8、12、 24、48、72、168 h 组,n= 10)。 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 LPS 的方式制备脓毒症模型,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无热源水。 对照组于注射后 8 h,模型组于各个时间点取心脏血,测定循环内毒素、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一氧化氮合 酶(NOS)、肾素(PR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Ang)、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 取肾组织,测定血管紧张素 1 型受体(AT1R)和 2 型受体(AT2R)的蛋白表达。 结果 在 LPS 注射后,模型组循环内毒素、ET、NO、NOS、 PRA、ACEⅡ、AngⅠ、AngⅡ、血肌酐、尿素氮,肾组织 AT1R 和 AT2R 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肾脏系数、血清内毒素、血肌酐、尿素氮、肾组织 AT1R 和 AT2R 表达在注射后 2 ~ 168 h 的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内皮素、NOS、Ang Ⅱ在注射 2~ 48 h 高于对照组,NO 在注射 4~ 48 h 高于对照组,ACE 在 2~ 24 h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 内毒素血症所致肾损伤中可能有 RAS 的参与。
2021, 31(9):78-83.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9. 012
摘要: 目的 败酱草是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带根全草,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本文旨在探究败酱草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大鼠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尾静脉注射对乙酰氨基酚将大鼠随机分为 6 组:对照组、模型组、败酱草低剂量组、败酱草中剂量组、败酱草高剂量组、联苯双脂组。 造模同时败酱草低、中、高剂量组每日灌胃败酱草 4、8、16 g / kg,联苯双脂组每日灌胃联苯双脂 0. 3 g / kg,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 30 d。 计算肝脏指数;HE 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试剂盒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碱性磷酸酶(AL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白介素 6( IL-6)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白介素 1β( IL-1β) 水平;通过试剂盒检测肝组织匀浆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 、丙二醛(MDA)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肝脏指数显著升高(P<0. 05) ,AST、ALT、ALP 水平显著升高(P<0. 05) ,TNF-α、IL-6、IL-1β 水平显著升高(P<0. 05) ,SOD、GSH-Px 含量显著降低(P<0. 05) 、MDA 含量显著升高(P<0. 05) 。与模型组相比较,败酱草中、高剂量组和联苯双酯组肝脏指数显著降低(P<0. 05) ,病理损伤程度明显改善,AST、ALT、ALP 水平显著降低(P<0. 05) ,TNF-α、IL-6、IL-1β 水平显著降低(P<0. 05) ,SOD、GSH-Px 含量显著升高(P<0. 05) 、MDA 含量显著降低(P<0. 05) 。 结论 败酱草通过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改善氧化应激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大鼠药物性肝损伤的具有保护作用。
2021, 31(9):84-89.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9. 013
摘要: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抑制剂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对视网膜中央动脉( central retinal artery, CR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40 只 SPF 级、健康雄性大鼠,随机选取 10 只为对照组,建模成功 30 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无菌柠檬酸组(无菌柠檬酸)、VEGF 抑制剂组(贝伐单抗) 各 10 只。 测定 CRA 血流舒张期最低流速( 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 Ras、Raf-1 及 ERK 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无菌柠檬酸组、VEGF 抑制剂组 EDV( 31. 53 ± 8. 42 / 47. 46 ± 10. 29 / 90. 26 ± 16. 55 mm/ s,F/ P= 14. 956 / 0. 001)、PSV( 58. 92 ± 11. 37 / 84. 16 ± 14. 52 / 155. 57±18. 67 mm/ s,F/ P= 21. 116 / 0. 001)、脂联素水平升高;RI(1. 12±0. 32 / 0. 85±0. 20 / 0. 68±0. 18,F/ P= 7. 046 / 0. 001)、PI(1. 35± 0. 35 / 0. 91± 0. 22 / 0. 69± 0. 12,F/ P= 8. 861 / 0. 001)、血液流变学指标、空腹血糖、VEGF、 ICAM-1、IL-1β 水平,Ras、Raf-1 及 ERK 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与无菌柠檬酸组相比,VEGF 抑制剂组 EDV(47. 46±10. 29 / 90. 26±16. 55 mm/ s,t / P= 6. 945 / 0. 001)、PSV(84. 16±14. 52 / 155. 57±18. 67 mm/ s,t / P= 9. 548 / 0. 001)、脂联素水平升高;RI(0. 85±0. 20 / 0. 68±0. 10,t / P= 2. 404 / 0. 027)、PI(0. 91±0. 22 / 0. 69±0. 12,t / P= 2. 776 / 0. 012)、血液流变学指标、空腹血糖、VEGF、ICAM-1、IL-1β 水平,Ras、Raf-1 及 ERK 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VEGF 抑制剂可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模型大鼠 CRA 血流动力学与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 VEGF、ICAM-1 及 IL-1β 水平,抑制血管新生。
