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27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主编寄语
    • 筚路蓝缕创佳绩 不忘初心再启航

      2017, 27(1):1-4.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7.01.001

      摘要 (2251) HTML (0) PDF 638.73 K (14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实验动物学报》《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创刊近30年,两刊的成长经历了初创、起步和茁壮成长的过程。此成长过程,同时反映了本学科的发展过程,也是我国生命科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一页。此成绩的取得是科技工作者勠力同心的成果,也是各级主管部门鼎力支持的成果。

    • >研究报告
    • 高脂饮食喂养建立高脂血症模型的验证及规律探讨

      2017, 27(1):5-10.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7.01.002

      摘要 (2654) HTML (0) PDF 746.58 K (18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高脂饮食喂养SD大鼠8周建立高脂血症,验证该造模方法的可行性,并探究大鼠在不同时点的血脂变化规律。方法 正常雄性8周龄SD大鼠3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根据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2组喂养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时间为8周,每日计量各组饮食、饮水,4 d更换垫料并称重。分别在第4周、6周、8周末,动物禁食过夜并眼眶静脉丛采血,测定各组血脂四项水平。8周末动物处死,收集各组大鼠肝脏、主动脉进行HE染色。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1组的日平均饮食量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2组的日平均饮食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日饮水量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2组饮水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脏/体重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2组明显增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终末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2组的体重增加,但只有模型1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方面,与对照组相比,4周末、6周末模型组2组T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8周末模型1组LDL-c水平明显升高,H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HE染色示对照组肝细胞排列正常,染色均匀,而模型组2组肝细胞大面积脂肪变,少数肝血窦内充血及炎症细胞浸润。主动脉HE染色示3组主动脉结构正常。结论 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高脂血成立,所造模型为高胆固醇血症并伴有严重的脂肪肝。同时,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SD大鼠形成高脂血症实验过程中,血脂波动呈现一个升高-内适应-升高的状态。在造模过程中,如何克服动物厌食并胆固醇代谢内调节这个问题,是高脂饲料喂养成模的关键所在。

    • Smad3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和宫颈癌HeLa细胞迁移的影响

      2017, 27(1):11-15,21.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7.01.003

      摘要 (2457) HTML (0) PDF 1.14 M (17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过表达、敲低或抑制Smad3的活性,探讨Smad3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和宫颈癌HeLa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 设计扩增Smad3基因全长编码序列cDNA的引物,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pCMV-Myc-Smad3过表达载体,同时设计并合成靶向Smad3的siRNA序列,在A549和HeLa细胞中过表达或敲低Smad3,或者利用Smad3的抑制剂SIS3 2 μM处理细胞,采用细胞划痕的方法研究Smad3对A549和HeLa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 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成功构建pCMV-Myc-Smad3过表达载体。过表达Smad3促进A549和HeLa细胞的迁移。敲低Smad3抑制A549和HeLa细胞的迁移。SIS3抑制Smad3的活性导致A549和HeLa细胞的迁移速率变慢。结论 Smad3促进A549和HeLa细胞的迁移。

    • 厄洛替尼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的小鼠模型建立

      2017, 27(1):16-21.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7.01.004

      摘要 (2099) HTML (0) PDF 825.62 K (15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厄洛替尼(商品名:特罗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新型靶向药物,近些年来临床应用甚广,但副作用较多,其中以皮疹最为多见,且最令患者难以接受。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特罗凯前后小鼠在表皮、病理、免疫组化等方面的改变,复制特罗凯所致皮疹的动物模型,为临床外用药物治疗皮疹提供模型。方法 使用BALB/c雌性小鼠20只,随机分成4组。实验组(Ⅱ、Ⅲ、Ⅳ组)用浓度为10 g/L的特罗凯溶液按100 mg/kg灌胃,对照组(Ⅰ组)以等体积去离子水灌胃,每天1次。于给药前24 h在小鼠头颈、背、腰处脱毛,实验结束后剪取颈部、背部、腰部皮肤并观察实验组、对照组小鼠在肉眼皮肤、病理切片、免疫组化等方面的改变。结果(1)四组小鼠之间在毛发再生天数、毛发完全再生天数、脱屑时间、出现皮疹时间、毛孔扩张数等5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Ki67: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此次实验印证了许多研究者关于“EGFRIs导致的皮疹为一种炎症反应”的观点;(2)该皮疹模型可靠实用,具有可重复性,适用于“EGFRIs所致皮疹动物模型”的大批建立,可推广以供临床、试验、研究所用。

