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许永劼 , 许 雯 , 陈 钢 , 林海容 , 黄昶煜东 , 朱丽英 , 潘 卫
2021, 31(8):1-8.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8. 001
摘要: 目的 比较 2 种高糖诱导海马神经元模型优缺点,探讨 2 种细胞模型在不同情况下应用效果。 方法 体外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和 HT-22 海马神经元细胞系,分为对照组和高糖组。神经元纯度鉴定,细胞活力检测,转染试剂对细胞活性和转染效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凋亡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原代海马神经元纯度 85%以上;成功复制 2 种高糖诱导神经元细胞模型;高糖作用时间 48 h,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活性稳定在 80%, HT-22 细胞活性达 95% 以上; 不同种脂质体转染试剂均能损伤 2 种细胞模型, LipoRNAiMax 毒性较小,其中 HT-22 细胞受损小,HT-22 细胞转染效率较高;2 种模型细胞凋亡显著(P<0. 05),其中原代神经元凋亡率更高,凋亡蛋白 Bcl-2 均表达下降、原代神经元 Bax 表达增高(P<0. 05),HT-22 细胞中 Bax 表达无差异。 结论 2 种高糖诱导海马神经元细胞模型具备不同的优缺点,细胞模型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
周唯君 , 彭 涛 , 周栋珍 , 杨懿琛 , 周艳华 , 李 化 , 何志旭 , 舒莉萍
2021, 31(8):9-15.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8. 002
摘要: 目的 探究 rpl15 基因在野生型斑马鱼胚胎中的表达形式。 方法 利用 NCBI 和 Ensemble 数据库进行 rpl15 基因的共线性分析和 Rpl15 蛋白质序列相似性分析,使用 MEGA X 软件绘制进化树;构建 pCS2+ -rpl15 重组质粒,再利用 T3 聚合酶制备地高辛标记的 rpl15 反义 RNA 探针,用全胚胎原位杂交检测 rpl15 基因的 mRNA 水平的表达;通过 Western blot 检测 24、48 和 72 hpf 斑马鱼胚胎中 rpl15 蛋白的表达。 结果 在进化过程中,rpl15 基因相对保守。构建了 pCS2+ -rpl15 重组质粒,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在 24 hpf,rpl15 基因在斑马鱼的几乎所有细胞中广泛表达;到 48 hpf,rpl15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最强并且在胰腺的表达也开始显现;72 hpf 仍然可见 rpl15 在后脑中的表达以及胰腺、肝和肠道中的表达。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24、48 和 72 hpf 斑马鱼胚胎中 Rpl15 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多。 结论 系统观察了斑马鱼发育过程中 rpl15 的表达部位及表达水平的变化,为斑马鱼 rpl15 缺失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实验基础。
2021, 31(8):16-20.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8. 003
摘要: 目的 建立稳定的小鼠肺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技术,利用小鼠肺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肺组织修复和再生机制。 方法 无菌分离小鼠肺,采用胶原酶消化和组织贴壁法分离培养肺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特性,流式分析细胞表面标记,进行体外成脂、成骨诱导分化。 结果 两种方法都成功分离培养了肺间充质干细胞,流式分析显示 Sca-1、CD90、CD29、CDCD44 均为高表达,CD31、CD45 均为低表达。体外诱导后,肺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成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 结论 本研究利用两种方法分离培养小鼠肺间充质干细胞,两种分离方法获得的细胞均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类似的表面标记物,具有成脂、成骨分化能力。
杨 羽 , 赵菊花 , 黎官印 , 李 达 , 王 洁 , 陈 颖 , 李 燃
2021, 31(8):21-28.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8. 004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咪喹莫特(IMQ)小鼠银屑病模型,探究可善挺(Cosentyx)通过 C5a / C5aR1 通路对银屑病小鼠皮肤炎症和自噬的调控作用。 方法 8 周龄雄性 BALB/ c 小鼠 27 只,随机分成 3 组(每组 9 只):空白对照组(Blank group)、银屑病模型组(Model group)、可善挺治疗组(Cosentyx-treat group),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两组采用咪喹莫特(IMQ)制备银屑病模型,可善挺治疗组给与可善挺(第 1、6、13 天皮下注射,1 d 两次,每次 4. 5 mg / kg)干预。 