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25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NLRP3炎症小体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ZDF大鼠中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

      2015, 25(2):1-6. DOI: 10.3969.j.issn.1671.7856. 2015.002.001

      摘要 (2462) HTML (0) PDF 799.32 K (18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NLRP3炎症小体及其介导的炎症因子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Zucker糖尿病肥胖(ZDF)大鼠主动脉组织中的表达,以及阿托伐他汀(ATV)的干预作用。方法 高脂饲喂联合小剂量多次注射VD3建立ZDF大鼠早期AS模型,并给予ATV干预;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ox-LDL和hsCRP,并进行主动脉组织病理学检查和NLRP3、caspase 1、IL-1β和TNF-α基因表达的检测。结果 高脂饲喂后ZDF大鼠血糖、血脂、胰岛素和ox-LDL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注射VD3后,hsCRP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主动脉组织出现明显的早期AS病变,且NLRP3、caspase 1、IL-1β和TNF-α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而ATV组ZDF大鼠血脂、ox-LDL和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AS病变程度减轻,且主动脉组织中NLRP3、Caspase 1、IL-1β和TNF-α基因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NLPR3炎症小体及其介导的炎症因子参与了ZDF大鼠早期AS的炎症反应,而ATV可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表达,抑制AS的炎症反应。

    • 姜黄素抑制人宫颈癌CaSki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2015, 25(2):7-10. DOI: 10.3969.j.issn.1671.7856. 2015.002.002

      摘要 (1824) HTML (0) PDF 731.94 K (16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人宫颈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35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姜黄素高剂量(200 mg/kg)、中剂量(100 mg/kg)、低剂量(50 mg/kg)组、溶剂对照组和顺铂组(3 mg /kg),每组7只,姜黄素连续灌胃给药15 d,顺铂组每3 d腹腔注射给药,共5次。停药24 h后处死裸鼠,测量裸鼠体重、移植瘤体积、瘤重,计算抑瘤率;光镜下观察移植瘤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处理组的移植瘤体积均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P结论 姜黄素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四物汤干预减轻乙醇对小鼠肝脏的损伤作用

      2015, 25(2):11-14. DOI: 10.3969.j.issn.1671.7856. 2015.002.003

      摘要 (2034) HTML (0) PDF 708.21 K (18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四物汤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干预效果的研究,阐明其对乙醇损伤肝脏的影响,为四物汤临床防治酒精性肝病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选择6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四物汤低、中、高剂量(0.91、1.82、3.64 g/kg/d)组,每组12只,用50%乙醇灌胃建立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同时用四物汤进行干预。实验6周后,对各组小鼠的体质量、肝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病理学改变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 四物汤各剂量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其体重增长量均显著增加(P<0.05),肝指数明显降低(P<0.05),血清ALT、AST和TG含量(P<0.05)均显著降低。四物汤从低到高剂量组的肝脏外观从粗糙逐渐变光滑,颜色逐渐加深。病理结果也显示肝脏脂肪变随着剂量从低到高呈递减的程度,而高剂量组小鼠的脂肪变改善效果最显著。结论 四物汤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简报
    • 可吸收微型螺钉对骨折内固定的有效性研究

      2015, 25(2):14-14.

      摘要 (1799) HTML (0) PDF 669.20 K (16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报告
    • 野生树鼩肠道蠕虫感染调查及分析

      2015, 25(2):15-17,21. DOI: 10.3969.j.issn.1671.7856. 2015.002.004

      摘要 (2391) HTML (0) PDF 799.88 K (18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野生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 感染肠道蠕虫的主要种类并进行鉴定,为今后树鼩寄生虫检测提供形态学参考,为实验树鼩寄生虫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3只野外来源的树鼩新鲜粪便,虫卵采用常规粪便直接涂片以及孵化后显微镜观察;绦虫采用压片、固定染色,以及线虫经透明后体视镜观察,虫卵与成虫相对应鉴定。结果 野生树鼩肠道蠕虫的总感染率为75.86%,主要感染种类有3种,经鉴定为长膜壳绦虫、奇口线虫和粪类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27.67%,30.06%和51.52%。三种蠕虫的混合感染率为4.55%。两种线虫虫卵在树鼩粪便中多为含胚胎形态。 结论 野生树鼩肠道蠕虫的感染率较高。对野外引入的新种源必须隔离检疫,进行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 两种培养基诱导人和大鼠脂肪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的比较

