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24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己烯雌酚诱导的氧化应激对青春期大鼠睾丸类固醇合成的影响

      2014, 24(6):1-6.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6.001

      摘要 (1577) HTML (0) PDF 696.24 K (15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可以导致睾丸氧化损伤,而氧化损伤则可能是导致类固醇合成障碍的作用机制之一。本文探讨DES导致睾丸氧化损伤与睾酮合成途径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24只健康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玉米油)和DES染毒组(0.1、1.0、10.0 μg/kg),每组6只,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染毒8周。染毒结束后称量动物体重及雄性生殖器官和附属生殖器官(睾丸、附睾、前列腺)的重量,用生化方法检测睾丸匀浆中丙二醛(MDA)和活性氧自由基(ROS)的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变化以及类固醇合成酶3β羟类固醇脱氢酶1(3β-HSD1)、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3(17β-HSD3)的活性,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中睾酮、促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用RT-PCR检测固醇激素急性调节蛋白(StAR)、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3β羟类固醇脱氢酶1(3β-HSD1)、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3(17β-HSD3) 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10.0 μg/kg组睾丸、前列腺重量以及脏器系数明显减少,MDA和ROS的氧化程度明显升高,SOD、CAT、GPx的活性降低,3β-HSD1、17β-HSD3的活性分别降低;血清睾酮降低,1.0 μg/kg组LH降低,整个染毒区间呈现剂量效应关系;10.0 μg/kg组StAR、P450scc、3β-HSD1、17β-HSD3 mRNA表达减少,1.0 μg/kg组StAR、3β-HSD1依然减少。结论 DES暴露干扰了大鼠睾丸氧化/抗氧化平衡,同时导致包括睾酮水平降低在内的雄性生殖危害。DES导致GPx、CAT酶活力降低,抑制睾丸类固醇合成途径中P450scc,3β-HSD1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3β-HSD1活性降低导致睾酮减少。推测该途径可能是DES干扰类固醇合成的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 嗜碱性粒细胞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小鼠Th1/Th2应答失衡中的作用

      2014, 24(6):7-11.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6.002

      摘要 (2118) HTML (0) PDF 769.23 K (14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嗜碱性粒细胞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小鼠Th1/Th2失衡中的作用。方法 取4~6周龄C57/BL6小鼠,经初次和3周后二次背部和足底多点胶原免疫,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模型。分别在建模(初次免疫)前、建模后1、3、6和9周眶静脉采血和采集淋巴结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对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和表达IL-4的比例检测,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4和IFN-γ水平,并对模型进行评分。结果 成功建立关节炎小鼠模型;模型建立后1周CIA模型小鼠血清IFN-γ/IL-4水平的比值显著低于建模前和对照组小鼠,提示以Th2应答为主,同时外周血中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表达IL-4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建模后6和9周CIA模型小鼠血清IFN-γ/IL-4水平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以Th1应答为主,同时外周血中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与对照组比较有降低的趋势。结论 嗜碱性粒细胞可能通过影响Th1/Th2应答失衡参与CIA模型小鼠的发病。

    • 利用超数排卵技术进行优化C57BL/6J小鼠的生物净化体系

      2014, 24(6):12-15.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6.003

      摘要 (1791) HTML (0) PDF 673.04 K (15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以近交系C57BL/6J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注射不同剂量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人绒毛膜促进腺激素(hCG)对小鼠进行超数排卵、体外授精和胚胎移植,确定最佳超排剂量,从而完善以C57BL/6J小鼠为背景的转基因小鼠的生物净化体系。方法 将5周龄的C57BL/6J雌鼠进行5 IU、10 IU、7.5 IU、15 IU四个剂量组的超数排卵,通过超数排卵与剖宫取胎、胚胎移植两种净化方法相结合,确定C57BL/6J小鼠的净化方法所需的最佳剂量。 结果 剖宫取胎方法中,注射5 IU剂量组的C57BL/6J小鼠超排后合笼见栓率最高,为(89.00±19.05)%,产仔数和见栓率与其它三组均差异不显著;胚胎移植方法中,10 IU剂量组平均卵母细胞数为30.33±0.89枚,平均体内2-细胞胚胎数为23.78±0.19枚,均显著高于其它三组。 结论 剖宫取胎法生物净化时,5 IU剂量组可以提高C57BL/6J小鼠的交配成功率;胚胎移植法生物净化时,10 IU剂量组可以获得最多的体内和体外2-细胞胚胎,为C57BL/6J小鼠最佳超排剂量。