通过 HE 染色观察可善挺对银屑病模型小鼠皮肤组织的病理损伤的影响,通过 ELISA 检测小鼠皮损组织中促炎因子 IL-4、IL-8、TNF-α、IL-1β 的分泌情况,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皮损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 活性,通过 Western blot 检测小鼠皮损组织中 Beclin 1 的表达量和 LC3-Ⅱ/ LC3-I 值,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皮损组织 C5a、C3、C5aR1、C1qB 的表达水平。 结果 可善挺抑制了皮损组织中 IL-4、IL-8、TNF-α、IL-1β 和 MPO 的表达, 提高了 Beclin 1 的表达和 LC3-Ⅱ/ LC3-I 比值,同时可善挺下调了 C5a / C5aR1 通路中 C1qB、C3、C5a、C5aR1 分子的表达。 结论 可善挺抑制了 C5a / C5aR1 通路,可以通过 C5a / C5aR1 通路调控银屑病皮损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 减缓银屑病炎症反应,同时可善挺增强了银屑病皮损组织中自噬作用,但无法确定可善挺是否通过 C5a / C5aR1 通路对银屑病皮损组织中自噬作用进行调控,因此机制还需进一步确定。
2021, 31(8):29-37.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8. 005
摘要: 目的 探索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化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理。 方法 体外培养人卵巢癌细胞(SKOV3)和人卵巢上皮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舒尼替尼组、四君子汤 I 组、II 组和 III 组。噻唑蓝法检测各组 SKOV3 细胞和人卵巢上皮细胞增殖变化情况;划痕实验和侵袭( transwell) 实验检测各组 SKOV3 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法检测各组 SKOV3 细胞上皮型钙粘蛋白( E- cadherin)、神经性钙黏附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Ras 同源基因家族成员 A(RhoA)、Ras 相关的 C3 肉毒素底物 1(Rac1)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 42(Cdc42)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 PCR( qRT-PCR)法检测各组 SKOV3 细胞 RhoA、Rac1 和 Cdc42 mRNA 表达变化。 结果 各组人卵巢上皮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舒尼替尼组 SKOV3 细胞存活率、划痕愈合率、侵袭数量、N-cadherin、Vimentin 蛋白、 RhoA、Rac1、Cdc42 mRNA 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 05),E-cadherin 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 05)。 四君子汤 I、 II、III 组 SKOV3 细胞存活率、划痕愈合率、侵袭数量、N-cadherin、Vimentin 蛋白、RhoA、Rac1、Cdc42 mRNA 和蛋白表达依次降低(P<0. 05),E-cadherin 蛋白表达依次升高(P<0. 05),呈剂量依赖性。 四君子汤 III 组上述指标和舒尼替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四君子汤含药血清能够抑制人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化,可能与 RhoA/ Rac1 / Cdc42 信号通路激活受阻相关。
夏一鸣 , 黄晓玲 , 仝慧慧 , 齐浩铭 , 莫丽冬 , 王 辰 , 范维佳 , 黄慧玲
2021, 31(8):38-47.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8. 006
摘要: 目的 利用 CRISPR/ Cas9 和 Cre-loxP 技术相结合构建牛磺酸转运体( taurine transporter,TauT)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条件性敲除大鼠,并对其脑组织线粒体 mtDNA 及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 利用 CRISPR/ Cas9 和 Cre-loxP 技术获得 TauT 基因第 5 外显子两端含有 loxP 位点的杂合子大鼠(TauTloxP / WT )。 将获得的 TauTloxP / WT大鼠与 Nestin-Cre 大鼠交配,经繁殖和鉴定最终获得神经特异性 TauT 基因敲除大鼠(TauTloxP / loxP / Cre+ )。 通过 Real-time PCR、Westen blot、免疫组化对 TauTloxP / loxP / Cre+大鼠进行基因和蛋白表达检测,用 HE 染色观测其脑组织形态,并对脑组织 mtDNA 拷贝数和线粒体呼吸链酶(Ⅰ/ Ⅱ/ Ⅲ/ Ⅳ/ Ⅴ)活性进行检测。 结果 与野生型大鼠相 比,TauTloxP / loxP / Cre+大鼠脑组织中 TauT 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TauT 基因在中枢神经系统被成功敲除,模型构建成功;HE 染色显示 TauTloxP / loxP / Cre+大鼠脑细胞数量和密度有所降低,而老年 TauTloxP / loxP / Cre+大鼠脑中细胞病变更加明显。 此外,与野生型大鼠相比,TauTloxP / loxP / Cre+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Ⅰ、Ⅲ、Ⅳ、Ⅴ酶活性显著降低,但 mtDNA 拷贝数却明显上升。 结论 利用 CRISPR/ Cas9 和 Cre-loxP 技术成功了构建中枢神经系统 TauT 基因敲除大鼠模型,并初步验证了此模型对脑组织及其线粒体呼吸链酶和 mtDNA 的影响,为研究牛磺酸及 TauT 对脑组织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模型平台。
