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20, 30(9):1-7.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0. 09. 001
摘要:目的 探讨芦荟苷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功能及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 4 (NOX4)/活性氧(ROS)/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高糖高脂饲料饲养大鼠4周,腹腔注射40 mg/kg STZ建立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正常组大鼠不进行处理。阳性对照组灌胃9. 45 mg/(kg·d)糖适平;(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10、20、40 mg/( kg·d)芦 荟苷,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连续6周。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形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 (MDA)、活性氧(ROS)试剂盒检测肾组织中 SOD、MDA、ROS 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肾组织中 NOX4、p38 MAPK、phospho-p38 MAPK、肾小球足细胞裂隙跨膜蛋白 Nephrin、Podocin 水平。结果 给药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空腹血糖水平升高(P <0.05)。给药后,模型组肾组织肾小球肥大,系膜增厚和 肾小球基底膜增厚,间质炎症浸润;(低、中)剂量实验组肾小球肥大现象逐渐缓解,肾小球系膜轻-中度增生,肾小 管扩张减缓;高剂量实验组肾组织形态正常,结构清晰,肾小球、肾小管形态规则。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空腹血糖,血清中IL-1β、TNF-α,肾组织中 MDA、ROS,NOX4、phospho-p38 MAPK 蛋白水平升高(P <0.05),肾组织中SOD水平、SOD/ MDA,Nephrin、Podocin蛋白水平降低(P <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高剂量实验组空腹血糖, 血清中IL-1β、TNF-α,肾组织中MDA、ROS,NOX4、phospho-p38 MAPK蛋白水平降低(P <0.05),肾组织中SOD水平、SOD/ MDA,Nephrin、Podocin 蛋白水平升高(P <0.05);中剂量实验组空腹血糖,血清中 IL-1β、TNF-α,肾组织中MDA、ROS,NOX4 蛋白水平降低(P < 0.05),肾组织中 SOD 水平、SOD/MDA,Nephrin、Podocin蛋白水平升高(P < 0.05);低剂量实验组空腹血糖,血清中 IL-1β、TNF-α,肾组织中 MDA,NOX4 蛋白水平降低(P <0.05);肾组织中 SOD水平水平升高(P <0.05)。与给药前相比,给药后阳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空腹血糖水平降低(P < 0.05)。结论 芦荟苷可能通过下调 NOX4/ROS/p38 信号通路,实现抗炎和对足细胞的恢复。
2020, 30(9):8-14.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0. 09. 002
摘要: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肝癌模型小鼠胞质蛋白伴侣分子(Keap1)/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 及胆汁酸肝肠循环的影响。 方法 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10 μg/g)组、姜黄素中 剂量(20 μg/g)组、姜黄素高剂量组(30 μg/g)、顺铂(10 μg/g)组,每组 12 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二乙基亚硝 胺灌胃诱导建立肝癌模型,分组处理后,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测量小鼠血清谷丙 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总胆红素(TB)、总胆汁酸(TB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检测大 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水平;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 Keap1/ARE 通路相关蛋白 Keap1、核转录因子相关因子 2(Nrf2)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出现癌变等病理损伤,血清 ALT、AST、TB、TBA、IL-6 及 TGF-β1 水平、肝组织 Keap1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 <0. 05),Nrf2 mRNA 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 <0. 05);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低、中、高剂量 组、顺铂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血清 ALT、AST、TB、TBA、IL-6 及 TGF-β1 水平、肝组织 Keap1 mRNA 及蛋白水 平降低,Nrf2 mRNA 及蛋白水平升高,且各指标随姜黄素剂量升高而呈梯度改变(P <0. 05);姜黄素高剂量组与顺 铂组小鼠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 姜黄素可减轻肝癌小鼠肝损伤,改善胆汁酸肝肠循 环,可能是通过下调 Keap1 表达,激活下游 ARE 信号实现的。
2020, 30(9):15-20.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0. 09. 003
