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25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痰瘀互结证慢性心肌缺血小型猪模型的建立

      2015, 25(9):1-7.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09.001

      摘要 (2359) HTML (0) PDF 988.90 K (17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采用高脂、静脉注射维生素D3(VD3)和异丙肾上腺素建立痰瘀互结证慢性心肌缺血小型猪模型。方法 15只雄性巴马小型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Ctr)组、高脂(HFC)组和痰瘀互结证心肌缺血模型(CMI)组,每组5只,Ctr组饲喂普通饲料,HFC组饲喂高脂饲料,CMI组采用高脂饮食、静脉注射VD3和异丙肾上腺素联合建立痰瘀证慢性心肌缺血模型,连续造模24周,分别通过测定动物体重、心电图、活动、血脂、心肌酶、血液流变学、炎症、心脏指数(CI)和心肌缺血面积(MIS)来评价模型的建立及痰瘀互结证的病理进程。结果 与Ctr组,HFC组体重、心率(H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低、中、高切全血粘度和还原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EP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 P<0.01);CMI组体重、HR、24 h总的ST段升高数(∑ST)、24 h内平均ST段升高数(ST_average)、活动度、TC、甘油三酯(TG)、LDL-C、HDL-C、AI、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1(cTn-1)、低、中、高切全血粘度和还原粘度、EPT、卡松粘度(CV)、hs-CRP、IL-6、CI和MIS均显著升高(P<0.05, P<0.01),脂联素(APN)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与HFC组比,CMI组AI、CK、LDH、cTn-1、低、中、高切全血粘度、EPT、CI和MIS均明显高于HFC组(P<0.05, P<0.01),且APN水平则显著低于HFC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MIS与TC、LDL-C、AI、CK、LDH、cTn-1、APN、高、中、低切全血粘度、EPT、CV、hs-CRP和IL-6有关(P<0.05, P<0.01),同时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痰瘀与TC、LDL-C、AI、CK、LDH、cTn-1、APN、EPT、CV、hs-CRP和IL-6有关(P<0.01),进一步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痰瘀衍变与TC、CK和IL-6密切相关(P<0.01)。结论 高脂喂养和注射VD3和异丙肾上腺素能成功建立痰瘀互结证慢性心肌缺血小型猪模型,且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心肌酶代谢和炎症可作为痰瘀互结证的客观生化物质基础,这些变化可反映了中医理论"痰瘀互结、瘀毒致变"的相关生物学基础。

    • Lewis大鼠肾阳虚体质及其HPA轴功能失衡

      2015, 25(9):8-13,38.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09.002

      摘要 (1944) HTML (0) PDF 1.05 M (16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Lewis大鼠肾阳虚体质及其HPA轴功能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氢化可的松皮下注射法和切除肾上腺损伤HPA法建立大鼠肾阳虚模型,同时Lewis大鼠与两种实验性肾阳虚模型进行比较,并用一般体征、行为学、神经内分泌功能等检测和方法评估Lewis大鼠肾阳虚程度。结果 与正常Wistar大鼠比较,Lewis大鼠体重明显重于同周龄的Wistar大鼠,但体温、尿量和抓力明显低于Wistar大鼠(P<0.01),Lewis大鼠的记忆能力有下降趋势,Lewis大鼠肝脏指数、肾脏指数和肾上腺指数明显降低(P<0.01),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RH)、环磷酸鸟苷(cGMP)、皮质醇(Cort)和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明显降低(P<0.01)。结论 因基因遗传而致Lewis大鼠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Lewis大鼠具有先天性肾阳虚体质-临界性肾阳虚证或肾阳虚证前期。

    • 解毒祛瘀滋肾方干预TLR9信号通路对MRL/lpr狼疮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2015, 25(9):14-17,38.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09.003

      摘要 (2286) HTML (0) PDF 926.04 K (19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对TLR9-MyD88-NF-κB通路的干预作用,阐明解毒祛瘀滋肾方对狼疮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MRL/lpr狼疮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泼尼松治疗组、中药组共3组,对各治疗组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疗程8周。采用HE染色法、PAS染色法、Masson染色法分别对MRL/lpr小鼠肾脏切片进行病理染色,观察比较3组小鼠病理变化及治疗效果;采用real-time PCR法观察比较各组小鼠TLR-9、MyD88、NF-κB mRNA表达量的差异。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能明显改善MRL/lpr小鼠的肾组织病理损伤。Real-time PCR法结果显示:中药组MRL/lpr小鼠的肾组织TLR-9、MyD88、NF-κB mRNA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均为P<0.05)。结论 解毒祛瘀滋肾方对MRL/lpr小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可对其病理变化产生影响,减轻其肾脏损害,延缓病程,并与解毒祛瘀滋肾方对MRL/lpr小鼠TLR-9-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相关。