      2015, 25(2):18-21. DOI: 10.3969.j.issn.1671.7856. 2015.002.005

      摘要 (2275) HTML (0) PDF 793.77 K (22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两种培养基诱导人和大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 ADSC)的成脂分化能力,探寻更为适宜的ADSC成脂诱导方案。方法 提取3例临床患者的脂肪干细胞(hADSCs)及出生6周大鼠的脂肪干细胞(rADSCs),将hADSCs、rADSCs分别接种于六孔板,分为未诱导组、成脂诱导I组和II组,分别使用普通培养基、成脂诱导培养基I和II,培养10 d后以油红O染色,镜下观察及检测490 nm吸光度值(A490),比较脂滴形成情况。结果 未诱导的hADSCs和rADSCs均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成脂诱导培养3 d后出现脂滴;油红O染色显示,成脂诱导组脂滴呈橘红色,hADSCs和rADSCs的成脂诱导II组形成的脂滴均明显大于诱导I组,统计学分析显示hADSCs的成脂诱导II组测得的A490明显高于诱导I组(P<0.01); 而两组的rADSCs的A49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ADSCs和rADSCs在两种诱导培养基中均可成脂分化,但成脂诱导II组优于成脂诱导I组。

    • 不同针灸方法对膜迷路积水模型豚鼠听力及耳蜗形态结构的影响

      2015, 25(2):22-25,33. DOI: 10.3969.j.issn.1671.7856. 2015.002.006

      摘要 (1591) HTML (0) PDF 803.58 K (21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针灸方法干预对豚鼠膜迷路积水的效应差异。方法 50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醛固酮的方法诱导膜迷路积水模型。各治疗组分别在"百会""听宫"实施相应穴位刺激,每日1次,连续治疗10 d。治疗结束后,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测试,观察听阈值。HE染色法观察耳蜗积水程度,计算蜗管横截面积与蜗管加前庭阶横截面积之和的比值(R值)。结果 1针刺组、艾灸组、电针组听阈值均较模型组降低(P<0.01),电针组听阈值较艾灸组、针刺组降低(P<0.01),艾灸组听阈值较针刺组降低(P<0.05)。2针刺组、艾灸组、电针组R值均较模型组降低(P<0.01),电针组R值较针刺组、艾灸组降低(P<0.01,P<0.05),艾灸组R值较针刺组降低(P<0.01)。结论 针刺、艾灸、电针刺激"百会""听宫"均能减轻豚鼠膜迷路积水,并且改善耳蜗听功能。电针表现出最好的效应,优于艾灸、针刺;艾灸优于针刺。

    • 单侧肾切除及微渗透泵灌注血管紧张素II诱导小鼠肾纤维化与高血压模型的建立

      2015, 25(2):26-29,37. DOI: 10.3969.j.issn.1671.7856. 2015.002.007

      摘要 (2295) HTML (0) PDF 812.93 K (21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单侧肾切除及微渗透泵灌注血管紧张素II诱导小鼠肾纤维化模型。方法 将36只雄性野生型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2只。正常组不做处理,模型组行单侧肾切除及微渗透泵灌注血管紧张素II,生理盐水对照组行单侧肾切除及微渗泵灌注生理盐水。观察造模前及造模后第2周、第4周小鼠血压,及造模4周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肾脏病理。结果 实验第二周时,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及模型组(P<0.01)的血压较正常组升高,模型组较生理盐水对照组也升高(P<0.05);实验第四周时,模型组血压较正常组(P<0.01)及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均升高。模型组的血肌酐、血尿素氮数值较正常组均上升(P<0.05);模型组24 h尿蛋白定量数值较正常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升高(P<0.01),模型组HE染色结果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浑浊肿胀;模型组Masson染色结果胶原纤维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结论 单侧肾切除+微渗透泵灌注血管紧张素II可以成功建立小鼠肾纤维化模型及高血压模型。