    • 雌激素对小鼠心室肌细胞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活性的影响

      2014, 24(6):16-21.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6.004

      摘要 (1620) HTML (0) PDF 874.04 K (14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从离子通道水平,观察雌激素(17α-ethynylestradiol and 17β-estradiol)对小鼠心室肌细胞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 利用急性酶解法分离小鼠心室肌细胞,采用膜片钳制技术细胞膜内向外及细胞吸附记录模式。结果 在钳制电压 -60 mV细胞膜内向外记录模式下,向浴液中加入0.1 μmol/L、1 μmol/L及10 μmol/L三种不同浓度雌激素,观察到两种雌激素(17α-ethynylestradiol、17β-estradiol) 均对KATP通道有抑制作用,而且呈浓度依赖性,其半数有效浓度分别为0.3 μmol/L 及 0.1 nmol/L。在钳制电压-60mV细胞吸附记录模式下,向浴液中加入pinacidil或2,4-dinitrophenol (DNP)活化KATP通道后,观察3 min,通道活性未见明显影响。在钳制电压-60mV细胞膜内向外记录模式下,向浴液中加入phorbol 12,13-dibutyrate(PDBu)0.001 nmol与处理后,观察到雌激素(10-8、10-3和1 μmol/L)对于KATP离子通道活性抑制作用减弱。结论 雌激素可通过影响心肌细胞KATP通道活性防止心律失常的产生,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 犬椎间盘脱出模型的建立及其脊髓微循环与组织学变化观察

      2014, 24(6):22-26.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6.005

      摘要 (7421) HTML (0) PDF 727.90 K (192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外科手术方法建立犬椎间盘脱出模型,观察造模前后脊髓微循环与组织学变化,为研究椎间盘病脊髓的病理和治疗机理积累资料。方法 健康成年犬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半椎板切除术暴露L1段脊髓后,将6Fr硅胶双腔导尿管球囊放置在T12-T13脊髓左下方处,向导管内注入约0.5 mL的碘海醇使球囊内膨胀压迫脊髓,模拟由于髓核脱出引起的椎间盘脱出症;利用激光散斑血流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压迫前后L1段脊髓血流量 (spinal cord blood flow, SCBF )变化;术后14 d观察压迫部位脊髓组织学形态。结果 模型组两侧后肢运动机能极显著下降(P<0.01),L1段脊髓血流量显著下降(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脊髓白质出现空泡化,灰质腹角正常神经元数量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 球囊压迫法可成功建立犬椎间盘脱出瘫痪模型,并观察到脊髓局部微循环障碍和形态学变化,可作为评价针灸等治疗效果和机理的模型。

    • 丹红注射液对Beagle犬的13周亚慢性毒性试验

      2014, 24(6):27-29,34.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6.006

      摘要 (1703) HTML (0) PDF 1.32 M (17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Beagle犬连续静脉注射给予丹红注射液13周后所产生的亚慢性毒性作用。方法 选取Beagle犬24只,分为4组,连续静脉给药13周,以体重、血液生化学、血液学、脏器重量、组织病理学检查为检测指标,综合评价丹红注射液对Beagle犬的毒性作用。结果 丹红注射液494 mg/kg组Beagle犬体重增长明显延缓,肾功能指标(BUN、CR)明显增加,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肝脏枯否细胞增生。结论 丹红注射液494 mg/kg剂量下连续静脉注射13周可致Beagle犬产生明显的肾脏和肝脏毒性。

