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23卷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大鼠物体识别实验装置的研制

      2013, 23(8).

      摘要 (1302) HTML (0) PDF 0.00 Byte (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 目的 研制一种可靠、稳定的用于检测大鼠识别记忆的行为学装置。方法 结合机械工程和实验动物行为学技术研制能够模拟自然环境、封闭的大鼠物体识别实验装置,并用正常大鼠进行物体识别实验对其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 大鼠在封闭装置和传统敞口装置中对新奇物体探索时间都显著大于对熟悉物体探索时间(P<0.01, P<0.05),并且封闭装置中大鼠的相对辨别指数明显大于0(P<0.01);大鼠在封闭装置中测试期探索总时间、绝对辨别指数与传统敞口装置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相对辨别指数无差异。 两种常用体重大鼠在新装置中对新奇物体探索时间显著大于对熟悉物体探索时间(P<0.01),相对辨别指数也都大于0(P<0.01,P<0.05),并且两组的相对辨别指数无差异。结论 大鼠在新装置中能够辨别出熟悉物体,表现出正常的记忆能力,并且探索水平优于敞口装置组。新研制的大鼠物体识别实验装置和传统敞口装置一样都能够用于检测大鼠的识别记忆能力,并能模拟自然环境、避免外界干扰。

    • 半乳糖凝集素( Galectin )与HIV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3, 23(8).

      摘要 (1565) HTML (0) PDF 0.00 Byte (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是动物凝集素家族中的一员,对β-半乳糖具有特殊的亲和力,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体内,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影响细胞黏附、细胞迁移、细胞生长和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近来,研究者发现其与HIV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Galectin家族的某些成员能够促进HIV的感染,某些成员可以调节HIV感染细胞的凋亡敏感性。本文就半乳糖凝集素与HIV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E2F1基因敲除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减少

      2013, 23(8).

      摘要 (1310) HTML (0) PDF 0.00 Byte (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转录因子E2F1基因敲除对造血干、祖细胞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抗体标记E2F1基因敲除及同窝野生对照小鼠的外周血、脾脏、骨髓等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与野生型小鼠相比,E2F1基因敲除小鼠的外周血、骨髓细胞均有改变,脾脏细胞未见明显变化,骨髓前体B细胞、髓系祖细胞、造血干细胞等均有显著变化。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减少,G1期造血干细胞减少。 结论 E2F1基因敲除可使小鼠造血干、祖细胞减少。

    • Beclin1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3, 23(8).

      摘要 (1216) HTML (0) PDF 0.00 Byte (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Beclin1是酵母自噬基因Atg6/Vps30的同系物,也是哺乳动物参与自噬的特异性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通过介绍Beclin1的基本结构、相关作用蛋白及其相关自噬机制,总结了Beclin1与自噬、凋亡及其肿瘤的关系,并探讨其在肿瘤治疗领域中的潜能。

    • 融合蛋白XE-TNFαm2对SIV的抑制作用

      2013, 23(8).

      摘要 (1616) HTML (0) PDF 0.00 Byte (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 目的 检测XE-TNFαm2靶向融合蛋白作为新型生物性药物抑制SIV病毒感染CEMx-174细胞的作用。方法XE-TNFαm2、SIV和CEMx -174细胞共同培养,在培养的第5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P27抗原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流式细胞仪测试SIV阳性细胞,应用PE-Annexin V凋亡检测试剂盒测试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结果XE-TNFαm2 在细胞安全最大药物浓度50μg/mL时,对SIV病毒抑制率为40%。细胞早期凋亡率在XE-TNFαm2浓度6.25μg/mL时为37.1%。结论 融合蛋白XE-TNFαm2对SIV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部分作用推测是因通过诱导感染细胞产生凋亡导致病毒死亡。

    • NF-κB信号通路与胰岛素抵抗

      2013, 23(8).

      摘要 (4129) HTML (0) PDF 0.00 Byte (18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NF-κB的信号通路与胰岛素抵抗发生发展的机制NF-κB的信号通路密切相关。NF-κB及其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在机体的不同部位会通过不同途径间接或直接的影响胰岛素信号的传导从而引发胰岛素抵抗的产生。本文通过阐述NF-κB信号通路分别在肝脏、骨骼肌及脂肪中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进一步说明NF-κB信号通路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

    • CAR菌TaqMan MGB探针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2013, 23(8).