    • 越婢加半夏汤降低过敏性哮喘小鼠的血清IgE和升高肺组织中SOD的活力

      2015, 25(9):18-21.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09.004

      摘要 (2355) HTML (0) PDF 739.41 K (15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阶段各实验组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E)及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与抑制率的变化,探讨越婢加半夏汤对过敏性哮喘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将健康昆明种小白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和中药制剂组。采用卵白蛋白(OVA)、氢氧化铝凝胶混悬液腹腔注射致敏和雾化激发的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制剂组给予越婢加半夏溶液1 mL/100 g。地塞米松组给予腹腔注射地塞米松 1 mg /kg。正常对照组和哮喘模型组小鼠分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给药30 d后处死,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gE水平和肺组织SOD活力,并进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中药制剂组小鼠与哮喘模型组小鼠相比,前者外周血清中IgE含量下降(P<0.05),IgE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肺组织匀浆中SOD活力与抑制率升高,SOD活力与抑制率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低过敏性哮喘小鼠血清中IgE含量及升高小鼠肺组织SOD活力与抑制率水平,提高肺组织抗氧化能力,可能为越婢加半夏汤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 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及方药干预研究

      2015, 25(9):22-27.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09.005

      摘要 (2097) HTML (0) PDF 783.77 K (17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病证结合模型,并观察模型大鼠炎症因子的变化以及方药(丹蒌片)的干预作用。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钙组(ATV组)、丹蒌组(DLP组),每组8只。正常组大鼠喂食基础饲料,余3组均采用高脂饮食+维生素D3腹腔注射联合颈动脉球囊损伤的方法复制痰瘀互结型AS模型。模型组、ATV组、DLP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阿托伐他汀钙混悬液、丹蒌片混悬液灌胃干预4周。干预结束后,HE染色观察大鼠胸主动脉病理学改变,检测大鼠血清中血脂、hs-CRP、IL-6、TNF-α和LP-PLA2水平,RT-PCR法检测大鼠胸主动脉组织内IL-6、TNF-α和LP-PLA2 mRNA表达。结果 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C、LDL-C、hs-CRP、IL-6、TNF-α和LP-PLA2水平升高(P<0.05),HDL-C下降(P<0.05),血管组织中IL-6、TNF-α和LP-PLA2表达升高(P<0.05),HE染色光镜下观察,模型组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排列不完整,内膜明显不规则增厚,内皮下间隙增宽,泡沫细胞聚集,脂质沉着,形成了典型的AS斑块。②与模型组比较,ATV组与DLP组大鼠血清TC、LDL-C和hs-CRP、IL-6、TNF-α和LP-PLA2水平降低(P<0.05),胸主动脉组织内IL-6、TNF-α和LP-PLA2的表达下降(P<0.05),ATV组与DLP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光镜下观察,ATV组与DLP组大鼠胸主动脉内膜增生明显减轻,斑块面积减小,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减轻。结论 采用高脂饮食+维生素D3腹腔注射联合颈动脉球囊损伤的方法可以建立AS痰瘀互结证的大鼠模型,并且痰瘀同治方药(丹蒌片)可以改善该模型大鼠的AS和炎症反应。

    • 沙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形成中氧化应激及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2015, 25(9):28-32.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09.006

      摘要 (2167) HTML (0) PDF 941.88 K (15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长爪沙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形成中氧化应激及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48只雄性长爪沙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24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在实验第4 周、第8 周和第16 周末每组分别处理8只沙鼠,化学法动态检测肝组织匀浆MDA含量以及SOD、GSH-PX和T-AOC活力,液相悬浮芯片技术动态检测血清TNF-α、INF-γ、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随NAFLD疾病的进展,沙鼠肝组织MDA含量逐渐增加,且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T-AOC水平先略升高后降低,4 周、16 周时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5);SOD水平先显著增高后明显降低,4 周时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8 周、16 周时明显降低(P<0.05、P<0.01);GSH-PX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8 周、16 周时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血清细胞因子TNF-α、IFN-γ随NAFLD进展逐渐增加,IL-10水平则逐渐降低,在8 周、16 周时与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 高脂诱导的长爪沙鼠NAFLD模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及炎症细胞因子随着单纯脂肪肝向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发展而出现显著变化,参与NAFLD的发生和发展。

