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4, 24(11):1-5.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11.001
摘要:目的 观察Fah-/-小鼠对NTBC的药物依赖性,更详尽的掌握该模型的生物学特征,使该模型得以更有效的利用。 方法 Fah-/-小鼠NTBC停药后,观察小鼠体重变化、生存状态、生存时间,定期取样记录血清学和肝脏病理学变化。 结果 NTBC停药后,Fah-/-小鼠体重进行性下降,活力降低,5~7周死亡,期间伴随着ALT、AST等血清指标的升高及肝细胞严重变性及大量坏死。 结论 Fah-/-小鼠需终身服用NTBC,依赖性强,停药会出现严重肝损伤,表明该模型是研究酪氨酸血症Ⅰ型和其他肝损伤的理想模型。
刘慧芳 , 孙书芳 , 曾林 , 易思萌 , 游颖 , 马雨楠 , 范君文 , 孙兆增 , 王新
2014, 24(11):6-9.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11.002
摘要:目的 获得猕猴B病毒gB蛋白胞外区基因,并分析其表达特性。方法 利用基因合成的方法合成B病毒gB蛋白胞外区的基因片段,经BamHⅠ和NotⅠ双酶切后连接到pEGFP-N3载体。将构建的pEGFP-N3-GB合重组质粒转染到293细胞。提取蛋白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并利用激光共聚焦分析在细胞内的表达定位。 结果 pEGFP-N3-GB合重组质粒能在293细胞内正常表达, 并且在细胞膜上表达。 结论 利用真核表达系统,可以产生B病毒gB蛋白的特异性抗原重组蛋白,且在细胞膜上表达。
甘艺 , 赵彦斌 , 陈福军 , 孙兆增 , 胡仲明 , 刘冰 , 杨焕民 , 曾林
2014, 24(11):10-14.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11.003
摘要:目的 构建最有效的慢病毒介导RNAi干扰序列,未来将应用于比格犬ERβ419的未知生物学功能的探索。方法 模拟比格犬ERβ419靶细胞筛选针对目的基因mRNA设计的最佳干扰序列实验,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筛选最佳沉默表达载体序列。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ERβ419-shRNA1(P<0.01)和ERβ419-shRNA3(P<0.01)的差异表达极显著,Western Blot结果与qRT-PCR结果一致,ERβ419-shRNA3的干扰效果最佳。结论 ERβ419-shRNA3最有效地抑制了目的基因的表达,未来将应用于探索比格犬ERβ419未知生物学功能对比格犬生殖系统影响的研究,并进而预防和治疗比格犬繁殖机能障碍性疾病。
钟睿 , 甘艺 , 任秀梅 , 许琴 , 赵彦斌 , 刘冰 , 孙兆增 , 朱宇旌 , 栾新红 , 胡仲明 , 张勇 , 曾林
2014, 24(11):15-19.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11.004
摘要:目的 对比格犬发情期与间情期ERβ基因在性腺组织器官的变化状况进行荧光定量,明确ERβ基因在发情期与间情期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上的表达量差异情况,为深入研究比格犬发情机制提供基础。方法 作为调控生殖的关键基因,ERβ基因位于比格犬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上,因此分别取处于发情期和间情期的比格犬,提取下丘脑、垂体、卵巢和子宫的RNA,反转录后对ERβ基因mRNA的表达量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间情期比格犬卵巢、子宫、垂体、下丘脑内ERβ基因mRNA的表达量分别是发情期比格犬卵巢、子宫、垂体、下丘脑内ERβ基因mRNA表达量的0.35倍、0.17倍、0.44倍、0.43倍。结论 ERβ基因在处于发情期的比格犬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内表达量均上调。
2014, 24(11):20-26.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11.005
摘要:目的 鉴定猴B病毒囊膜蛋白gD的抗原表位。 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猴B病毒囊膜蛋白gD的二级结构、亲水性、表面可及性、抗原性指数以及柔韧性,得到可能的表位肽段;再利用合成肽与B病毒阳性血清进行ELISA验证,评价表位肽段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结果 在gD蛋白上预测得到7个表位肽段;ELISA测定结果显示,4个肽段(序列分别为46LPPLEQKTD54、106RGAPEATRSDA116、291PELAPEERGTSRTPGD306和361AVYLVRRRGR370)可与B病毒阳性血清发生免疫学反应,敏感性在40%~70%之间。结论 B病毒gD蛋白上至少存在4个线性化表位。
2014, 24(11):27-32.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11.006