    • 不同时间点不同应激方法致大鼠焦虑样行为的研究

      2017, 27(1):22-26.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7.01.005

      摘要 (2443) HTML (0) PDF 684.08 K (16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从不同时间点比较几种不同的应激方法建立焦虑大鼠模型的生物学特点,为寻找最合适的造模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空瓶应激组、慢性情绪应激(chronic emotional stress,CES)组、束缚应激3 h组、束缚应激6 h组,分别进行造模,于实验第7 d、14 d、21 d分别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和场景恐惧测试测定大鼠的焦虑样行为,旷场测试考察大鼠的焦虑或抑郁样行为,强迫游泳实验测定大鼠的抑郁样行为,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5-HT、DA含量。结果 焦虑样行为学测试结果表明,第14天起,空瓶应激组、CES组、束缚应激6 h组大鼠开始产生焦虑样行为,此后焦虑样行为愈发明显,强迫游泳实验结果表明,束缚6 h组大鼠的不动时间于第7 d起即显著增加(P<0.05)。同时,与正常大鼠比较,空瓶应激组和CES组大鼠海马5-HT、DA含量于第14天开始显著上升(P<0.05或P<0.01)。结论 在上述几种焦虑模型中,束缚应激3 h焦虑样行为不明显;束缚应激6 h可能由于应激时间过长,表现出抑郁样行为。空瓶应激和CES能成功建立焦虑大鼠模型,且其焦虑行为表征有一定差异,可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对应的模型方法。

    • 比格犬蠕形螨病的诊疗与病理组织学观察

      2017, 27(1):27-31.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7.01.006

      摘要 (1616) HTML (0) PDF 829.99 K (16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感染蠕形螨的比格犬进行诊疗及病理组织学观察。方法 直接涂片法进行显微镜检查,常规石蜡切片及HE染色后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1)临床观察:患病犬四肢、眼周、下腹部等部位皮肤出现红点,患部脱毛,四肢皮肤变厚起皱褶;(2)血液常规检查:基本正常;(3)显微镜观察:发现大量犬蠕形螨小型虫体和虫卵;(4)病理组织学观察:毛囊内见大量犬蠕形螨虫体和虫卵,皮脂腺和汗腺结构正常,均未见螨体寄生。毛囊周围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同时可见多灶性肉芽肿形成,肉芽肿呈椭圆形;(5)治疗方案:采用联合用药进行治疗,加强环境控制,疗效显著。结论 犬蠕形螨引起的肉芽肿可划分为免疫性肉芽肿;小型虫体感染后可能不会破坏皮脂腺,皮脂腺是否感染虫体可能与虫体种类或感染病程相关。

    • 抑制IGFBP2、IGFBP3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对卵巢癌的迁移、侵袭的影响

      2017, 27(1):32-36,48.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7.01.007

      摘要 (2398) HTML (0) PDF 833.37 K (13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抑制IGFBP2、IGFBP3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对卵巢癌的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 采用siRNA干扰IGFBP2、IGFBP3在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中的表达,CCK-8试剂盒检测SKOV3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SKOV3的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SKOV3的迁移与侵袭;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顺铂(5、10、20 μg/mL)对SKOV3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采用siRAN干扰IGFBP2、IGFBP3在卵巢癌SKOV3中表达后,与对照组相比SKOV3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凋亡增加,迁移与侵袭功能下降。结论 抑制IGFBP2、IGFBP3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对卵巢癌的迁移与侵袭起一定的抑制作用。