卢天宇 , 高 虹 , 杨博超 , 于佳楠 , 徐亚新 , 王若琳 , 秦 川
2021, 31(9):90-97.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9. 014
摘要: 目的 利用微滴式数字 PCR( droplet digital PCR, ddPCR)技术,对猪基因组中猪内源逆转录病毒 (porc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 PERV) 拷贝数测定方法进行优化,建立 PERV 拷贝数的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 TaqMan 探针双重 ddPCR方法,分别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APDH)和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 TFRC)为内参基因,确定对 PERV 拷贝数检测反应最适合退火温度和反应循环数。另外,通过对浓度梯度稀释的标准品质粒和猪细胞基因组进行检测,以确定最适模板浓度。采用 ddPCR 和 qPCR 两种方法测定来自猪源细胞系和巴马小型猪组织中 PERV 的拷贝数,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稳定性。 结果 基于 ddPCR 技术检测 PERV 拷贝数的最适退火温度为 59. 9℃ ,最佳反应循环数为 50;模板基因组的最适浓度在 1. 25~ 7. 5 ng;检测同一样品来源基因组中 PERV 的拷贝数的变异系数在 0. 44% ~ 8. 29%。 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基于 ddPCR 技术的 PERV 拷贝数的检测方法并系统的探索了最佳实验条件,与传统的 qPCR 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为异种移植研究中供体动物基因组 PERV 拷贝数的测定提供了灵敏的方法和可靠依据。
2021, 31(9):98-104.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9. 015
摘要: 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和分子机制。 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干预肝星状细胞(HSC-T6)48 h。 分别采用噻唑蓝(MTT)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 HSC-T6 细胞增殖和凋亡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RT-qPCR)和蛋白质印记(Western blot)检测泛素结合酶 9(UBC9)表达变化。转染 UBC9 小干扰 RNA(si-UBC9)下调 HSC-T6 细胞中 UBC9 表达水平,采用上述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变化。 结果 冬凌草甲素干预后,HSC-T6 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显著升高,UBC9 表达显著降低,并具有显著的剂量依赖关系 (P<0. 05)。 干扰 UBC9 表达后 HSC-T6 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显著升高,UBC9 表达显著降低(P<0. 05)。 过表达 UBC9 能够逆转冬凌草甲素对 HSC-T6 细胞的增殖、凋亡的影响(P<0. 05)。 结论 冬凌草甲素能够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下调 UBC9 表达有关。
2021, 31(9):105-112.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9. 016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糖尿病大鼠血小板微颗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s, PMPs)在主动脉血管内皮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将 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 组)和糖尿病组(DM 组),分离纯化血小板微颗粒,原代培养内皮细胞,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半胱氨酸蛋白酶 3(Caspase-3),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细胞凋亡情况,qRT-PCR 检测 miR-4306 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 VEGFA/ ERK1 / 2 / NF-κB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 结果 DM 组 eNOS、Caspase-3 阳性表达率及细胞凋亡率,与 N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或P<0. 01)。 mimic-M 组、inhibitor-M 组 miR-4306 相对表达量与 miR-M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 821、4. 597,P<0. 05 或 P<0. 01)。 mimic-M 组 miR-4306 相对表达量与 inhibitor-M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M 组 miR-4306 相对表达量与 Ctrl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mimic-M 组、inhibitor-M 组 VEGFA、NF-κBp65、p-IκBα 及 p-ERK相对表达量与 M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或 P<0. 01),M 组 VEGFA、NF-κBp65、p-IκBα 及 p-ERK 相对表达量与 Ctrl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或 P<0. 01)。 结论 糖尿病大鼠分泌 PMPs 导致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 miR-4306 / VEGFA/ ERK1 / 2 / NF-κB 信号通路有关。