摘要:目的 为了找到并克隆出影响长爪沙鼠不同willis血管类型表达的基因,建立包含各种血管类型的全基因组文库。 方法 选取清洁级长爪沙鼠96只,解剖后剥离不同willis血管类型,分别提取DNA后混合。选用Copy Control Fosmid Library Kit和pCC1FOS载体构建文库,并对文库进拷贝数、重组片段长度及重组率进行鉴定。 结果 成功建立了长爪沙鼠不同willis血管类型的全基因组文库,文库容量为1700个拷贝数,插入重组片段长度约为36 kb,重组率为93%。 结论 建立了不同willis血管类型的长爪沙鼠全基因组文库,为后续基因克隆及筛选等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许琴 , 董翔 , 李建瑛 , 许永华 , 任秀梅 , 赵彦斌 , 白杰英 , 孙兆增 , 曾林 , 胡仲明
2014, 24(11):33-40.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11.007
摘要:目的 在比格犬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上筛查雌激素受体β的剪接异构体。方法 针对ERβ mRNA CDS序列的八个外显子,两两外显子依次组合设计引物,运用PCR法,以比格犬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组织cDNA为模板扩增相应序列,测序后在NCBI网站比对,确定是目的基因后,用DNAMAN软件比对分析及手工校对,获得ERβ的剪接异构体。结果 获得到了比格犬ERβ的四个剪接异构体,分别是第4外显子完整缺失的ERβ剪接异构体(缺失300 bp),部分第4与部分第5外显子组合缺失的两个组合型缺失的ERβ剪接异构体(各缺失334 bp,265 bp),以及第七外显子完整缺失的ERβ剪接异构体(缺失181 bp)。第4外显子完整缺失的剪接异构体和第7外显子完整缺失的剪接异构体获得了全长编码序列,另两个剪接异构体为部分编码序列。结论 研究获得了比格犬ERβ的四个剪接异构体,为后续研究其在比格犬生殖调控中的作用机制打下了基础。
李瑞生 , 李晓娟 , 汤紫荣 , 姜棋予 , 李蓓 , 侯俊
2014, 24(11):41-44.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11.008
摘要:目的 探讨BALB/c突变卷毛小鼠的血液学指标与正常BALB/c小鼠之间是否存在突变差异。方法 选择6周龄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和正常BALB/c小鼠各20只(雌雄各半),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8项血液常规指标;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15项血清电解质及生化指标,并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BALB/c突变卷毛小鼠的白细胞、平均血细胞容积、血小板计数和平均血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的性别及组间结果与正常小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BALB/c突变卷毛小鼠Na+、K+和Cl-的性别及组间结果与正常小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BALB/c突变卷毛小鼠丙氨酸转氨酶、葡萄糖和甘油三酯的性别和组间结果与正常小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BALB/c突变卷毛小鼠和正常BALB/c小鼠的部分血液学指标存在明显差异,这为今后研究和应用BALB/c突变卷毛小鼠模型提供了理论参考。
2014, 24(11):45-48.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11.009
摘要:目的 将黑线仓鼠及其白化突变系肌张力异常蛋白变体X1基因编码区进行序列比对分析,试揭示黑线仓鼠及其白化突变系肌张力异常蛋白变体X1基因编码区之间是否存在变异。方法 根据小鼠与大鼠的同种型肌张力异常蛋白变体X1段基因设计6对引物,采用RT-PCR的方法,从黑线仓鼠及其白化系皮肤中扩增得到cDNA 基因,并对其二者进行克隆测序。结果 将由RT-PCR方法获得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后可知,二者编码区共有17处差异,氨基酸差异共24处,但无关键核酸蛋白出现变异现象。结论 黑线仓鼠白化突变系白化性状产生,并不是由肌张力异常蛋白变体X1的这段基因编码区突变造成的,其白化性状产生的机制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014, 24(11):49-52.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11.010
摘要:目的 通过新西兰兔股骨穿刺验证可降解网状微孔球囊的防渗漏性能。方法 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穿刺新西兰兔左下肢近股骨端,建立通道后引入骨钻,建立骨折模型,植入可降解网状微孔球囊和/或骨水泥。观察并记录手术过程中每只新西兰兔的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骨水泥发生溃散和出现呼吸急促的例数与组别。结果 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骨水泥注入过程顺利,球囊组术中呼吸平稳,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改变;CPC组血氧饱和度在水泥灌注中和灌注后分别为81.63±32.02、83.42±32.26,与灌注前的96.67±1.7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死亡3例、呼吸急促5例,说明直接灌注骨水泥导致肺栓塞的可能性较大。结论 进一步证实可降解网状微孔球囊对CPC的防渗漏和溃散的的效果明显,符合设计要求。