    • 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性模型的建立及其相关免疫学指标和应用的评价

      2017, 27(1):37-42.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7.01.008

      摘要 (2120) HTML (0) PDF 776.57 K (14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简便和可靠的对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敏感的小型啮齿类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选取不同日龄长爪沙鼠,腹腔接种CVA16后连续观察14 d,筛选出对病毒敏感的最适接种日龄段;然后比较接种剂量与效应关系,测定其50%致死剂量(LD50);并测定感染3 d后其血液和主要组织器官中CVA16病毒滴度;最后用CVA16灭活疫苗在1日龄和11日龄免疫2针沙鼠后,在14日龄时用LD50剂量病毒攻毒,观察并记录沙鼠体重、症状及死亡率,2周后眼球采血,应用微量中和试验和ELISA分别检测中和抗体效价和总抗体水平。结果 长爪沙鼠感染CVA16后出现活动减少、后肢无力、麻痹瘫痪、死亡等临床症状,不同日龄沙鼠对CVA16感染的易感能力和感染后发病程度不同,7日龄和14日龄沙鼠易感,28日龄沙鼠不易感染,最敏感和最合适接种日龄为14日龄,其LD50为1×104.5 CCID50,感染3 d后其血液和主要组织器官中均可检测到高滴度的CVA16病毒,免疫两针灭活疫苗的14日龄沙鼠用LD50剂量攻毒,存活率87.5%,疫苗免疫诱导沙鼠产生的CVA16中和抗体几何平均值(GMT)为28.14,抗体阳性率为87.5%。结论 长爪沙鼠对CVA16敏感并且病毒能在其体内进行有效的复制和繁殖,可作为CVA16致病机制研究、疫苗研发及药物评价的可靠小动物模型。

    • 广东小鼠腺病毒血清学调查及病毒和抗体在人工感染小鼠体内消长规律研究

      2017, 27(1):43-48.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7.01.009

      摘要 (2413) HTML (0) PDF 797.77 K (15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我省小鼠腺病毒(Mad)自然感染情况及探究人工感染Mad小鼠体内各脏器组织中病毒分布规律及血清抗体变化。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2007年和2015年饲养于普通环境小鼠血清及2013年~2015年广东省12家监督单位和32家委托单位SPF级小鼠血清进行病毒抗体检测。利用腹腔注射方法感染36只3周龄BALB/c小鼠,0.2 mL/只,浓度为4.5×106 copies/μL,每天观察动物临床表现,并于攻毒前第0天和攻毒后第3、7、10、15、18、21、30、37、44、51、60天剖检小鼠(各3只),取组织标本(心、肝、脾、肺、肾、脑、胃、盲肠内容物)及血清,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组织病毒核酸,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 普通饲养小鼠抗体阳性率为24.44%~84.15%,其中以Mad-2型K87株血清型为主。SPF级小鼠Mad血清抗体阳性率均为0%。所有攻毒小鼠均呈隐性感染,无临床表现。攻毒后第3天及7天小鼠各组织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均为100%(3/3),其中以脾脏100%阳性率维持时间最长(60 d)。除肝脏外,小鼠各组织病毒含量均在攻毒后7 d达到高峰,其中以脾脏病毒含量最高(5.5×105 copies/μL),其次是心脏(3.4×105 copies/μL)、盲肠内容物(2.6×105 copies/μL)和胃(2.6×105 copies/μL),脑为0.8×105 copies/μL。攻毒后15 d可测出血清抗体,在37 d达到峰值,此后至60 d一直维持高水平。结论 SPF级小鼠Mad感染率低,普通环境饲养小鼠Mad感染率高。人工感染小鼠脾脏病毒含量最高,阳性率维持时间最长,说明病毒可以在脾脏内长期复制,感染后第7天为组织病毒核酸最佳检测时间点。血清抗体在感染后15~60 d内均可以作为监测指标。

    • 补肾养血方对卵巢早衰大鼠中抗苗勒氏管激素的影响

      2017, 27(1):49-53.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7.01.010

      摘要 (2235) HTML (0) PDF 812.39 K (16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雷公藤多苷致卵巢早衰大鼠的模型,研究补肾养血方对卵巢早衰大鼠中抗苗勒管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的影响。方法 使用雷公藤多苷建立卵巢早衰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采用高,中,低剂量补肾养血方对大鼠灌胃,每日一次,共30 d。给药完毕后于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卵巢组织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组化染色法和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连锁反应(qRT-PCR)分别检测大鼠血清中AMH含量以及卵巢内AMH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组织形态学显示高中低剂量组的卵泡和黄体的生长均比模型组好;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组化和qRT-PCR结果显示补肾养血方呈剂量依赖性逆转雷公藤多苷导致大鼠血清中AMH浓度以及卵巢中AMH表达水平的降低。结论 补肾养血方可逆转雷公藤多苷引起卵巢中AMH水平降低,提示补肾养血方具有防止卵巢早衰的功效。