    • 长爪沙鼠动情周期血清激素水平与卵泡发育的动态研究

      2014, 24(6):30-34.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6.007

      摘要 (1744) HTML (0) PDF 769.49 K (17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长爪沙鼠动情周期血清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 促卵泡利激素(FSH)和雌二醇(E2)水平和卵泡黄体数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直接镜检法确定长爪沙鼠的动情周期,以ELISA法测定长爪沙鼠血清PRL、E2、FSH 和LH水平,并观察动情周期各时相各级卵泡和黄体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直接镜检法计数角化细胞统计阴道脱落细胞的类型及比例,确定长爪沙鼠动情周期的四个时相,发现长爪沙鼠动情周期各级卵泡数量各时相间均差异未见显著性。动情间期黄体数量较其他各时相显著减少(P<0.05)。血清PRL和LH水平从动情前期至动情间期逐渐增高,至动情间期达峰值(P<0.05),而血清E2和FSH水平均在动情前期最高(P<0.05),在动情间期达到最低。结论 长爪沙鼠动情周期各时相卵泡和黄体数量与各时相激素的变化密切相关,动情周期各时相卵泡数量差异未见显著性。动情周期中出现的血清FSH和E2峰值的时相与小大鼠一致,而PRL和LH出现峰值的时相与大小鼠有差异,为长爪沙鼠生殖生理特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 实验树鼩主要内分泌器官的组织学观察

      2014, 24(6):35-39.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6.008

      摘要 (1981) HTML (0) PDF 677.99 K (19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树鼩主要内分泌器官的组织学结构特征,建立树鼩正常的内分泌器官组织学图谱。方法 选取人工饲养的健康树鼩10只,麻醉后放血处死和病理解剖,对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及脑垂体进行病理大体检查和取材,常规病理制片,采用常规组织HE 染色技术,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学结构。结果 (1)甲状腺呈淡黄色,位于气管两侧,在第2~4气管软骨环之间,呈板状,表面包有薄层被膜,被膜伸人甲状腺实质内分成若干小叶。小叶内有滤泡和滤泡旁细胞,滤泡腔内可见红染胶质。(2)甲状旁腺每侧一个,位于甲状腺颅侧或中部外表面,稍被甲状腺覆盖,呈圆形或卵圆形,其实质由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组成,并可见腺泡样结构。(3)脑垂体位于蝶鞍内,没有垂体隐窝,垂体有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组成,表面包有结缔组织被膜。腺垂体分为远侧部、中间部和结节部,神经垂体由神经部和漏洞部组成。(4)肾上腺呈卵圆形,赭黄色,位于肾门颅侧,与肾相连。肾上腺外包被膜,实质明显区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从外到内可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球状带最厚,束状带最薄,网状带介于中间。髓质部细胞形成团块或网状,髓质中央有静脉。结论 基本建立了树鼩内分泌器官组织学图谱,其在组织形态学上接近于灵长类动物,可以为研究树鼩内分泌器官的功能和病变,以及建立人类相关疾病的动物模型提供组织学依据。

    • 新西兰兔脑电的生物学特性

      2014, 24(6):40-44,62.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6.009

      摘要 (1513) HTML (0) PDF 1.76 M (15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封闭群新西兰白兔颅外头皮脑电图(EEG)及颅内大脑皮质脑电图(ECoG)。方法 对封闭群新西兰白兔进行颅外头皮脑电图及颅内大脑皮质脑电图描记,并比较、观察和分析两种方法的描记结果。 结果 EEG以9~12c/s的α波及16~20 c/s的β波为基本节律,波幅为30~100 μV;ECoG则以10~12c/s的α波及16~20 c/s的β波为基本节律,波幅为200~300 μV;麻醉能使脑电活动减弱,脑组织缺氧,麻醉后ECoG以δ及θ慢波为主。结论 EEG测定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家兔无需麻醉,无创伤,所描记的脑电波形与ECoG 高度一致,可以替代传统的ECoG进行神经系统功能的研究。

