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25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瘦素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信号转导调控及槲寄生碱的干预作用

      2015, 25(10):1-6.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10.001

      摘要 (2403) HTML (0) PDF 779.37 K (17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瘦素调控大鼠肝纤维化的信号转导机制及槲寄生碱的干预作用。方法 以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45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干预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自由饮食、饮水;模型组和槲寄生碱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40%CCl4-植物油溶液2 mL/kg,每周2次,共8周。实验第9周,治疗组经灌胃给予大鼠槲寄生碱8g/(kg·d),模型组灌胃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共8周。实验第17周颈椎脱臼法处死所有动物,取出肝脏左前叶。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方法观察槲寄生碱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槲寄生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瘦素及瘦素受体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JAK2、STAT3蛋白水平以及JAK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肝脏大体、HE染色以及Masson胶原染色结果提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复制成功,槲寄生碱具有阻断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槲寄生碱明显抑制模型大鼠肝组织瘦素、瘦素受体的表达。Western Blot显示,正常对照组JAK2、STAT3蛋白表达量最少;模型组JAK2、STAT3蛋白高表达;而药物处理组的JAK2、STAT3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槲寄生碱可有效逆转大鼠肝脏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大鼠肝组织瘦素、瘦素受体的表达, 进而影响JAK2/STAT3信号通路来完成的。

    • 斑马鱼uba6和uba7突变体的构建与鉴定

      2015, 25(10):7-10.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10.002

      摘要 (2161) HTML (0) PDF 690.16 K (16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斑马鱼uba6和uba7突变体。方法 运用TALEN技术在斑马鱼uba6和uba7基因编码区引进突变,并测序鉴定突变类型。结果 成功获得了两种突变类型的uba6和三种突变类型的uba7斑马鱼突变体。结论 成功构建了斑马鱼uba6和uba7突变体,为进一步研究斑马鱼uba6和uba7基因的功能提供了材料。

    •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血压动态分析

      2015, 25(10):11-16.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10.003

      摘要 (2103) HTML (0) PDF 772.93 K (16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α(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α)和β(CGRPβ)转基因小鼠,并对其血压进行动态对比分析,建立可用于高血压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 把人CGRPα和CGRPβ基因分别插入鸡β-肌动蛋白启动子下游,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显微注射法建立C57BL/6J CGRPα和CGRPβ转基因小鼠,PCR鉴定转基因小鼠基因型。采用Western Blot鉴定CGRPα和CGRPβ在心脏、肺、肾脏和肝脏组织中的表达,筛选高表达转基因品系。用无创血压测量仪分析转基因小鼠动态血压变化。结果 建立了在心脏、肺、肾脏和肝脏组织中均高表达CGRPα基因的CGRPα转基因小鼠;在肺和肝脏组织中高表达CGRPβ基因的CGRPβ转基因小鼠。CGRPα转基因小鼠血压正常,CGRPβ转基因小鼠在12月龄时表现出显著的血压降低。结论 CGRPα和CGRPβ转基因小鼠可作为用于CGRP对外周血管阻力和高血压抵抗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

    • 小鼠脑脊髓炎病毒RT-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2015, 25(10):17-20.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10.004

      摘要 (1852) HTML (0) PDF 803.54 K (17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小鼠脑脊髓炎病毒RT-PCR方法并对方法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根据NCBI发表的TMEV GD VII株(GI:62039)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建立RT-PCR方法,验证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脑腔接种方式感染9只BALB/c小鼠,感染后第6天采集动物的脑、心、肝、脾、肺、肾、盲肠内容物和血清等样本,用建立的方法进行检测;同时检测100份小鼠盲肠内容物样本,对方法进行初步应用。结果 以GD VII RNA为模板,建立的RT-PCR方法能够扩增出约371bp的单一目的条带,敏感性验证显示能够检测到的最低GD VII cDNA量为0.69pg/μL;以脑心肌炎病毒、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小鼠诺如病毒及正常小鼠脑组织为对照进行方法特异性验证,均未出现目的条带。脑腔接种感染小鼠,所有小鼠在接种第3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后肢麻痹等症状,其中2只小鼠于第5天死亡;采集心、肝、脾、肺、肾、脑、盲肠内容物及血清等样本进行检测,所有小鼠的脑组织均检测到GD VII RNA,而其他组织均未检测到;对100份小鼠盲肠内容物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建立的TMEV GDVII株RT-PCR方法能够高效的检测小鼠组织中的病毒感染,可作为实验动物国家标准的有力补充。