摘要:目的 探究硼替佐米(Bor)对白介素-1β( IL-1β)诱导的 ATDC5 细胞炎症性损伤及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 方法 0、5、15、25、35、45、55 nmol / L Bor 处理 ATDC5 细胞 48 h,CCK-8 实验筛选无细胞毒性浓度,0、 1.0、5.0、12.5、25.0 nmol/L Bor分别与10 μg/mL IL-1β共培养ATDC5细胞 48 h,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上清液中 IL-1β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中NF-κB、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原癌基因(BcL-2)、BcL-2 相关X蛋白(BAX)蛋白水平。结果 0、5、15、25 nmol/L Bor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 0 nmol/L Bor 组相比,35、45、55 nmol/L Bor 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 <0. 05)。 Bor浓度≤25 nmol/L对该细胞无毒。与 0 nmol/L Bor组相比,IL-1β组细胞存活率、细胞中 BcL-2 蛋白水平降低(P <0. 05),凋亡率、上清液中IL-1β水平、细胞中NF-κB、BAX 蛋白水平升高(P <0. 05)。 随着 Bor 剂量的增加,细胞存 活率、细胞中 BcL-2 蛋白水平逐渐升高(P <0. 05),细胞凋亡率、上清液中 IL-1β、细胞中 NF-κB、BAX 蛋白水平逐渐 降低(P <0. 05),呈剂量依赖效应。 结论 Bor可抑制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水平从而减弱 IL-1β 诱导的 ATDC5 细胞 炎症性损伤,可能是通过抑制 NF-κB 途径实现的。
李晓波 , 王吉 , 付瑞 , 王莎莎 , 王淑菁 , 李威 , 秦骁 , 黄宗文 , 贺争鸣 , 岳秉飞 , 林更涛
2020, 30(9):21-24.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0. 09. 004
摘要:目的 对实验动物中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感染情况进行初步调查。 方法 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对2020年各实验动物生产单位送检的实验动物血清中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包括 25 个品系的小鼠90只,5个品系的大鼠38只,豚鼠 20只,3个品系的兔27只,比格犬5只。 结果 对2020年各实验动物生产单位送检的90只小鼠,38只大鼠,20只豚鼠,27只兔及5只比格犬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其结果 均为阴性。 结论 初步研究还不能证实实验动物中存在新型冠状病毒。
2020, 30(9):25-31.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0. 09. 005
摘要:目的 研究 miR-186 通过负调控 Smad6 对人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方法 qRT-PCR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及胶质瘤细胞中miR-186和Smad6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mad6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分四组:空白对照组(U251)、模拟物组(miR-186 mimics)、质粒组(pc-Smad6)、共转染组(miR-186 mimics + pc- Smad6)。 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细胞Smad6、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情况。 结果 与正常星形胶质细胞比,人胶质瘤细胞系 U251中miR-186表达明显降低,而Smad6表达明显升高(P <0.05)。 较对照组,Smad6 蛋白在miR-186 mimics组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下降,而在pc-Smad6组细胞中的表达则明显增加(P <0.05);miR-186 mimics组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降低,而pc-Smad6 组明显增强 (P <0.05);miR-186 mimics组 E-cadherin 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而Viment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0.05),在pc-Smad6组中两种分子的表达情况相反(P <0.05)。 对比 pc-Smad6 组,miR-186 mimics+pc-Smad6 组 Smad6 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miR-186 mimics+pc-Smad6组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 <0.05);miR-186 mimics+pc-Smad6组Vimentin表达明显降低,而E-cadherin的表达显著升高(P <0.05)。 结论 miR-186 可通过调控Smad6的表达而抑制人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
2020, 30(9):32-37.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0. 09. 006