    • 氧化槐果碱对小鼠炎症性疼痛的镇痛作用研究

      2017, 27(1):54-58.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7.01.011

      摘要 (2697) HTML (0) PDF 682.90 K (16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氧化槐果碱对二甲苯和角叉菜胶诱导的小鼠炎症性疼痛的影响,以探索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ICR小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ASP治疗组、氧化槐果碱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分别给予对应药物1 h后,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和角叉菜胶诱导的小鼠足趾肿胀实验,研究氧化槐果碱对小鼠各种炎症性刺激的影响。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氧化槐果碱各剂量组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程度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程度;小鼠足组织的TNF-α,IL-1β,IL-6和PGE2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OSC对角叉菜胶诱导的炎性疼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性因子的分泌有关。

    • 我国动物环境丰富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2017, 27(1):59-63.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7.01.012

      摘要 (2225) HTML (0) PDF 695.61 K (15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我国动物环境丰富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以期为我国环境丰富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基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环境丰富相关文献,分别对论文发表年代、期刊、作者、机构及学科分布和应用环境丰富的动物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之前共检索出环境丰富相关文献422篇,其中期刊273篇,分布于126种期刊。总体发文量稳步上升,特别是在2006年之后呈快速增长。载文量前3的期刊为《野生动物学报》、《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18篇)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14篇),而来自此2家单位的陈燕惠、赵聪敏是此方向的高产作者。涉及17个学科,其中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生物学和儿科学是主要学科。应用环境丰富的动物可分3类,最多的是实验动物(占69.6%),其次是动物园动物(22.9%),最后是农场经济动物(7.5%)。结论 目前环境丰富的研究相对集中于神经学、精神病学等方面,对于改善动物福利的研究主要在动物园动物上,实验动物此方向的研究还较少,需要加强此方面的工作。

    • 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过敏实验研究

      2017, 27(1):64-66.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7.01.013

      摘要 (2159) HTML (0) PDF 701.54 K (16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过敏安全性。方法 进行了主动全身过敏反应试验、体内过敏指标测定与筛查及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试验的方法,考察样品的过敏安全性。结果 我们对3个企业45批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进行了豚鼠全身过敏反应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均未发生过敏反应。通过对血浆中过敏性指标,组胺(HIS)、IgG、IgM和IgE进行测定和比较,发现IgM和IgE在各组间均无明显变化;组胺及IgG阳性组与阴性组及样品组间均有差异。结论 建议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安全性评价应包括过敏反应,还可在羟乙基淀粉临床应用时进行组胺及IgG这两项过敏指标的监测。

    • TAK1抑制剂对糖尿病大鼠MAPK与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对肾脏保护机制

      2017, 27(1):67-72.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7.01.014

      摘要 (1922) HTML (0) PDF 841.02 K (13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TAK1抑制剂对糖尿病大鼠MAPK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对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48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N组、TAK1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对照组大鼠正常喂养,不做任何处理;DN组、TAK1组通过向大鼠腹腔注射1% 50 mg/kg STZ建立DN大鼠模型。每组分别于4周、8周时处死8只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TNF-α、MCP-1、IL-1β表达,肾脏组织p38MAPK、NF-κBp63蛋白表达及p38MAPK、NF-κBp63 mRNA表达。结果 4周、8周时,DN组、TAK1组大鼠体质量、血糖、UAE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N组大鼠体质量、UAER显著高于TAK1组(P<0.05)。DN组、TAK1组血清TNF-α、MCP-1、IL-1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N组大鼠上述指标高于TAK1组(P<0.05);DN组、TAK1组p38MAPK、NF-κBp6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DN组上述指标高于TAK1组(P<0.05)。结论 TAK1通过激活MAPK及NF-κB信号通路来诱导炎症反应,并参与糖尿病肾脏损伤;TAK1抑制剂能够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和释放而发挥抗炎作用。

    • 淫羊藿苷对实验性IgA肾病大鼠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2017, 27(1):73-78.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7.01.015