2021, 31(8):48-54.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8. 007
摘要: 目的 探究红景天苷(Sal)对糖尿病足溃疡(DFU)大鼠核转录因子 E2 相关因子 2 / Kelch 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 1(Nrf2 / Keap1)信号通路及伤口愈合的影响。 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于足背部除毛剪皮至筋膜,制作面积约为 3 mm×7 mm 的溃疡创面建立 DFU 大鼠模型,随机分为 DFU 模型组(DFU 组)、Sal 低( Sal-L,0. 1 g / ( kg·d))、中( Sal-M,0. 2 g / ( kg·d))高( Sal-H,0. 3 g / (kg·d))剂量组,阳性药物二甲双胍组(MET 组,0. 65 g / (kg·d)),另设血糖正常创面大鼠为对照组(NC 组),连续灌胃 2 周。分别于治疗第 7 天、第 14 天后检测各组大鼠体重及空腹血糖(FBG)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创面组织 CD34 表达情况,计算创面微血管密度(MVD);生物化学法测定创面组织 MDA、SOD 水平;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检测创面组织 Nrf2、Keap1 蛋白表达。 结果 治疗第 0 天各组大鼠体重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 05) ,各组 DFU 组、Sal-L 组、Sal-M 组、Sal-H 组、MET 组大鼠 FBG 水平均高于 NC 组(P<0. 05) ;治疗第 7 天、第 14 天,与 NC 组比较,DFU 组、Sal-L 组、Sal-M 组、Sal-H 组、MET 组大鼠体重、FBG 水平、MDA 含量、Keap1 蛋白表达量均升高 (P<0. 05) ,创面愈合率、CD34 阳性细胞、MVD、SOD 活性、Nrf2 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 05) ;与 DFU 组比较, Sal-L 组、Sal-M 组、Sal-H 组、MET 组大鼠体重、FBG 水平、MDA 含量、Keap1 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 05) ,创面愈合率、CD34 阳性细胞、MVD、SOD 活性、Nrf2 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 05) ,其中 Sal-L 组与 MET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 结论 Sal 可能通过调节 Nrf2 / Keap1 信号通路,增加 DFU 大鼠抗氧化能力,促进创面愈合。
2021, 31(8):55-62.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8. 008
摘要: 目的 探究前列地尔(PGE1)对暴发性肝衰竭(FHF)大鼠对肝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对真核翻译起始因子 2α(eIF2α) / 激活转录因子 4(ATF4) / C/ EBP 同源蛋白(CHOP)通路的调控作用。 方法 SPF 级 SD 雄性大鼠 90 只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 PGE1 组,除对照组外,其它组大鼠均采用腹腔注射 D-氨基半乳糖(D-GalN)-大肠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的方法建立 FHF 大鼠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造模 6 h 后,阳性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 PGE1 组分别尾静脉注射促肝细胞生长素 1. 36 mg / kg,PGE1 12. 5、25、37. 5 μg / kg,每天 1 次,连续给药 3 d,对照组和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造模 72 h 后处死大鼠,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解剖取肝组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 eIF2α/ ATF4 / CHOP /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 和蛋 白、磷酸化-eIF2α(p-eIF2α)蛋白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细胞广泛变性并有局灶性坏死,中央静脉受损,血清 ALT、AST、TBIL,肝组织中 eIF2α、ATF4、CHOP、Caspase-3 mRNA 及 p-eIF2α/ eIF2α、ATF4、CHOP、Caspase- 3 蛋白水平均升高(P<0. 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 PGE1 组肝细胞损害有所降低,坏死细胞数量减少,血清 ALT、AST、TBIL 水平,肝组织中 eIF2α、ATF4、CHOP、Caspase-3 mRNA 及 p-eIF2α/ eIF2α、ATF4、 CHOP、Caspase-3 蛋白水平降低(P<0. 