摘要:目的 探讨酸枣仁皂苷(ZSS)缓解七氟烷麻醉9月龄 APP/PS1/tau三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 9 月龄雄性APPSwe/PS1M146 V/tauP301 L 3xTg-AD 3xTg-AD 小鼠和其背景 C57BL/6J 小鼠,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四组,每组12只,分别为:野生对照组 Con(生理盐水)、三转模型对照组Model Con (生理盐水)、三转模型麻醉组 Group 1(生理盐水+七氟烷)、三转模型给药组 Group 2(生理盐水+七氟烷+ZSS)。所有小鼠,经侧脑室分别注射等容生理盐水或 0.1 μg/4 μL 的酸枣仁皂苷,连续 10 d。对照组小鼠吸入2 h氧,麻醉组和给药组吸入2 h七氟烷。麻醉结束后24 h,每组取6只小鼠应用 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空间学习及其记忆能力。其它小鼠通过断头方式取新鲜的海马组织,制备成匀浆,通过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 检测b淀粉样肽(Aβ)聚集(Aβ、Aβ1-40、Aβ1-42)情况,同时还检测了Tau蛋白磷酸化及其位点(丝氨酸396、丝氨酸262、苏氨酸23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情况,并通过 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了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基因,包括 B 淋巴细胞瘤-2 基因(BcL-2)、BcL-2-相关的X蛋白 (Bax)和胱天蛋白酶(Caspase-3)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七氟烷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没有影响,但是对小鼠会产生潜在的神经性毒性;酸枣仁皂苷能降低三转模型小鼠中Aβ聚集和Tau蛋白磷酸化;与三转模型麻醉组相比,三转模型给药组中BcL-2表达减少,Bax和Caspase-3 表达增强。 结论 酸枣仁皂苷能缓解七氟烷麻醉活化线粒体相关的凋亡信号通路,减少Aβ聚集,降低Tau蛋白磷酸化,抑制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闫可 , 吴从严 , 戴纯刚 , 赵海峰 , 王为华 , 赵耀东 , 朱文昱 , 黄 强
2020, 30(9):38-42.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0. 09. 007
摘要:目的 本研究建立的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近交系裸小鼠(GFP 裸小鼠)已在示踪研究胶质瘤微环境 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在治疗自体颅骨成形术后骨吸收并发症的效果及机制方面未见报告,本文旨在分析体外培 养 GFP 裸小鼠颅骨细胞的表形,为治疗颅骨吸收准备工具细胞奠定基础。 方法 取生后 3 d 的 GFP 裸小鼠,在无 菌条件下解剖双侧顶骨,连同骨膜,将颅骨剪成 1mm2 左右的小片,置于含有胎牛血清的 1640 培养基中,在 5% CO2 培养箱中作短期传代培养,收集从骨片上长出的细胞作相关检测。 结果 对原代(P0)和继代(P1、P2)细胞观 察表明,在 60 mm 皿底长满 90%的传代时间约 6~ 8 d,抽样细胞计数约 2. 3×106~2. 5×106个/皿,形态以纤维形为主,也有星形和树突状;在荧光显微镜下所有细胞全部发绿色荧光,形态与白光镜下一致;标志蛋白检测表明,在整 个细胞群中同时存在 BMP-6+的成骨祖细胞和 CD206+、CD68+的巨噬细胞。 结论 基于颅骨再生,除了成骨祖细胞 作为起始细胞,还必须有巨噬细胞参与维持环境稳态,培养成功的 P0,P1 和 P2 三代细胞因同时满足这个需要,有 望作为工具细胞进一步用于颅骨再生的研究。
2020, 30(9):43-48.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0. 09. 008
摘要:目的 观察 miR-424-5P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 Src-YAP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 以结肠癌 HT-29 细胞作为研究对象,转染法外源性上调 miR-424-5P 水平,设置空白组(Blank组)、空载体组(NC组)和过表达组(miR-424-5P-OV 组);RTFQ-PCR 检测 miR-424-5P 水平;MTT 法检测细胞活力;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免疫荧光法检测YAP核质分布情况;Western blot 法检测 Src、YAP、LATS1 及各自磷酸化表达水平。结果 相较于 NC 组,miR-424-5P-OV 组 miR-424-5P RNA水平明显上调(P <0.01)。 miR-424-5P 过表达明 显降低 HT-29 细胞活力和克隆形成能力(P <0.01)。 Blank 组和 NC 组细胞 YAP 以核表达为主,细胞质分布较少, 而 miR-424-5P-OV 组细胞 YAP 可见明显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分布。 miR-424-5P 过表达可显著上调 p-YAP 和 p- LATS1 蛋白表达水平(P <0.01),下调 p-Src 蛋白表达水平(P <0.01)。 结论 miR-424-5P 过表达可抑制结肠癌 HT- 29 细胞增殖,该作用可能与 Src-YAP 通路信号减弱有关。
2020, 30(9):49-53.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0. 09. 009
摘要: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负载外泌体的抗小鼠前列腺癌作用。 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TPL 组和 exo- TPL 纳米粒组三组,MTT 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率,qPCR方法检测 NF-κB和p53表达情况。构建小鼠前列腺癌模型,从接种第8天开始,每周第1~ 2天给药,共给药2周,观察肿瘤体积和质量,记录小鼠的荷瘤生存期。观察不同组雷公藤甲素的血液药物浓度和组织分布情况。结果 与TPL组相比,exo-TPL纳米粒组对 RM-1小鼠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提高,其 NF-κB mRNA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53 mRNA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exo-TPL 纳米粒 组肿瘤体积和质量明显小于 TPL 组,生存期延长。与TPL组相比,exo-TPL纳米粒组可在血液和组织中保持更高的雷公藤甲素浓度。 结论 与TPL组相比,exo-TPL 纳米粒组可产生更强的抑制前列腺癌小鼠皮下瘤生长的作用。
李凤卫 , 辛 兴 , 边建伟 , 吴 迅 , 李 昊 , 陈应泰