    • 大鼠高血流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建立及病理生理改变

      2015, 25(9):33-38.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09.007

      摘要 (2082) HTML (0) PDF 1.04 M (17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大鼠颈总动脉与颈外静脉吻合高血流性肺动脉高压模型。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5只分为分流组、结扎组和假手术组(n=15)。12 周后检查大鼠一般状态;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情况、心排量及分流通畅情况;右心导管检查右心室收缩压,抽血气分析计算肺循环/体循环血流量比值(Qp/Qs); 右心室肥厚指数;肺组织HE染色及弹力纤维EVG染色。统计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验分析。结果 各组体重增加未见明显差异,吻合通畅率84.6%。分流组大鼠心脏明显增大,与假手术组、结扎组相比心排量明显增加[(309.8±33.1)mL/min·kg比(245.6±31.9)mL/min·kg,(240.8±30.9)mL/min·kg相比,P<0.05];分流组Qp/Qs 为2.16±0.38,右心室收缩压增加至(35.8±4.9)mmHg。分流组右心室肥厚指数0.3263±0.0342,比其它两组增加明显。与假手术组相比,分流组肺动脉中膜厚度明显增加[(22.3±1.7)% 比(10.6±1.7)%, P<0.05]。结论 大鼠颈总动脉与颈外静脉吻合法可以建立良好的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模型。

    • 肥胖与雌性幼龄SD大鼠青春发育提前的相关性

      2015, 25(9):39-44.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09.008

      摘要 (1882) HTML (0) PDF 780.40 K (15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肥胖与雌性幼龄SD大鼠与青春发育提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10只雌性SD大鼠与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亲代模型组(雌鼠n=5,雄鼠n=3)、亲代对照组(雌鼠n=5,雄鼠n=3)。模型组以高脂饲料饲喂8周造模,对照组用普通大鼠饲料饲喂,8周后筛选体质量大于对照组20%的模型组亲代大鼠体进行交配,繁殖的雌性仔鼠设定为模型组仔鼠,亲代对照组大鼠繁殖的雌性仔鼠作为对照组仔鼠。模型组仔鼠造模方法与模型组亲代大鼠相同,均为同配方高脂饲料饲喂,21日龄断乳后饲喂5周,对照组仔鼠则用普通饲料饲喂5周。自21日龄起每日观察仔鼠阴门开启情况,阴门开启后每日均进行阴道涂片检查,观察动情周期,并称量体重;体长及腹围的测量每两周进行1次;两组实验仔鼠均在56日龄时结束实验,腹主动脉取血,检测两组幼鼠56日龄血清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实验结束后解剖56日龄仔鼠,取材子宫、卵巢,计算卵巢指数、子宫指数,子宫、卵巢做病理切片HE染色,计数卵巢最大横截面黄体个数和成熟卵个泡数。结果 ①56日龄造模结束,模型组幼鼠体重、腹围均高于对照组幼鼠,P<0.001;②模型组幼鼠血清TG、CH均高于对照组,P<0.001;③模型组幼鼠血清LH、E2浓度高于对照组幼鼠,P<0.001,血清FSH浓度低于对照组,P<0.001;④模型组幼鼠卵巢病理切片中最大横截面黄体计数较对照组多,P<0.001;成熟卵泡计数少于对照组,P<0.001;⑤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为:幼龄SD大鼠体质量与第一次动情间期、阴门开启时间两项指标呈成负相关,与血清LH、卵巢最大横截面切片黄体计数两项指标成正相关;幼龄SD大鼠腹围与第一次动情间期出现时间、阴门开启时间两项指标成负相关,与血清LH、卵巢最大横截面切片黄体计数两项指标成正相关。结论 幼龄SD大鼠青春发育评判指标与肥胖指标具有相关性,呈正相关。即具有肥胖特征的幼龄SD大鼠青春发育较之正常对照组幼鼠提前。