05);且随着 PGE1 给药剂量的增加,低、中、高剂量 PGE1 组血清 ALT、AST、 TBIL 水平,肝组织中 eIF2α、ATF4、CHOP、Caspase-3 mRNA 及 p-eIF2α/ eIF2α、ATF4、CHOP、Caspase-3 蛋白水平依次 降低(P<0. 05),呈剂量依赖性;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低、中剂量 PGE1 组血清 ALT、AST、TBIL 水平,肝组织中 eIF2α、 ATF4、CHOP、Caspase-3 mRNA 及 p-eIF2α/ eIF2α、ATF4、CHOP、Caspase-3 蛋白水平均升高(P<0. 05),高剂量 PGE1 组血清 ALT、AST、 TBIL 水平,肝组织中 eIF2α、ATF4、CHOP、Caspase-3 mRNA 及 p-eIF2α/ eIF2α、ATF4、 CHOP、 Caspase-3 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PGE1 可能通过抑制 eIF2α/ ATF4 / CHOP 通路表达,减轻大鼠肝细胞凋亡,达到保护肝的作用,可能作为 FHF 潜在的治疗药物。
2021, 31(8):63-70.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8. 009
摘要: 目的 探究 miR-433-3p 在过氧化氢(H2O2 )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损伤中的作用及具体机制的研究。 方法 构建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以 H9c2 心肌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转染 miR-433-3p 模拟物(miR-433-3p mimics)、miRNA 阴性对照(miR-NC)、阴性对照(pcDNA-NC)和 MAPK8 过表达质粒(pcDNA-MAPK8)至 H2O2 诱导的 H9c2 细胞中,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H2O2 模型组(H2O2 ),H2O2 + miRNA 阴性对照组(H2O2 + miR-NC), H2O2+ miR-433-3p 模拟物组(H2O2+ miR-433-3p mimics),H2O2+ miR-433-3p 模拟物 + pcDNA 阴性对照组(H2O2 + miR-433-3p mimics + pcDNA-NC)和 H2O2 + miR-433-3p 模拟物 + MAPK8 过表达组( H2O2 + miR-433-3p mimics + pcDNA-MAPK8)。 采用 qRT-PCR 法检测 miR-433-3p 和 MAPK8 在 H9c2 细胞中的 mRNA 表达水平。 MTT 法和 ELISA 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活性和乳酸脱氢酶(LDH) 释放量。 Western blot 法检测 Bax、Bcl-2、Caspase-3、Cleaved Caspase-3、MAPK8 和 GAPDH 的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 miR-433-3p 与 MAPK8 之间的靶向关系。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iR-433-3p 在 H2O2 诱导的心肌细胞 H9c2 中低表达。 相比较 H2O2 + miR-NC 组,miR- 433-3p 过表达可以显著降低 LDH 释放量并增强细胞活力。 此外,相比较 H2O2 + miR-NC 组,miR-433-3p 过表达可以显著降低促凋亡蛋白 Bax 和 Cleaved Caspase-3 的表达水平,而促进抗凋亡蛋白 Bcl-2 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 miR-433-3p 可以靶向结合 MAPK8 并负调控 MAPK8 的表达。过表达 MAPK8 可逆转 miR-433-3p 过表达对 H2O2 诱导的 H9c2 细胞活性损伤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结论 miR-433-3p 通过负靶向调控 MAPK8 在 H2O2 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李清禹 , 杨浩然 , 贾伟伟 , 任 珊 , 张宇航 , 帅智峰 , 林 岩
2021, 31(8):71-75/114.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8. 010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异丙肾上腺素对大鼠心功能和病理形态损伤的影响。 方法 SD 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 Control 组,低剂量模型组(25 mg / kg),中剂量模型组(50 mg / kg),高剂量模型组(100 mg / kg)。 模型组颈部多点皮下注射不同剂量异丙肾上腺素连续 2 d,Control 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最后一次给药 24 h 后描计心电图 (ECG)检测 QRS 间期,P 波时程与波幅;TTC 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HE 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模型组大鼠心重及左室重均明显升高(P< 0. 01);ECG 显示,高剂量模型组 P 波时程增加(P< 0. 01),低剂量模型组与高剂量模型组 P 波波幅增加(P< 0. 05,P< 0. 01),同时有心律不齐的心电图表现。TTC 染色和 HE 染色均有心肌损伤的病理改变。 结论 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均有不同程度损伤,高剂量模型组心肌损伤最严重,为缺血/ 梗死类心脏疾病的动物模型制备和相关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赵苗鑫 , 胡相卡 , 董苏敏 , 马 悦 , 刘晓娟 , 杨 鹤 , 代春美