    • 两种不同试剂对SD大鼠血凝四项检测结果的比对

      2015, 25(10):21-23.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10.005

      摘要 (2043) HTML (0) PDF 665.45 K (15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对进口和国产两种不同厂家品牌的血凝试剂对实验动物SD大鼠和人血凝四项(PT、APTT、TT、FIB)检测结果,观察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用SPF级SD大鼠及人血凝标本,分别用国产和进口两种不同品牌血凝试剂检测PT、APTT、TT及FIB血凝四项指标。结果 两种不同品牌血凝试剂对大鼠血凝四项指标检测结果均存在差异,大鼠血凝指标PT、APTT、FIB国产试剂检测结果高于进口试剂(P<0.05);大鼠血凝指标TT进口试剂检测结果高于国产试剂(P<0.05);而人血凝标本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不同厂家品牌的血凝试剂检测SD大鼠血凝四项(PT、APTT、TT、FIB)结果可存在差异,各实验室应根据需求建立相应的背景数据。

    • 姜黄素对沙漠干热环境大鼠生存率影响的实验

      2015, 25(10):24-28.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10.006

      摘要 (2105) HTML (0) PDF 746.63 K (20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沙漠干热环境下大鼠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SPF级6~8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姜黄素低剂量预处理组、姜黄素中剂量预处理组、姜黄素高剂量预处理组、溶剂组。对照组,正常饲喂;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溶剂组分别等体积灌胃连续7 d。置于西北地区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设定沙漠干热环境气候模式(温度41℃,湿度10%,紫外线辐射度40W/m2)。观察各组大鼠机体的生命体征并每半小时监测核心体温变化,记录死亡时间。结果 五组大鼠从被置于沙漠干热环境开始,0~30 min,姜黄素三个剂量组的核心体温与对照组、溶剂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从60 min开始,60 min、90 min、120 min、150 min、180 min、210 min、240 min7个时间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核心体温低于对照组、溶剂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从0~240 min各时间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及溶剂组五组大鼠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22.95±28.23)min、(231.35±40.96)min、(255.00±30.39)min、(263.80±56.71)min、(223.00±27.23)min。中、高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组大鼠的生存时间均明显长于低浓度预处理组、对照组和溶剂组(P<0.05),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显著(P<0.01)。结论 姜黄素预处理能够提高沙漠干热环境大鼠的生存时间,提示姜黄素可能在提高沙漠干热环境大鼠耐热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姜黄素可能在沙漠干热环境中暑的防治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雌雄激素联合作用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2015, 25(10):29-33.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10.007

      摘要 (1923) HTML (0) PDF 714.88 K (18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雌雄激素联合作用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小鼠行去势手术后通过高脂饮食建立高脂血症模型,通过给予不同激素将老鼠分为5组。造模结束后采集小鼠血液,一部分小鼠分离血清检测小鼠血脂水平,一部分小鼠分离血浆检测凝血功能。结果 高脂饮食后,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时间明显缩短(P<0.05),给予雌雄激素联合治疗后,与造模组相比,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时间明显延长(P<0.05),而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雌雄激素联合治疗可以调节血脂,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调节凝血功能,提示雌雄激素联合作用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为冠心病的激素治疗提供新思路。

    • 天然山泉水对老龄小鼠SOD和MDA含量的影响

      2015, 25(10):34-37.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10.008

      摘要 (2026) HTML (0) PDF 672.95 K (15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天然山泉水对老龄小鼠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8月龄SPF级雄性ICR小鼠适应性饲养5 d后,禁食16 h,取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根据MDA含量,将ICR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天然山泉水组和自来水对照组。天然山泉水组自由饮用天然山泉水,自来水对照组自由饮用自来水,连续饮用两个月,饮用1个月和两个月时禁食16 h,取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 给予天然山泉水两个月后,与自来水对照组相比,天然山泉水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饮用天然山泉水对缓解老龄小鼠脂质过氧化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 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的评价试验中的病理学方法的探讨与建议