2020, 30(9):54-58.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0. 09. 010
摘要:目的 探索先端可吸收半倒线装置用于肺内小结节穿刺定位的可行性。 方法 将 21 个猪肺平均 分为 3 组,分别采用先端半倒刺线、微弹簧圈、带钩钢丝对其进行穿刺定位,判断是否成功,然后通过手摇式拉力架 测量定位物的锚定力。 所有定位操作均采用“预充式”定位法完成。 6 名专家独立评估先端半倒刺线、微弹簧圈、 带钩钢丝的柔韧性。 结果 3 组全部 21 次定位均成功。 先端半倒刺线组的锚定力明显优于微弹簧圈[(1. 089± 0. 288)N VS (0. 066±0. 015)N, P = 0. 000],与带钩钢丝锚定力相似[(1. 089±0. 288) N VS (1. 190±0. 279) N,P = 0. 519]。 6 名专家均认为先端半倒刺线柔韧度与微弹簧圈相似明显优于带钩钢丝。 结论 离体实验显示,采用先 端可吸收半倒刺线装置穿刺定位肺内小结节具有先端锚定力强、不易脱落、柔韧性好的优点,且无金属异物残留风 险,具有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评估
2020, 30(9):59-63.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0. 09. 011
摘要:目的 探讨实验动物小鼠不同组织冰冻切片制作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冰冻切片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单抗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方法 采用德国徕卡CM1950 恒温冷冻切片机,对健康 NIH 小鼠心、肝、脾、肺、肾、脑组织进行取材、包埋、冰冻切片、HE 染色、封片。 结果 切片无褶皱、无刀痕、无破损,镜下组织无过多冰晶,细胞形态清晰,细胞核和细胞质颜色分明,染色良好。 结论 在制作冰冻切片时,应该从取材、包埋、速冻、温度选择、恒 温冷冻切片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但是,不同组织根据自身特点会存在差异,应区别对待。 此外,在掌握关键 性技术要点的同时还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制作出高质量的冰冻切片,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单抗药物非临 床安全性评价工作。
2020, 30(9):64-70.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0. 09. 012
摘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验动物学科起步较晚,但近 40 年来,实验动物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在促 进本行业规范发展、产品质量提升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然而,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实验动物标准化文件编写仍存 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实验动物标准化文件质量,本文按照 GB/ T 1. 1-2020 等有关标准化文件要求,以标准文件 基本框架为脉络,对实验动物标准化文件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提供正确示例,以期减少相似问题发生, 进一步提升实验动物标准化质量,促进学科更好发展。
2020, 30(9):71-75.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0. 09. 013
摘要:本文通过对于实验动物立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展开对国内外实验动物法制化工作现状的 对比分析。基于国内实验动物法制化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设性发展意见。如: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法律监管力度等举措,为未来我国实验动物法制化体系的建设提供有力依据。并通过内外结合,软硬兼施的方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验动物法制化体系。
林凯丽 , 刘梅轩 , 麻昊然 , 潘思丹 , 乔红伟 , 高虹
2020, 30(9):76-79.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0. 09. 014
摘要:ABSL-3 实验室是国家应对新发再发传染病的生物安全体系基础支撑平台,是研究新型冠状病毒生 物学特性、预防和治疗手段的重要硬件基础。 新型冠状病毒的应急工作中,在人类对病毒有限认知的前提下,系统、规范化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是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高效、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是规避和降低实验室意外事故发生的关键要素。本文就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内紧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动物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展开讨论,旨在为相关实验室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思路。
2020, 30(9):80-84.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0. 09. 015
摘要: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已成为国际生物安全秩序调整期世界发达经济体大国博弈与共存的重要筹码,而我国早期建设的保藏机构已无法满足当前形势需求。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 物研究所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统一规划下建立了一家国家级菌(毒)种保藏中心,为我国微生物资源的管理及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将从硬件设施、管理制度、人员队伍等方面阐述国家级菌(毒)种保藏中心的建设规划及建设实施过程,为我国规范化、信息化的菌(毒)种保藏机构的建设提供参考。