      摘要 (1456) HTML (0) PDF 0.00 Byte (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特异、敏感、快速检测CAR菌的TaqMan 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 针对CAR菌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验证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对2008~2012年期间采集的1344份临床标本中的CAR菌进行检测,同时进行普通PCR检测作为对照。结果 CAR菌TaqMan 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高度特异性,与肺炎支原体、侵肺巴斯德菌、支气管鲍特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链球菌间无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达2.7拷贝。标准曲线显示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斜率为-3.22,TaqMan 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效率为104.432%。对1344份标本进行检测,结果TaqMan 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检出510份CAR菌阳性样本。TaqMan MGB探针荧光定量PCR能够直接从标本中检出CAR菌DNA,检测时间仅为40分钟。结论 TaqMan 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可靠、特异、敏感的特点,适用于CAR菌的快速检测。

    • 宫内节育器避孕大鼠模型无创法与开腹法建模腹腔冲洗液TNF-α、TGF-β、ICAM-1变化的研究

      2013, 23(8).

      摘要 (1338) HTML (0) PDF 0.00 Byte (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避孕大鼠模型无创法(经阴道—宫颈途径)与开腹法建模腹腔冲洗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变化,初步评价成模效果。方法 选择已生育SD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无创组、开腹组、无创假手术组、开腹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无创组、开腹组分别采用无创法(经阴道—宫颈)和开腹法(经腹腔—子宫)置入单侧宫腔含铜IUD,假手术组置入IUD后立即取出,造模后第16天,检测各组大鼠腹腔冲洗液TNF-α、TGF-β、ICAM-1浓度,并观察子宫内膜病理学改变。结果 无创组、开腹组TNF-α浓度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开腹组TNF-α浓度较无创组明显升高(P<0.01),开腹假手术组TNF-α浓度较无创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无创组TGF-β浓度较空白对照组略有升高(P>0.05),开腹组TGF-β浓度较无创组明显升高(P<0.01),开腹假手术组TGF-β浓度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各组ICAM-1浓度较空白对照组均略有升高(P>0.05);无创组、开腹组子宫内膜均存在上皮缺损,炎细胞浸润、充血水肿伴增生,血管腔扩大并散在血栓,开腹组IUD置入侧的病理损伤更为明显。结论 模拟临床IUD放置的无创式造模法,较之传统的开腹法,能够明显降低IUD避孕大鼠模型非造模目的的腹腔干扰因素刺激,可能更能反映临床IUD避孕过程。

    • 热量限制对C57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2013, 23(8).

      摘要 (1526) HTML (0) PDF 0.00 Byte (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热量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CR)对小鼠体质量、血糖和血清胆固醇的影响。 方法 雄性C57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高能量组、低能量组,每组10只,每2周测体质量和血糖,喂养6个月后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 结果 高能量组小鼠体质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P<0.01),低能量组小鼠体质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高能量组小鼠血糖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P<0.01),低能量组小鼠血糖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高能量组血清总胆固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 结论 热量限制能明显降低小鼠体质量和血糖,高能量饮食明显增高小鼠体质量、血糖和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热量限制能够改善C57小鼠的糖脂代谢。

    • 卵巢miRNA的表达与功能研究进展

      2013, 23(8).

      摘要 (1099) HTML (0) PDF 0.00 Byte (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MicroRNAs(miRNA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小的非编码RNA,主要通过转录后调控基因表达。miRNAs在一些肿瘤,如结直肠、前列腺、人卵巢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功能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miRNA在卵巢中的表达特点及可能的功能。

    • 远程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MIP-1α表达的影响

      2013, 23(8).

      摘要 (1350) HTML (0) PDF 0.00 Byte (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远程缺血后适应(Remote Ischemia Postconditioning, RIPost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MIP-1α)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RIPostC对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77只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280-310g)随机分为7组,每组11只:(1)假手术组(S);(2)8 h对照组(I8);(3)RIPostC 8 h组(R8);(4)24 h对照组(I24);(5)RIPostC 24 h组(R24);(6)72 h对照组(I72);(7)RIPostC 72 h组(R72)。远程缺血后适应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在大鼠脑缺血即刻夹闭双侧股动脉10分钟,放开10分钟,如此共进行三个循环。分别应用荧光定量RT-PCR、免疫印迹法及免疫荧光法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8 h、24 h和72 h时MIP-1α 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 (1)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与S组相比,I组及R组大鼠缺血后MIP-1αmRNA的表达均有所增加,其中I8 h、R8 h和R24 h组MIP-1α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2)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S组比较,I组及R组大鼠缺血后MIP-1α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有所增加,其中I24 h和I72 h组MIP-1α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与I组比较,R24 h和R72 h组MIP-1α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其中R72 h组下降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IP-1α的变化趋势同Western Blot结果相同。结论MIP-1α参与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而远程缺血后适应可能通过减轻炎症反应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 改良鸡胚尿囊膜肿瘤实验动物模型及其生物学行为观察

      2013, 23(8).