2021, 31(8):76-81.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8. 011
摘要: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 safflower yellow,SY)对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tocin,STZ) 诱导的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的肾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 C57BL / 6J 雄性小鼠,经腹腔注射 STZ( 50 mg / kg) ,连续 5 d 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 36 只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Y 低中高剂量组 ( 10 mg / kg、30 mg / kg、90 mg / kg) 。 给药组小鼠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 SY,每日 1 次,连续给药 10 周。 监测糖尿病小鼠的体重、血糖,分析血肌酐( Scr) 、尿素氮( BUN)水平,HE 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变化,Western 检测 PKC、P-Raf、Raf、P-ERK、ERK 蛋白的表达水平,ELISA 试剂盒检测 MDA、SOD、GSH 的含量和 TNF-α、IL-6 和 IL-1β 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小鼠进食、饮水量增加、体态消瘦、血糖升高。 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小鼠的体重上升、血糖下降、BUN、Scr 的水平降低;肾小球肥大、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管空泡样病变得到改善;SOD、GSH 含量上升,MDA 含量下降;TNF-α、IL-6 和 IL-1β 的表达下降;PKC、P-Raf、P-ERK 蛋白的表达减少。 结论 红花黄色素可以减弱 DN 炎性损伤和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 PKC / Ras-Raf- MEK-ERK 通路有关。
柯井卫 , 朱永生 , 唐 海 , 刘 鑫 , 赖俊谕 , 刘 星
2021, 31(8):82-87.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8. 012
摘要: 目的 探讨棱术排石颗粒对肾草酸钙结石作用及对蛋白激酶 C( PKC) -核因子 E2 相关因子 2 (Nrf2) / 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将 32 只 SPF 级 SD 大鼠随机分为 4 组(n= 8):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和抑制剂组。 除对照组外,所有大鼠 28 d 内连续给予乙二醇及氯化铵诱导大鼠泌尿系草酸钙结石形成,造模同时,治疗组灌胃给予 10. 0 g / kg 的棱术排石颗粒,抑制剂组在此基础上腹腔注射 30 mg / kg R031-8220,每天 1 次,连续 28 d。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 24 h 尿量、尿 pH 值、尿草酸(Ox)分泌量、血和 24 h 尿中 Ca2+ 、Mg2+ 含量、血液中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 Vonkossa 染色、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和 PKC、 Keap1、Nrf2、ARE 蛋白的表。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 24 h 尿量、尿 pH 及血、尿中 Mg2+明显降低,肾中 SOD 酶活性明显下降,Ox、血、尿中 Ca2+ 、肾 MDA 水平、ROS 荧光强度水平与 PKC、Keap1、Nrf2、ARE 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 05);经棱术排石颗粒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逆转,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抑制剂组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棱术排石颗粒可有效改善肾草酸钙结石大鼠的病理状态,可能与激活 PKC-Nrf2 / ARE 抗氧化信号通路降低氧化应激水有关。
2021, 31(8):88-92.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8. 013