2020, 30(9):85-90.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0. 09. 016
摘要:精氨酸酶 II 起源于早期生命形式。 它将 L-精氨酸转化为尿素和鸟氨酸,从而维持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机体精氨酸酶 II 水平增加导致心血管疾病与某些慢性炎症疾病的发生,导致这些疾病发生可能有四个原因:第一,过多的精氨酸酶 II 与一氧化氮合酶竞争 L-精氨酸从而降低 NO 的产生;第二,生成过多的鸟氨酸会导致 血管结构改变和神经毒性;第三,精氨酸酶 II 参与某些炎性反应的信号通路,最终导致炎症的发生;第四,精氨酸酶II可以促使巨噬细胞产生炎症反应(具有 M1 型表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精氨酸酶 II 在心血管疾病和巨噬细胞中的作用以及与氧化应激和炎症相关的机制,为临床靶向精氨酸酶II治疗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2020, 30(9):91-95.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0. 09. 017
摘要:全球老龄化是一个严峻的公共健康问题。免疫衰老作为衰老的核心机制之一,在抗衰老战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一个大型疱疹病毒,在人群中普通携带。它一旦进入人体,即终生潜伏在骨髓干细胞中,因此,老年人群的 CMV 病毒携带率接近 100%。 这些终生潜伏在骨髓干细胞的 CMV, 通过一个分化依赖的痕量激活模式,反复诱导机体的 T 细胞免疫应答,产生大量 CMV 特异性“无效”克隆扩增,逐步消耗了纯真 T 细胞储备池的多样性,伴有持续低水平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累积成为免疫衰老的核心诱导机制。 由于骨髓干细胞获取困难,加上骨髓干细胞内的 CMV 潜伏比例很低,CMV 痕量反复激活的表达量也很低,潜伏态 CMV 诱导免疫衰老的检测与评估常规很难获取。伴随单细胞 RNA 测序技术的发展,针对骨髓干细胞潜伏态CMV痕量激活诱导免疫衰老的机制研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进。
李欣悦 , 李 倩 , 石桂英 , 黄艺滢 , 雷雪裴 , 白 琳
2020, 30(9):96-102.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0. 09. 018
摘要:2 型糖尿病是我国高发的慢性疾病,发生机制为机体对胰岛素抵抗伴随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引起的胰岛素相对缺乏。2型糖尿病为进展性疾病,随自然病程发展对外源性血糖控制的依赖增大、导致多组织器官病变,引起多种继发性并发症发生。传统治疗对药物依赖性大,且口服药物和外源性胰岛素只能暂时维持血糖或暂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无法根本治愈。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潜能为修复受损组织恢复胰岛功能进而治疗糖尿病开辟了新思路。本文从不同类型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优缺点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研究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致病机理、应用干细胞移植技术恢复胰岛素独立性以及建立干细胞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2020, 30(9):103-110.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0. 09. 019
摘要:LMNA 基因编码 A 型核纤层蛋白(lamin),其突变导致一系列复杂多样的遗传病。 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900多个LMNA基因突变,这些突变造成多种表型各异的核纤层蛋白病( laminopathies)。如:下颌骨锁骨发育不全(mandibuloacral dysplasia, MAD)、埃-德型肌营养不良(Emery-Dreifuss muscular dystrophy, EDMD)、早老症 (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 HGPS)等。研究者为了更好的了解核纤层蛋白病的分子机制以及治疗药物筛选,已经构建了一系列LMNA基因突变的小鼠品系,这些小鼠模型为了解核纤层蛋白的功能和及其在个体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材料。本文就核纤层蛋白病小鼠模型进行综述,并讨论了它们在核纤层蛋白病和生理性衰老中的意义
2020, 30(9):111-116. DOI: 10. 3969 / j.issn.1671-7856. 2020. 09. 020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感染患者初始发病多表现为乏力、干咳和发热,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更为严重的症状。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发生发展、疫苗研发、治疗手段仍未完全阐明。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中广泛使用。当前,尚无合适的动物模型能够完全模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用于阐明其发病机理。因此,建立与筛选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的动物模型至关重要。本文针对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比较了不同动物模型在新冠肺炎基础研究中的优缺点,梳理了不同种类的动物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动物模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开发后新冠时代实验动物模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