      摘要 (2123) HTML (0) PDF 0.00 Byte (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利用鸡胚尿囊膜建立人移植瘤模型并观察其生物学行为和组织学形态已有报道。但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通过改良的方法,获得简单,快捷,可重复的动物模型。方法 将人胶质瘤SWO-38细胞滴加到鸡胚尿囊膜上,观察影响鸡胚的存活和成瘤的可能因素、移植瘤的生长特性和形态学特征。 结果 利用改良的方法成功建立胶质瘤鸡胚尿囊膜的模型;肿瘤组织能够诱导血管生成,镜下形态符合恶性胶质瘤的形态学特征。结论 该模型简单,快捷,易于建立。便于观察肿瘤组织的生物学行为,可用于抗肿瘤的药物筛选。

    • 动物实验管理系统的特点分析

      2013, 23(8).

      摘要 (1158) HTML (0) PDF 0.00 Byte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现代办公方式的改变,信息化,无纸化办公成为一种趋势,相应的管理平台、管理系统也随之应运而生。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动物实验管理系统具体功能的叙述,讨论网络化,平台化办公方式的优势。

    • 浙江省实验动物行政许可现状

      2013, 23(8).

      摘要 (1323) HTML (0) PDF 0.00 Byte (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浙江省自2002年开始实施实验动物行政许可,本文在对我省近几年实验动物行政许可的情况进行统计总结的基础上,分析我省实验动物行政许可的特点,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实验动物发展的建议。

    • 关节腔内注射高乌甲素对兔膝骨性关节炎的影响

      2013, 23(8).

      摘要 (1403) HTML (0) PDF 0.00 Byte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高乌甲素对Hulth法复制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中软骨的结构变化及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42只新西兰兔用Hulth手术法复制骨关节炎模型,4周后随机处死6只动物取材光镜下观察,造模成功后将其余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模型组,治疗组以0.5ml?kg-1体重关节腔内注射高乌甲素,每周一次,共4周。模型组给予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给药后的第4、6、8周分别在2组随机处死6只动物,取股骨髁软骨做石蜡切片行HE染色、观察软骨细胞形态,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IL-1β、关节液MMP-2浓度。结果:相比于模型组,Mankin’s分数第6周明显降低(p<0.01),第8周显著降低(P <0.001)。关节液MMP-2浓度第4周明显降低(P <0.05),第6周显著降低(P <0.01)。结论:高乌甲素具有降低关节液MMP-2含量以及促进关节软骨结构修复的作用。

    • Wistar 大鼠的自发性非肿瘤病变及其发生率

      2013, 23(8).

      摘要 (1605) HTML (0) PDF 0.00 Byte (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了解Wistar大鼠的各种自发性非肿瘤病变及其发生率。 方法 慢性毒性与致癌合并试验中的对照组,采用4周龄SPF级Wistar大鼠,雌、雄性大鼠各60只,试验前观察1周,常规饲料喂饲104周后处死,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分析和报告了Wistar大鼠的各种自发性非肿瘤病变及其发生率。雄性大鼠发生率高的病变主要为肾脏、心脏、肝脏和睾丸等脏器病变;雌性大鼠发生率高的病变主要为肝脏、肾上腺和肾脏等脏器病变。结论 本文报告的Wistar大鼠的各种自发性非肿瘤病变及其发生率可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 利用TALENs技术制备瘦素基因敲除大鼠的研究

      2013, 23(8).

      摘要 (1500) HTML (0) PDF 0.00 Byte (1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瘦素(Leptin)是一种调节机体摄食和能量代谢的细胞因子,也参与神经细胞发育、免疫、糖脂代谢等,由于大鼠在代谢和神经研究等方面的优点,研制Leptin基因敲除大鼠(Leptin-/-),为这几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模型。方法:利用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因子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s, TALENs)技术,制备Leptin-/-大鼠。利用称量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体重变化,利用磁共振成像观测大鼠脂肪积累及分布,利用病理学方法观察胰腺的病理变化,并进行血生化、腹腔糖耐受实验及葡萄糖刺激下的血清胰岛素含量测定。结果:获得一个在Leptin基因编码区418- 425位有8个碱基缺失的首建鼠,由于产生了TGA终止密码子,使该蛋白C末端缺失了28个氨基酸。Leptin-/-大鼠从5周龄开始出现显著的体重增加,到4月龄时体重比野生SD大鼠(Leptin / )增加了52%。2月龄MRI结果显示Leptin-/-大鼠与leptin / 大鼠相比,在腹腔和皮下均有更多的脂肪积累,同时病理观察也发现Leptin-/-大鼠胰腺中胰岛细胞显著增生。4月龄时,Leptin-/-大鼠的血清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分别是Leptin / 大鼠的8.4倍和1.8倍,同时出现了明显的糖耐受受损和高胰岛素血症。结论: 利用TALENs技术成功建立了瘦素基因敲除大鼠,并表现出明显的肥胖、高胰岛素血、高脂血和糖代谢异常。结果表明:该敲除大鼠可作为代谢、神经、免疫等研究的潜在模型。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防诈骗提示!请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添加个人微信。编辑部所有邮箱后缀均为@cnilas.or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