    • Beagle犬陆眠灵I麻醉的临床观察

      2014, 24(6):45-48.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6.010

      摘要 (2841) HTML (0) PDF 667.70 K (20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陆眠宁I对Beagle犬的麻醉效果。方法 用陆眠宁I对30只健康Beagle犬进行麻醉,并对犬只的体温(T)、呼吸(R)、心率(P)、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陆眠宁I对Beagle犬的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外周血管阻力有明显降低影响。结论 用陆眠宁I麻醉Beagle犬透导期平稳,具有作用强效、速效、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等优点,获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

    • 噻唑膦原药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

      2014, 24(6):49-53.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6.011

      摘要 (2835) HTML (0) PDF 681.09 K (15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90 d摄入噻唑膦原药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确定其最大无作用剂量,为安全生产及慢性毒性实验提供剂量参考。方法 将80只SD大鼠(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噻唑膦原药0.8 mg/kg体重组、4.0 mg/kg体重组、20.0 mg/kg体重和正常对照组。在实验结束后处死实验大鼠,同时检测血清生化、体重、尿常规和脏器系数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高剂量组雄、雌性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雄性大鼠高剂量组甘油三酯(TG)、胆碱酯酶(CHE)明显低于对照组,雌性大鼠高剂量组碱性磷酸酶(ALP)明显高于对照组,雌性大鼠高剂量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肌酐(CREA)、血糖(GLU)、胆碱酯酶(CHE)明显低于对照组;雄、雌性大鼠尿胆红素(BIL)、比重(SG)、尿蛋白(PRO)的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雄性大鼠高剂量组脑、肺、肾、肾上腺、睾丸的脏器重量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雌性大鼠高剂量组脑、肺、肾的脏器重量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的卵巢子宫的脏器重量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噻唑膦原药对雄、雌性大鼠90经口染毒剂量为20.0 mg/kg体重及以上时,对大鼠有毒性效应;90天喂养噻唑膦原药对大鼠最大无作用剂量为4 mg/kg体重。

    • 北京地区实验动物中嗜肺巴斯德杆菌的表型分析

      2014, 24(6):54-57.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6.012

      摘要 (1492) HTML (0) PDF 699.54 K (17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北京地区实验动物中的嗜肺巴斯德杆菌分离株进行表型分析,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方法 通过生化鉴定和16S rDNA测序,对306株嗜肺巴斯德杆菌可疑菌株进行鉴定。结合分离株在血琼脂平皿上的菌落特征和生化特性,组成53个特征数据谱,进行表型特征的聚类分析。 结果 306株分离株中,BD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和16S rDNA测序鉴定出嗜肺巴斯德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164/306和227/306。 227株嗜肺巴斯德杆菌真阳性的表型特征共有140种,Heyl型106种,Jawetz型23种。 结论 北京地区实验动物中嗜肺巴斯德杆菌主要为Heyl型感染,Jawetz型较少,表型特征多样,分布广泛。

    • >技术方法
    • 小鼠诺如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2014, 24(6):58-62.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6.013

      摘要 (1382) HTML (0) PDF 760.43 K (17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小鼠诺如病毒(MNV)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的检测方法。方法 将MNV-1接种RAW264.7细胞,培养36 h收集病毒培养物及未感染细胞培养物,点制抗原玻片;以107TCID50的MNV-1灌胃接种BALB/c小鼠,收集感染血清做阳性对照血清。收集人工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样品,以1:10的稀释度使用IFA法测定感染血清MNV抗体滴度。选取80份送检小鼠血清样品,以IFA和ELISA方法测定,差异样品使用Western blot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MNV-1感染RAW264.7细胞(36~48)h,细胞感染率为60%,以36 h感染细胞状态为佳;IFA法测定感染小鼠血清,小鼠感染1周后抗体水平逐渐提高,在4周时抗体滴度达到最高值,之后维持稳定,采集感染4 周的动物血清做IFA方法的阳性质控品;80份血清中,IFA法测定阳性27份,阴性53份,ELISA法测定阳性32份,阴性48份;Western blot方法对差异样品验证,其中阳性3份,阴性2份,IFA法和ELISA法检测符合率分别为96.0%和97.5%。 结论 IFA方法检测小鼠诺如病毒基本可以反应小鼠的感染情况,偶有假阴性的出现,可以选择IFA方法和ELISA方法作为初筛,差异样品用Western blot方法验证。