摘要: 目的 探究罗哌卡因通过线粒体通路诱导人结直肠癌 SW620 细胞株凋亡的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人结直肠 SW620 细胞,使用罗哌卡因处理人结直肠 SW620 细胞,采用 CCK-8 实验检测癌细胞活力。将结直肠癌 SW620 细胞分为:结直肠癌细胞组、低剂量罗哌卡因组、中剂量罗哌卡因组和高剂量罗哌卡因组;参考 CCK-8 实验结果,分别使用 20,50 和 100 μg / mL 浓度的罗哌卡因处理低、中、高罗哌卡因组的结直肠癌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使用蛋白质印迹检测凋亡蛋白 Bcl-2,Bax,Caspase-3 和 Caspase-9 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直肠 SW620 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 结果 CCK-8结果显示随着使用罗哌卡因剂量的增加,人结直肠 SW620 细胞的抑制率显著升高,半数致死浓度约为:69. 36 μg / mL。结直肠癌细胞组细胞凋亡率为(1. 52±0. 11)% 显著低于低、中、高剂量罗哌卡因组[(35. 91±5. 69)%、(46. 27±6. 57)%、(69. 36±8. 01)%;F= 559. 203,P<0. 001]; 相比结直肠癌细胞组,使用罗哌卡因处理各组线粒体膜电位、G2 / M 期细胞比例、S 期细胞比例、Bax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0. 001);相比结直肠癌细胞组,使用罗哌卡因处理各组 G0 / G1 期细胞比例、 Bcl-2 蛋白、Caspase-3 蛋白和 Caspase-9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 001)。 结论 罗哌卡因可以通过线粒体途径促进人结直肠 SW620 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 Caspase-3 及 Bcl-2 信号传导相关。
2021, 31(8):93-100.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8. 014
摘要: 目的 探讨温阳化饮方对支气管哮喘寒饮蕴肺证大鼠的作用以及对 ERK1 / 2 和 p38 MAPK 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方法 将 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n= 15);先以卵蛋白(OVA)致敏刺激和雾化进行造模形成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后以冰水喂养给以“饮冷”刺激,冰箱冷冻给以“形寒”刺激进行寒饮蕴肺证造模。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以剂量为 30 mg / kg 的温阳化饮方和雷帕霉素溶液(以医用生理盐水进行溶解)进行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等剂量的医用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 22 d。小微动物肺功能分析仪测定大鼠的肺功能;TUNEL 检测肺组织中的细胞凋亡;ELISA 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 检测肺组织中 p-ERK1 / 2、p-p38 MAPK、凋亡相关蛋白 Bax、Bcl2 的表达。 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吸气时的气道阻力(Rinsp)和呼气时的气道阻力(Rexp),血清中 IL-6 和 TNF-α 的含量,细胞 凋亡率,p-ERK1 / 2、p-p38 MAPK、Bax 的表达出现明显升高,肺胸通气时的动态顺应性(Cdyn)、Bcl-2 的表达出现明 显下降(均 P<0. 05),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 Rinsp 和 Rexp、血清中 IL-6 和 TNF-α 的含量,细胞凋亡 率,p-ERK1 / 2、p-p38 MAPK、Bax 的表达出现明显下降,Cdyn、Bcl-2 出现明显升高(均 P<0. 05)。 结论 在支气管哮喘寒饮蕴肺证大鼠模型中,温阳化饮方能明显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降低肺组织的细胞凋亡,这可能与抑制 ERK1 / 2和 p38MAPK 信号有关。
2021, 31(8):101-107.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8. 015
摘要: 目的 确认脉动真空灭菌器的性能,验证 SPF 金黄仓鼠笼具和饮水在规定的装载方式和灭菌条件下进行脉动真空灭菌的效果。 方法 用专业温度探头、生物指示剂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对同载的不同物品进行脉动真空灭菌。 首先进行脉动真空灭菌器空载真空保压试验和 B-D 试验及空载热分布试验,确认灭菌器本身的性能,然后按照规定的装载方式和灭菌条件进行满载热分布试验/ 热穿透试验/ 微生物挑战试验,以及无菌试验。 结果 脉动真空灭菌器的性能合格:真空保压、B-D 试验、空载热分布试验均合格;SPF 金黄仓鼠笼具和饮水按照规 定的装载方式和灭菌条件进行满载热分布试验/ 热穿透试验/ 微生物挑战试验,所有试验结果合格;抽样高压后的垫料和饮水接种培养基中培养 14 d 后,培养基中未见菌落生长,无菌试验合格。 结论 SPF 金黄仓鼠笼具和饮水在规定的装载方式和灭菌条件下进行脉动真空灭菌后能达到灭菌效果。
2021, 31(8):108-114.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8. 016