    • 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的建立

      2015, 25(2):30-33. DOI: 10.3969.j.issn.1671.7856. 2015.002.008

      摘要 (2280) HTML (0) PDF 771.83 K (19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 方法 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环境组、干热环境I组、干热环境II组3个实验组。麻醉后大鼠经打击及颈动脉放血,造成创伤失血性休克,使大鼠MAP(平均动脉压)达到(35±5)mmHg水平,比较各组大鼠休克后3 h存活率,并对死亡大鼠及休克后3 h仍存活大鼠重要脏器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 休克后3 h常温环境组、干热环境I组(在休克模型建立成功后10 min内从沙漠干热环境转运到常温环境)、干热环境Ⅱ组(休克模型建立成功后仍放置在沙漠干热环境中)的存活率分别为90%、83.3%、0;干热环境I组与常温环境组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常温环境组和干热环境I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干热环境II组(P<0.01);病理学检查可见常温环境组、干热环境组I死亡大鼠和干热环境组II大鼠心、肺、肝组织水肿、变性、白细胞浸润、出血较广泛,细胞坏死较严重。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同时提示沙漠干热环境能明显降低创伤失血性大鼠的存活率,伤后应立即转运后送。

    • 黄连解毒汤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

      2015, 25(2):34-37. DOI: 10.3969.j.issn.1671.7856. 2015.002.009

      摘要 (2371) HTML (0) PDF 770.38 K (21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HLJDT)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为黄连解毒汤临床防治酒精性肝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6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HLJDT低、中、高剂量(0.61、1.22、2.44 g/kg/d)模型组,每组各12只。模型组用50%乙醇灌胃,同时采用HLJDT进行实验干预,6周后,对各组小鼠的体质量、肝指数、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肝脏和结肠的病理学改变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 HLJDT各剂量模型组小鼠的体重增长量均显著增加(P<0.05),肝指数明显降低(P<0.05),同时HLJDT各剂量模型组能显著降低血清ALT、AST和TG的含量(P<0.05)。病理结果显示HLJDT各剂量均对酒精性肝损伤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从低剂量到高剂量组对肠粘膜通透性具有递增的改善作用。结论 黄连解毒汤可显著降低肠粘膜的通透性,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 枸杞对小鼠辐射损伤后造血系统修复的促进作用

      2015, 25(2):38-41,66. DOI: 10.3969.j.issn.1671.7856. 2015.002.010

      摘要 (2083) HTML (0) PDF 970.64 K (17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枸杞在小鼠辐射损伤后造血系统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喂饲正常饲料;另外2组,给予4.5 Gy照射后,喂饲正常饲料或添加枸杞的饲料,1个月后,处死小鼠,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脾脏、胸腺及骨髓中各种血细胞。结果 枸杞饲料组小鼠,外周血细胞总数及B细胞增多,骨髓细胞总数减少,骨髓前体B细胞及未成熟B细胞增多,造血干、祖细胞均显著减少。结论 枸杞促进辐射损伤后造血干细胞动员及分化,加速造血系统的恢复。

    • >技术方法
    • 创伤较小的小鼠主动脉弓缩窄术的建立

      2015, 25(2):42-45. DOI: 10.3969.j.issn.1671.7856. 2015.002.011

      摘要 (2592) HTML (0) PDF 719.48 K (27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一种对小鼠创伤较小的主动脉弓缩窄术的手术方法。方法 32只雄性昆明(KM)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10只及模型(主动脉弓缩窄术)组22只;模型组动物麻醉后仰卧位固定,行气管插管接通呼吸机。右侧卧位重新固定,左侧第二肋间开胸,分离主动脉弓并用5-0真丝编织线将其套扎在26G注射器针头行缩窄操作,缩窄后退出针头,关胸。假手术组动物同期行开胸,而不进行缩窄操作,其余操作步骤与模型组相同。造模期间及造模后4周记录动物死亡情况;于术后4周对两组小鼠行心脏超声及心脏病理学检测。结果 ①模型组总死亡率约为32%。②超声心动图结果:模型组主动脉弓缩窄处血流速率均大于2 400 mm/s;假手术组主动脉弓缩窄处血流速率均小于900 mm/s。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心室收缩期容积(LVSV)、左心室重量(LV mass, LVM)、左心室重量指数(LV mass index, LVMI)明显增加(P<0.05);射血分数(EF)、左心室缩短分数(FS)显著降低(P<0.05)。③病理切片可见血管扩张及血管壁增厚表现。结论 本造模方法能够成功增加心脏后负荷,诱导后负荷增加所致的心肌肥厚病理生理过程。与国内报道较多的劈开胸骨的造模方法相比,该造模方法对模型动物的损伤更小,在与心肌肥厚病理生理机制及相关药效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综述与专论
    • 动物中DNA甲基转移酶2研究进展