    • 树鼩呼肠孤病毒RT-n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2014, 24(6):63-68.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6.014

      摘要 (1351) HTML (0) PDF 870.62 K (14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树鼩呼肠孤病毒(TRV)RT-nPCR检测方法,为树鼩的质量控制提供检测方法。方法 从三批野外来源的具有感染临床症状的树鼩粪便中分离得到三株病毒,经电镜观察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为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MRV)。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MRV L1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合成巢式引物,对所分离的三株树鼩呼肠孤病毒(TRV1、TRV2、TRV3)的RNA进行RT-nPCR扩增,优化反应条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试验。应用RT-nPCR方法对25只野外来源的相同症状疑似病例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针对分离到的三株树鼩呼肠孤病毒的RNA进行RT-nPCR扩增,均得到513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培养细胞及甲肝病毒、轮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阴性对照均未扩增出条带。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可检测到的最小RNA模板浓度为0.01 pg/μL。25只树鼩粪便样本经RT-nPCR检测,有14只TRV阳性,其中死亡动物组10只,检出率为100%;存活动物组15只,检出率为27%。结论 建立的TRV RT-nPCR检测方法特异、敏感、稳定,可用于TRV的常规检测。

    • 树鼩巴尔通体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2014, 24(6):69-72.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6.015

      摘要 (1509) HTML (0) PDF 868.83 K (13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有效的树鼩巴尔通体PCR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针对NCBI公布的巴尔通体序列设计3对引物,通过对我国主要流行菌株的扩增实验来确定1对引物,并进行体系优化、特异性和敏感性测试;运用该PCR方法对60份树鼩样品进行检测,阳性样本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所建树鼩巴尔通体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良好,灵敏度较高(2.0×10-5μg/mL),60份树鼩样本中有15份阳性样本,通过序列测定证实树鼩巴尔通体感染率为25%,与扩增结果完全相符,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论 该方法的建立为树鼩巴尔通体的检测奠定了基础。

    • >管理科学
    • 广东省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2014, 24(6):73-77.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6.016

      摘要 (1837) HTML (0) PDF 703.64 K (14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阐述了广东省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的现状、取得成效、问题和对策。实验动物许可证实施10年来取得了较好成效:从单纯对实验动物质量和设施的合格证管理过渡到对实验动物质量、设施、人员队伍建设和管理软件建设等影响实验结果的4个要素的全面管理,再加上在我省实施统一试题库现场抽题考试和5个评审专家根据细化的评分标准独立打分,充分保证评审的公正性;成功推动了《广东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立法,使许可证制度的执行有了法律依据;广东省实验动物许可证发放逐年增加,行业和地区分布广泛,获证单位的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量不断增加。分析存在的5个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更好推动广东省实验动物的发展。

    • >“3R”
    • 整合CAMVA和BCOP方法检测化妆品的眼刺激性

      2014, 24(6):78-82.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06.017

      摘要 (1856) HTML (0) PDF 701.21 K (13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组合两种体外替代方法评价化妆品的眼刺激。方法 分别采用鸡胚尿囊膜血管试验(CAMVA)、牛角膜浑浊通透试验(BCOP)和Draize兔眼试验对60种化妆品进行测试,并预测眼刺激分类。结果 采用CAMVA法可以区分41种无刺激性样品和18种有刺激性样品;采用BCOP法可预测35种无刺激性、21种轻-中刺激性和4种严重刺激性样品;组合CAMVA-BCOP方法可明显提高刺激程度的区分能力,与体内实验分类一致性达98.3%。结论 组合CAMVA-BCOP的整合试验策略可用于化妆品的眼刺激评价,其预测范围可覆盖无刺激性到严重刺激性。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防诈骗提示!请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添加个人微信。编辑部所有邮箱后缀均为@cnilas.or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