摘要:MicroRNAs( miRNAs) 是一组高度保守的非蛋白编码核苷酸序列,长度约为 20 ~ 22 个核苷酸。 miRNAs 最早在线虫体内被发现,此后,对 miRNAs 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目前,研究表明 miRNAs 参与肺的生长发育、炎性反应及免疫调控等,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密切的联系。 明确 miRNAs 的作用靶点、运用 miRNA 干扰技术探索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将有助于加深对相关疾病的理解,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依据和方向。 本文将对 miRNAs 的研究背景、形成机制、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各种呼吸系统炎性疾病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呼吸系统炎性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沈宝玉 , 杨根梦 , 刘鹏亮 , 王 上 , 洪仕君 , 李利华
2021, 31(8):115-121.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8. 017
摘要:物质相关障碍(substance-related disorders, SRDs)是一系列躯体及精神障碍,其中涉及毒品滥用、药物副作用及毒素暴露等,包括酒精及毒品相关障碍在内的 SRDs 已经成为严重的世界公共卫生问题。 甲基化 CpG 序列结合蛋白 2(methyl-CpG-binding protein 2, MeCP2)作为重要的中枢神经系统调控因子,在神经突触可塑性、神经系统发育及成熟大脑功能维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MeCP2 参与了多种 SRDs 的形成,主要涉及 MeCP2 对多种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其对激素分泌、炎症反应及神经突触可塑性等生物学功能的调节,最终体现在 MeCP2 对奖赏行为、社交行为、认知行为及空间记忆等行为学的影响。 MeCP2 对 SRDs 的调控机制较为复杂,目前的研究尚不充分。 现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探讨 MeCP2 在 SRDs 中的调控机制,为 SRDs 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21, 31(8):122-127.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8. 018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涉及脂质代谢紊乱和慢性炎症状态的复杂的病理过程。 作为人体最大的脂质代谢器官,肝通过影响脂肪生成、分解以及血清脂蛋白的摄取和分泌在脂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集中在以改善肝脂质代谢为基础,开发具有降脂、抗炎和抗氧化活性的新的策略上。 在本综述中,探讨了以调控肝脂质代谢为靶点的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新措施,包括新的生物标志物、治疗靶点、中药和天然膳食补充剂。
2021, 31(8):128-133.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8. 019
摘要:zeste 基因同源蛋白 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是 EZH2 基因编码的一种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甲基转移酶(H3K27me3),属于多梳蛋白家族(polycomb-group proteins,PcGs)成员,是 PRC2 的催化组分,通过表观遗传机制在 Lys 27 位点催化组蛋白 H3 甲基化调控基因表达。 肿瘤微环境参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近来越来越多证据显示 EZH2 在多种免疫细胞中表达并参与调节肿瘤微环境,对不同免疫细胞、免疫应答和抗肿瘤免疫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我们将总结其在不同细胞类型中的各种免疫调节功能,并探讨 EZH2 作为肿瘤免疫治疗靶点的潜力。
2021, 31(8):134-142.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8. 020
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作为全球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已有的治疗手段仍不能从根本上逆转疾病的进程,而治疗手段的发现和评价离不开动物模型的建立,一个可靠、有效的动物模型将有利于 PD 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方法以及药物筛选的研究。 啮齿类动物和非脊椎动物已被广泛用于建立 PD 模型,但其并不能完全呈现人类 PD 的行为学和病理特征,而非人灵长类( nonhuman primate, NHP)在生理、解剖结构和免疫等方面与人最为接近,更适合用来探索疾病机理和发现新的治疗方式,因此,本文就帕金森病 NHP 模型的建立方法进行综述,为帕金森病 NHP 模型建立提供参考。
2021, 31(8):143-148.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1. 08. 021
摘要: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皮瓣移植技术日益成熟。为了探究皮瓣的血供特点、提高皮瓣存活率以及提升显微外科技术,皮瓣动物模型被大量建立,旨在模拟临床应用时皮瓣在活体的生理状态。至今,已经建立了各种不同动物种类、部位和功能的皮瓣动物模型,具有各自的优缺点,然而对于皮瓣实验动物模型领域的整体情况缺乏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总结。因此,下文旨在对皮瓣实验动物模型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