      2015, 25(2):46-49. DOI: 10.3969.j.issn.1671.7856. 2015.002.012

      摘要 (1919) HTML (0) PDF 715.83 K (16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哺乳动物中DNA甲基转移酶家族包括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 Dnmt1),DNA甲基转移酶2(DNA methyltransferase 2, Dnmt2,也叫做天冬氨酸tRNA甲基转移酶1(tRNA aspartic acid methyltransferase 1, TRDMT1))和 DNA甲基转移酶3(DNA methyltransferase 3, Dnmt3)。Dnmt2在进化史上比Dnmt1和Dnmt3更古老,存在于更多物种中,包括植物、真菌、寄生虫、昆虫、鱼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动物,但其生化学机制和生物学功能仍不十分清楚,已有研究报道也存在许多矛盾之处。本文仅就Dnmt2在动物中的研究,包括其结构特点,对RNA甲基化的作用及相关生物学表型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

    • 小鼠局灶性脑中风模型研究进展

      2015, 25(2):50-53. DOI: 10.3969.j.issn.1671.7856. 2015.002.013

      摘要 (2620) HTML (0) PDF 709.47 K (35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风是包括大脑缺血性中风,大脑出血性中风(ICH)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性中风(SAH)在内的一类神经系统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制作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好的动物模型是研究中风损伤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不可或缺的载体,损伤位置、体积、神经功能缺损和脑血流量变化,都可以用来评估模型对于各种治疗方法的潜力。本文将对小鼠的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模型的制作方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同时介绍几种小鼠中风模型的评价方法。

    • 氧化应激与肾脏细胞凋亡

      2015, 25(2):54-60. DOI: 10.3969.j.issn.1671.7856. 2015.002.014

      摘要 (1845) HTML (0) PDF 746.56 K (24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氧化应激产生的活性氧(ROS)与细胞凋亡存在密切的关系。ROS可通过激活线粒体、Bcl-2家族、NF-κB及MAPKS家族、Caspase家族等途径引起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在肾脏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氧化应激在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进行了综述。

    • 基于3xTg-拟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2015, 25(2):61-66. DOI: 10.3969.j.issn.1671.7856. 2015.002.015

      摘要 (2628) HTML (0) PDF 795.94 K (16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其主要的病理变化包括胞外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 Aβ)沉积,老年斑(SP)形成;神经元丢失、神经元细胞内出现神经元纤维丝缠结(NFT)。3xTg-AD小鼠作为首个能同时产生淀粉样斑块和神经元纤维缠结的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于AD的研究,本文旨在针对3xTg-AD小鼠相关药理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包括3xTg-AD小鼠基本描述和以3xTg-AD小鼠为研究对象的多种药物研究的简要介绍。

    • 诱导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2015, 25(2):67-70. DOI: 10.3969.j.issn.1671.7856. 2015.002.016

      摘要 (2610) HTML (0) PDF 714.83 K (24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诱导神经干细胞(induced neural stem cells,iNSCs)是通过在成体细胞内转入特定外源因子而获得。目前主要有两种途径获得iNSCs,即直接诱导法和间接诱导法(需经历重编程过程中不稳定的中间状态)。与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比较,iNSCs直接将成体细胞重编程为神经干细胞,而不经过iPSCs再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可减少其致瘤性,缩短诱导周期,提高转分化效率,这将使其更适于临床应用。本文就iNSCs的研究进展,应用前景加以综述。

    • >管理科学
    • 丰富环境在啮齿类实验动物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2015, 25(2):71-78. DOI: 10.3969.j.issn.1671.7856. 2015.002.017

      摘要 (2383) HTML (0) PDF 741.32 K (30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丰富环境被广泛的用于疾病防治、医学研究及实验动物福利水平的提升等各方面。其种类繁多、方法多样,常用于啮齿类动物的主要有社会因素、感官刺激、玩具、食物及筑巢材料等。不同的环境丰富方法各有侧重,在使用时应注意各种干预方式的特点及互补性,做到正确且综合的应用。

    • >简报
    • 导丝引导下给实验家兔下胃管

      2015, 25(2):78-78.

      摘要 (2366) HTML (0) PDF 681.82 K (16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防诈骗提示!请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添加个人微信。编辑部所有邮箱后缀均为@cnilas.or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