    • 注血量致大鼠急性硬膜下血肿模型稳定性的探讨

      2015, 25(9):45-49.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09.009

      摘要 (2095) HTML (0) PDF 992.74 K (16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体积的自体血液致大鼠硬膜下血肿模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300 μL、500 μL、700 μL(即分别向硬膜下注射300 μL、500 μL、700 μL的自体血液)模型组。分别于术后第2、4、6、8、10、14 天,每组各取6只,以腹主动脉取血,取脑组织,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NSE、S100B蛋白的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300 μL组血液的NSE在第2、4 天时显著增加(P<0.01),在第6、8 天时渐渐减少(P<0.05),说明血肿开始消散,在第10、14 天时恢复到接近假手术组(P>0.05);500 μL组和700 μL组的NSE含量在第2、6、8、10、14 天时都显著升高(P<0.01),而在第4天时升高不明显(P>0.05)。300 μL组血液的S100B蛋白含量在第4 天时较高(P<0.01),在第2、6 天时较低(P<0.05),在第8、10、14 天时含量接近假手术组(P>0.05),说明血肿自行消散,损伤自行修复;500 μL组和700 μL组的S100B蛋白含量一直处于较高的状态(P<0.05)。结论 相对于300 μL组和700 μL组,500 μL组下的大鼠急性硬膜下血肿模型稳定性更好,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大鼠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实验研究。

    • >简报
    • 一种简易的实验兔灌胃方法

      2015, 25(9):50-50.

      摘要 (1739) HTML (0) PDF 771.82 K (20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报告
    • 豚鼠主动全身过敏试验两种阳性物质选择的探讨

      2015, 25(9):51-55.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09.010

      摘要 (2893) HTML (0) PDF 755.80 K (23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两种阳性物质人血白蛋白、卵白蛋白对豚鼠主动全身过敏作用,为过敏性试验提供较好的阳性对照。方法 将豚鼠随机分为14组,以人血白蛋白、卵白蛋白(2、10、100 mg/只)、0.9%氯化钠注射液等受试物为对照,研究不同致敏剂量、激发剂量、激发时间等条件下,豚鼠全身主动过敏的反应情况。结果 在2~100 mg/只剂量范围内,人血白蛋白、卵白蛋白豚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100%。在2~10 mg/只剂量范围内,过敏症状发生程度随致敏剂量、激发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剂量的卵白蛋白较人血白蛋白反应程度更强。结论 豚鼠主动全身过敏试验,阳性对照推荐使用卵白蛋白,剂量为2 mg/只。

    • Dunkin Hartley白化豚鼠和Hartley花色豚鼠高脂造模以及降脂药效学的比较

      2015, 25(9):56-61.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09.011

      摘要 (2073) HTML (0) PDF 1.21 M (17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Dunkin Hartley白化豚鼠与Hartley花色豚鼠在构建高脂血症模型以及评价降脂药效学方面的差异,为高脂血症模型建立时豚鼠的品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5周龄的白化豚鼠和花色豚鼠测定基础血脂水平,具体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随后分别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和高脂模型组(24只),正常组饲喂普通饲料,高脂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以构建高脂血症模型;饲喂4周后,同上测定血脂水平。进一步将高脂模型组随机分为匹伐他汀钙组(12只)和溶媒对照组(12只),匹伐他汀钙组每天灌胃给予匹伐他汀钙(1mg/kg),溶媒对照组每天灌胃给予同体积的溶媒,持续给药4周,并同步饲喂高脂饲料;给药结束后,同上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当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时,白化豚鼠血脂较为稳定,随周龄增长没有显著变化,而花色豚鼠的TC和LDL-C在9周龄后才比较稳定。当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时,白化豚鼠的TC、TG和LDL-C在造模的4周时间内迅速上升,且增幅显著大于花色豚鼠,HDL-C与花色豚鼠的变化幅度相似。运用模型组豚鼠,进行降脂药效学的考察,匹伐他汀钙在白化豚鼠高脂血症模型中降脂(TC、TG和LDL-C)幅度更大、升高HDL-C的作用更显著。结论 在选用正常豚鼠评价降脂作用时,降TG或升HDL-C类药物宜选用5周龄之后的白化豚鼠,降TC或LDL-C类药物宜选用9周龄之后的花色豚鼠;在选用高脂血症豚鼠模型评价降脂作用时,白化豚鼠较花色豚鼠在造模后的血脂水平更加紊乱,且对降脂药物的敏感程度更高,故可作为构建高脂血症模型和评价降脂药效学研究较佳的实验动物。