2014, 24(11):53-56.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11.011
摘要:目的 对比三种固定液对大、小鼠肠道组织石蜡切片质量的影响,优选大、小鼠肠道组织切片固定液。方法 选择三种常用的固定液: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Bouin's固定液,改良Davidson's固定液,对SD大鼠和KM小鼠小肠组织进行固定,常规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对比观察其染色效果。结果 三种固定液对大、小鼠肠道组织石蜡切片质量存在影响,单纯福尔马林固定的切片存在肠粘膜上皮脱落、坏死的假象;Bouin's固定液和改良Davidson's固定液则可避免这一假象的出现,而且切片结构更精细、清晰,但是,HE染色的色彩不如单纯福尔马林固定液的鲜艳。结论 Bouin's固定液和改良Davidson's固定液固定的大、小鼠肠道组织的石蜡切片质量优于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
胡文娟 , 梁磊 , 尤金炜 , 方天 , 刘彪 , 陈莉 , 贾春梅 , 许龙祥 , 恽时锋
2014, 24(11):57-60.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11.012
摘要:目的 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FP)裸鼠结肠癌肿瘤模型,并与普通裸鼠结肠癌肿瘤模型进行比较,观察其在肿瘤形态学、生物学特性及病理学之间的差异。方法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KM12SM人结肠癌细胞分别接种于10只GFP裸鼠和10只裸鼠的右侧腋窝皮下,观察成瘤时间,肿瘤体积及病理形态等情况。结果 GFP裸鼠平均成瘤时间约为4~5 d,裸鼠约为6~8 d;接种第20天,裸鼠组测得体积约为(3463.43±341.39)mm3,GFP裸鼠组肿瘤体积约为(4923.46±521.72)mm3, 存在显著差异。镜下见肿瘤细胞生长活跃,大小较为均匀,部分区域可见腺腔形成。结论 经比较研究,GFP裸鼠在结肠癌肿瘤模型的成瘤时间,肿瘤质量等方面较裸鼠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为结肠癌转移的机制探讨和诊断治疗研究提供更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2014, 24(11):61-66.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11.013
摘要:所有的生物体都存在着调节自身生命活动的生物钟,而使得生命体的各种活动得以有规律的进行。例如,机体内的许多生理活动过程(睡眠-觉醒循环、温度、心率、血压、内分泌、肾脏的活动、肝脏的代谢活动)都受到昼夜节律的调节,即都在昼夜节律起搏器的控制之下。体外培养的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生理活动同样具有生物节律特征。本文对体外培养细胞生物钟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分析了神经元和外周组织细胞生物钟的分子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全面阐释生物钟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2014, 24(11):67-71.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11.014
摘要: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具有调节血糖浓度、促进合成代谢、调节细胞分化和生长发育的一种激素。胰岛素或者胰岛β细胞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将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胰岛β细胞发育过程中有许多转录因子的参与,它们在胚胎β细胞的分化、发育、成熟以及正常功能维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 探讨这些转录因子在胰岛β细胞发育中所起的作用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郑和平 , 温福利 , 马雷 , 张诗兰 , 蔡伟兴 , 张发惠
2014, 24(11):72-74.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4.011.015
摘要:目的 建立系统的实验动物标本陈列室,为实验动物学教学及科研提供共享平台。方法 ①140只常规实验后待处死的动物,采用血管灌注、煮沸剥离、动物剥制、大体解剖等技术,制作骨骼标本、铸型标本、皮张标本、解剖标本;②归类陈列;③动物标本数字化。结果 ①制作标本280件,建立实验动物标本陈列室;②采集图像883幅,建立数字化标本库。结论 实验动物标本陈列室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场所,它能寄深以浅,形象生动、方便快捷的服务于科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