      2015, 25(10):38-41.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10.009

      摘要 (1912) HTML (0) PDF 669.58 K (21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科学的大体病理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诊断的评分原则、更合理的评分标准以及合理的统计学方法,为保健食品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提供更为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方法 通过对大鼠胃黏膜急性损伤酒精模型的全面分析,针对现行方法中评价方法的缺点,根据病变特点及病理学检查的原则和半定量分析方法,以及相应的统计学方法等信息化处理,进行方法学探讨。结果 大体病理学检查按照病变所占面积以及在整个胃粘膜所占的比例;组织病理学诊断根据病变累及粘膜层的深度作为判定粘膜受损严重程度的主要依据,其他各种病变作为参考因素。分别分为未见异常(0分)、轻度病变(1分)、中度病变(2分)和重度病变(3分)。统计学方法采用Ridit统计学方法分析病理学半定量的结果。结论 从大体病理学、组织病理学的评价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判定等方面,提出了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的动物实验相对更为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的建议。

    • SD大鼠标本血量不足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

      2015, 25(10):42-45.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10.010

      摘要 (2017) HTML (0) PDF 666.87 K (18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大鼠的最佳抗凝比,分析标本血量不足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分成2组,按真空采血法采集空腹12 h腹主动脉血液。第一组20只,用于全血细胞测定。全自动血液细胞计数仪检测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第二组40只,每只鼠采2管血,按抗凝比[枸橼酸钠抗凝剂与全血的比例(V:V)]分成1:9(对照组)及1:5(实验组),1:8(实验组)及1:7(实验组),离心获乏血小板血浆。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结果 SD大鼠HCT(%)为41.7 ± 2.9,PLT(×109/L)为1114 ± 173。随着抗凝比的增大,PT、APTT、TT延长,FIB减小。与对照组相比:1:8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实验组,除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另3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凝血四项的结果受抗凝比的影响。1:9是大鼠最佳抗凝比,1:8尚可。大鼠有其独特的生理特性。为大鼠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的科学数据和基本的理论依据。

    • 以RBP-4为靶点的疫苗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降低的研究

      2015, 25(10):46-50.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10.011

      摘要 (2075) HTML (0) PDF 721.88 K (15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以人源RBP-4为靶标的疫苗免疫干预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2型糖尿病治疗新方法的推进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方法 以T7噬菌体为载体表达人源RBP-4的疫苗经皮下免疫2型糖尿病小鼠,同时设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经2次免疫后在不同时间点检测体液免疫水平、空腹血糖值及体重,并于20周处死动物进行病理学切片检测。结果 RBP-4疫苗有效诱导了抗RBP-4 IgG抗体的产生,并于12周达到峰值,同时,免疫组的空腹血糖值从第8周开始逐步下降,到第12周时较空载体组和空白组有显著差异,并始终维持在2型糖尿病发病值(7 mmol/L)以下。实验期间,2型糖尿病小鼠未出现蜷缩、竖毛、搔鼻、抽搐等明显异常,免疫组、空载体组小鼠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组织均未观察到明显病变,表明RBP-4疫苗安全性良好。结论 RBP-4疫苗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有可能成为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一个新突破点。

    • 放射耐受性人小细胞肺癌亚株的建立

      2015, 25(10):51-54.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10.012

      摘要 (1976) HTML (0) PDF 680.07 K (19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肺癌NCI-H446细胞放射抗拒性亚株,为小细胞肺癌放射抗拒和逆转研究提供配对的细胞研究工具。方法 通过梯度照射NCI-H446细胞株诱导其耐放射性(共7500cGy),并通过检测细胞总的ATP含量的方法来监测细胞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以及应用多靶单击模型 SF=1-(1-e-D/D0)N拟合细胞存活曲线分析其放射敏感参数的变化。结果 比较亲本与耐放射株的差异,放射生物学参数值分别为D0(1.9673,2.2756)、N(1.0016,2.6008)、Dq(0.6783,1.6860)、SF2(0.3623,0.7134),耐放射株SF2值为亲本的1.97倍, G2/M期细胞所占比由18.52%下降到7.84%。耐放射株的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倍增时间比敏感株延长。结论 通过梯度照射建立了小细胞肺癌NCI-H446的耐放射亚株NCI-H446-R,与亲本细胞相比放射生物学参数有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成果为研究小细胞肺癌放射抗拒及耐放射逆转提供了新的细胞模型。