      摘要 (2325) HTML (0) PDF 854.18 K (15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的淫羊藿苷对实验性IgA肾病大鼠的影响,并研究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实验性IgA肾病大鼠模型,实验共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on),造模组(IgA),淫羊藿苷低剂量组(ICA-L),淫羊藿苷中剂量组(ICA-M)和淫羊藿苷高剂量组(ICA-H);各组经相应处理后,测定各组大鼠尿红细胞、尿蛋白和尿NAG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IgA沉淀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NF-κBp65与MCP-1的蛋白表达水平和IL-4,IL-10与IL-13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 给予淫羊藿苷处理后,降低实验性IgA肾病大鼠的尿红细胞、尿蛋白和尿NAG水平与减少IgA沉淀,并降低NF-κBp65与MCP-1的蛋白表达水平和IL-4,IL-10与IL-13的mRNA表达。结论 淫羊藿苷对实验性IgA肾病有一定的疗效,可能与调控NF-κBp65,MCP-1因子的表达以及机体免疫调节有关。

    • >专家问答
    • 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动物模型血糖检测在何时进行合适?

      2017, 27(1):78-78.

      摘要 (1898) HTML (0) PDF 579.57 K (14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技术方法
    • 脂肪组织切片制备方法的改进

      2017, 27(1):79-84.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7.01.016

      摘要 (2697) HTML (0) PDF 795.29 K (26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脂肪组织石蜡切片及冰冻切片方法的改进。方法 取脂肪组织迅速固定于10%中性福尔马林中,设置不同的脱水程序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法观察PPARγ和ITLN1的表达。取脂肪组织迅速固定于甲醛钙或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中24 h以上,OCT包埋,置于-80℃冰箱至少30 min,设置冰冻切片机箱体温度-20℃,样品头温度-30℃,切片后HE染色。结果 用改进方法制备的脂肪组织石蜡切片,切面平整,无皱褶,无裂隙,脂肪细胞结构完整,染色清晰,且对免疫组化结果无影响;冰冻切片的改进提高了切片质量,结构完整,形态好,染色清晰。结论 改进的脂肪组织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均可成功应用于不同实验动物,为脂肪组织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条件。

    • >专家问答
    • 检测血糖取血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2017, 27(1):84-84.

      摘要 (1818) HTML (0) PDF 580.30 K (12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技术方法
    • 巴斯德杆菌属CODEHOP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2017, 27(1):85-90.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7.01.017

      摘要 (2445) HTML (0) PDF 773.31 K (15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巴斯德杆菌的CODEHOP PCR快速检测方法,为实验动物的呼吸道细菌的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CODEHOP在线简并引物设计工具,比对Genbank中13株巴斯德杆菌的RNA聚合酶β亚基(rpoB)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对建立CODEHOP PCR方法用21株参考菌株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评价,并应用于实验动物中的巴斯德杆菌检测。结果 简并引物PastF6/PastR5扩增标准菌株的目的片段为200 bp左右。能够区分受试的巴斯德杆菌和主要的实验动物呼吸道病原菌。敏感性为0.2 pg/μL~2 pg/μL。在受试的609只实验动物中呼吸道样品中检测出巴斯德杆菌阳性率为19.1%。样品阳性片段经测序验证,准确率为100%。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动物样品中巴斯德杆菌的检测。

    • >综述与专论
    • 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在精准肿瘤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2017, 27(1):91-98.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7.01.018

      摘要 (2855) HTML (0) PDF 711.68 K (3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癌症是由于物理、化学、病毒等致癌因子导致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从而引发的一系列异质性疾病的统称。尽管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与靶向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临床转化研究的高失败率使得抗肿瘤药物的创新发展十分有限。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model,PDX模型)是指直接将病人的新鲜肿瘤组织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上,依靠小鼠提供的环境生长的一种异种移植模型。这种模型保留了原代肿瘤的基质异质性、组织学特性、分子多样性以及微环境,为临床前药效的个性化筛选评估以及生物标志物的鉴定提供了有效的研发资源。PDX模型结合临床数据,基因组图谱以及药效数据可以增加药物特异性,应用于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成功率。本文就PDX模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其在肿瘤新疗法中的应用、挑战性与局限性、以及在精准肿瘤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防诈骗提示!请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添加个人微信。编辑部所有邮箱后缀均为@cnilas.or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