2021, 31(9):113-118.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9. 017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联合高糖高脂饮食诱导 C57BL/ 6J 小鼠糖尿病肾病模型的稳定性。 方法 48 只雄性 C57BL/ 6J 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柠檬酸缓冲液,12 只),单次大剂量(150 mg / kg STZ,单次腹腔注射联合高脂高糖,18 只),多次小剂量剂量(50 mg / kg STZ,连续注射 4 d 联合高脂高糖,18 只)。 检测两种造模方法在空腹血糖( 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饮水量、血脂、24 h 尿蛋白、肾功能及肾病理等方面的改变。 结果 注射 STZ 后,单次大剂量组小鼠体重缓慢增加,而多次小剂量组小鼠体重出现负增长;单次大剂量小鼠 FBG、饮水量在注射 STZ 4 周后达到峰值,24 h 尿蛋白在注射 STZ 6 周后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多次小剂量组 FBG、24 h 尿蛋白及饮水量一直稳定上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实验结束时多次小剂量组小鼠 FBG、24 h 尿蛋白、血清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 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尿素氮( blood urea nitrogen,BUN)、肾脏指数( kidney index, KI)及肾小球还原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单次大剂量组(P<0. 05),且肾病理改变更为明显。 结论 多次小剂量注射 STZ 联合高糖高脂饮食建立小鼠糖尿病肾病成模率高、死亡率低、稳定性好,具有人类糖尿病肾病相似的发病过程和病理特征,是理想的糖尿病肾病造模方法
2021, 31(9):119-123/129.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9. 018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力资源调配面临重大考验。 医院一方面要承担突发事件导致的病人医疗救治和现场救援,另一方面还要筑起严密防线,确保病毒不在医疗机构内传播,实现“零感染”,同时安全有序开展好日常医疗服务工作。 医院人力资源是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的主力军。 本研究旨在总结综合性公立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采取的人力资源应急管理策略和成效,以期为其他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借鉴。
2021, 31(9):130-135.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9. 020
摘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是骨髓内的非造血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低免疫源性等优势。 肝移植是目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因肝源短缺及免疫排斥等缺陷,其临床运用严重受限。 BMSCs 经过不同的诱导方法可以在体外分化为肝细胞,应用于晚期肝病的治疗,是目前治疗肝损伤的一种新兴治疗手段。本文主要将近年来 BMSCs 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案、诱导 BMSCs 向肝细胞分化的常用方法及分化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临床运用 BMSCs 治疗终末期肝病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
2021, 31(9):141-145.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9. 022
摘要:肺癌作为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导致人类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是提升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的关键,而肿瘤标志物检测是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途径。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肿瘤标志物出现早、浓度高,有助于肺癌早期诊断。本文对近年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肿瘤标志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2021, 31(9):146-150.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9. 023
摘要:白血病是一类典型的、以白血病细胞无限增殖为主要特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致死率。紫杉醇是一种天然抗癌药物,因其具有独特的抗癌效应已被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化疗。但是,有关紫杉醇在白血病中应用的实验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现就紫杉醇治疗白血病的实验研究展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