    • 当归补血汤对辐射损伤小鼠的防护作用

      2015, 25(10):55-58.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10.013

      摘要 (1951) HTML (0) PDF 665.65 K (16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当归补血汤对60C0-γ射线辐照小鼠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低、中、高剂量组),采用60C0-γ放射源照射除正常对照组外的各组小鼠,建立辐射损伤模型,测定各组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NEUT)、骨髓有核细胞数(BMC)、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辐射损伤小鼠的NEUT、BMC及SOD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增高(P<0.01)。当归补血汤可升高辐射损伤后小鼠NEUT、BMC及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且当归补血汤高剂量组对辐射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更好(P<0.01)。结论 当归补血汤对辐射小鼠的电离损伤有保护作用,且与剂量相关。

    • >技术方法
    • 胆汁螺杆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015, 25(10):59-63.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10.014

      摘要 (2228) HTML (0) PDF 797.29 K (15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的胆汁螺杆菌(Helicobacter bilis,H.bilis)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胆汁螺杆菌进行定量检测。方法 PCR扩增H.bilis保守基因P17序列全长ORF435 bp,进行TA克隆,构建质粒标准品pMD-HBP17。通过对pMD-HBP17标准品的定量分析,优化反应体系,检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重复性;用所建立的qPCR方法检测77份临床样品,并与普通PCR的检测结果作比对。结果 所建立的qPCR检测方法,质粒DNA浓度在108~101拷贝之间表现出较好的线性和相关性,所得标准曲线的斜率为-3.46,相关系数为0.999,检测灵敏度达到20个拷贝,对77份临床样品的检出率为14.3%,较普通PCR(7.8%)的检出率高。结论 建立的H.bilis q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稳定性强,可用于胆汁螺杆菌的定量及定性检测。

    • 树鼩粪便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

      2015, 25(10):64-68.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10.015

      摘要 (2025) HTML (0) PDF 725.66 K (22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人工饲养树鼩粪便菌群多样性,为树鼩的正常饲养繁殖和微生物质量控制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采集10份树鼩粪便样品,利用有氧及厌氧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后PCR扩增16SrRNA基因并测序鉴定。结果 本实验从树鼩粪便样品中,经有氧培养分离鉴定出25株、12种细菌,经厌氧培养分离鉴定出25株、10种细菌,包括变形杆菌属、肠球菌属、埃希菌属、志贺菌属、葡萄球菌属、气单胞菌属、拉恩氏菌属、拉乌尔菌属、微小杆菌属、链球菌属、明串珠菌属。结论 树鼩肠道好氧菌及厌氧菌具有丰富的种属多样性,普通变形杆菌群、费格森埃希菌群和屎肠球菌群可能是树鼩肠道的主要寄生菌群。

    • 光纤引导直视下啮齿目动物气管插管的应用

      2015, 25(10):69-70.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10.016

      摘要 (2285) HTML (0) PDF 647.88 K (19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给啮齿目动物进行气管插管的简单方法,并可使用这种方法建立各种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的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昆明雄性小鼠60只,咪达唑仑和氯胺酮麻醉后,用光纤穿过22GA动脉穿刺针套管,经口腔引导置入气管,并连接呼吸机,确认置入气管。结果 光纤介导60只小鼠均成功置入气管导管,未出现咽喉部粘膜损伤出血,无声门水肿,7d后解剖未出现气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光纤介导可视下小鼠气管插管成功率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

    • >综述与专论
    • SAMHD1限制HIV/SIV病毒复制功能研究的最新进展

      2015, 25(10):71-74.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5.010.017

      摘要 (2083) HTML (0) PDF 676.70 K (14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SAMHD1是宿主限制性天然免疫分子,主要在髓系细胞及静息CD4+T细胞中表达,通过降低胞内dNTP水平限制HIV-1的复制和感染。近来研究发现SAMHD1还能够促进HIV/SIV病毒的基因重组、降解病毒基因组RNA以及抑制病毒在细胞间的传播,在病毒的感染、复制、包装、传播等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目前这一天然抗病毒蛋白分子已经成为HIV研究领域的新热点, 本文将就SAMHD1抗HIV病毒研究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 >教育与科普
    • 实验动物的10个“不愿意”

      2015, 25(10):75-78.

      摘要 (1708) HTML (0) PDF 709.79 K (16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防诈骗提示!请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添加个人微信。编辑部所有邮箱后缀均为@cnilas.or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