    • 不同条件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力低下模型的比较及偏最小二乘法(PLS)数学建模分析

      2015, 25(9):62-69.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09.012

      摘要 (2592) HTML (0) PDF 1.42 M (15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4种不同剂量、周期的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力低下模型,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模分析筛选出最优方案。 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58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组10只,每日注射生理盐水;模型1组12只,按照40 mg/kg的剂量连续注射环磷酰胺溶液10 d;模型2组12只,按照80 mg/kg的剂量连续注射环磷酰胺溶液3 d;模型3组12只按照40 mg/kg的剂量注射2次环磷酰胺溶液,每次间隔(2~3)d;模型4组12只按照50 mg/kg的剂量连续注射环磷酰胺溶液7 d。监测不同剂量和不同周期给予小鼠环磷酰胺后,模型小鼠的饮食、饮水、体重等日常代谢指标的变化;测定小鼠胸腺、脾等脏器指数以及血常规等免疫指标的变化;采用SIMCA-P软件处理小鼠的终体重、终肛温、脏器指数、血常规等指标,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综合评价免疫力低下小鼠模型的建立。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和肛温降低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日平均饮食、饮水量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脾指数和胸腺指数降低且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模型组嗜碱细胞绝对值和嗜碱细胞百分比均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模型组平均RBC血红蛋白浓度、大血小板比率均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模型1组、模型2组、模型4组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均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PLS分析处理表明,模型1组、模型2组、模型4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都具有显著性(P<0.01),其中模型1组差异最大。结论 通过PLS分析方法综合不同指标,模型1组按照40 mg/kg的剂量连续注射10 d为最佳造模方法,为建立稳定的免疫力低下模型提供实验依据。

    • 离子色谱法测定实验动物环境空气中的氨

      2015, 25(9):70-72.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09.013

      摘要 (2210) HTML (0) PDF 754.03 K (16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用抑制电导离子色谱仪测定实验动物环境空气中氨的方法。方法 以稀硫酸作为吸收液采集空气中的氨,使氨在吸收液中转化为铵离子,选用抑制型电导检测器,CS12A阳离子分析柱,以甲磺酸作为淋洗液,通过测定吸收液中的铵离子的含量来计算空气中氨的浓度。结果 铵离子在0~1.00 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91),方法精密度高(RSD<6.38%),最低检出浓度为0.012 mg/m3,方法的平均回收率98.8%。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无干扰离子影响,可作为实验动物环境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

    • >综述与专论
    • 精神分裂症啮齿类动物模型及其行为学检测

      2015, 25(9):73-77.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09.014

      摘要 (1716) HTML (0) PDF 764.34 K (29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精神疾病,给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由于该疾病发病因素复杂,因此在药物治疗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在候选药物筛选和药物研发的临床前研究中,需要可靠稳定的动物模型。本文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相关的啮齿类动物模型以及行为学检测方法做一综述,希望能够为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筛选和临床前研究提供动物模型的参考。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2015, 25(9):78-80.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09.015

      摘要 (2431) HTML (0) PDF 806.12 K (22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多种方法可建立新生儿高胆红素动物模型,如通过腹腔或静脉注射胆红素方法、利用基因缺陷动物模型、利用注射化学药物特殊的作用,以及延髓直接注射胆红素的方法等,为更好的利用动物模型进行高胆红素血症及所导致的核黄疸、听觉障碍等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本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各类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应用和优缺点进行综述,以期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 >管理科学
    • 实验期间动物的保护及处理措施

      2015, 25(9):81-85.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09.016

      摘要 (2020) HTML (0) PDF 752.64 K (29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理念的不断涌现,动物实验作为科学理论的论证和理论的探索极为重要,然而实验期间动物的保护和处理是保障科学研究的成功、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对实验期间动物的保护及处理越来越被生命科研工作者重视。本文结合自身在实验中的一些措施和经验,并结合其他学者在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对实验期间动物的保护和处理总结和归纳。

    • >教育与科普
    • 实验动物的10个"不愿意"(五)

      2015, 25(9):86-86.

      摘要 (1705) HTML (0) PDF 838.08 K (14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防诈骗提示!请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添加个人微信。编辑部所有邮箱后缀均为@cnilas.or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