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08(6):1-5.
摘要:目的透过对中药复方BBYNG与西药双磷酸盐OSTAC的动物实验研究,观察中药治疗骨转移的疗效。方法参照文献建立高发骨转移的小鼠乳腺癌动物模型后,分别对不同组别的荷瘤小鼠灌喂相当于临床病人服用剂量的BBYNG或OSTAC,对比观察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活动状态、生存时间、骨转移及骨破坏的程度等。结果BBYNG可减慢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但不能显著缩小肿瘤的体积;可减轻肿瘤骨转移引起的活动障碍和骨破坏,延长生存时间。此结果与作者已进行的临床观察结果相似。结论BBYNG有减轻动物模型肿瘤引起的骨转移和骨破坏、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时间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及开展用于预防肿瘤骨转移的探讨,并深化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赵锦 , 太田伸生 , 铃木高史 , 铃木光子 , 薮义贞 , 大岛茂 , 羽藤真理子 , 张仁利
2008(6):5-9.
摘要:目的体外表达锥虫早老素蛋白亲水区肽段,以制备抗血清用于功能研究。方法根据锥虫早老素蛋白二级结构特性,设计引物分别扩增N端及C端片段的亲水区肽段基因,装入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表达,并通过变性纯化方法获得足够量表达蛋白,制备兔抗血清。结果成功扩增并克隆锥虫早老素蛋白亲水区片段L2及L7.并分别采用变性磁珠法和变性树脂法进行大量蛋白产物纯化,浓缩纯化产物制备兔抗血清经Westem blot杂交验证,出现目的蛋白大小阳性条带。结论成功表达锥虫早老素蛋推测N端及C端亲水肽段,并成功制备抗血清.可用于锥虫早老素蛋白功能分析。
谢忠忱 , 黄广勇 , 尹明 , 苟鹏 , 贾琳 , 黄丽洁 , 陈华
2008(6):9-12.
摘要:目的通过实施冠状动脉内皮损伤术,加速小型猪在高胆固醇饮食条件下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建立小型猪定位冠状动脉硬化技术,为心血管疾病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8头五指山小型猪进行冠状动脉内皮损伤术,术前饲喂3.0%高胆固醇饲料20—25d,在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进行球囊扩张,压力为6—10atm,扩张次数3次。结果除1头小型猪,在经过扩张压力10个大气压,扩张3次手术后存活外,其余小型猪在术后6—24h内死亡。结论五指山小型猪冠状动脉扩张后,极易出现室颤,推测该品种小型猪对这种手术的耐受力较差。
2008(6):16-20.
摘要:
2008(6):20-24.
摘要: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特异及检测结果易判断的PCR方法,并应用于大规模猕猴种群的弓形虫常规检测中。同时比较巢式PCR和单一PCR的一致性。方法根据弓形虫保守基因p30(SAG1)设计了内、外两对进行巢式PCR扩增以及B1基因设计一对引物进行单一PCR扩增,将DNA样本进行10倍倍比稀释,以检测巢式PCR反应的灵敏度;并对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自繁猕猴共150只进行了弓形虫检测。结果巢式PCR检测法检测限度可达10^-3ng/uL,而且方法特异。两种PCR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其中巢式PCR检测阳性率(10%)稍高于单一PCR检测阳性率(8.67%)。结论巢式PCR和一次PCR方法都可应用于猕猴弓形虫的常规检测中,并提示巢式PCR比单一PCR更敏感、检出率更高。
张春斌 , 谈西满 , 刘东璞 , 胡玉红 , 张玉萍 , 刘爽 , 常春艳 , 卢北燕 , 罗佳滨
2008(6):25-29.
摘要:目的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大鼠动物模型,为阐明内异位症发病机理以及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取性成熟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0只,通过手术将大鼠自体子宫组织移植到子宫旁韧带上,建立诱发型内异症大鼠动物模型。术后8周,再次剖腹观察异位组织的存活情况、病灶大小、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以及病理学变化。结果25只大鼠有明显的异位病灶。所有病灶都与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病灶外观呈囊泡状。光镜观察见大部分异位子宫内膜形态和结构与在位子宫内膜基本相同,但内膜细胞、间质细胞、腺体,与在位内膜相比较少。少数病灶只有上皮组织或只有问质组织。结论自体子宫移植法可成功建立内异症大鼠模型。
2008(6):28-31.
摘要:目的建立猪自体左肺模拟原位移植模型,研究缺血,再灌注对移植肺功能的可能影响。方法健康猪21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游离左肺门(对照组)、缺血3h(缺血组)和缺血3h再灌注3h(IR组)后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氧合功能(a/Aratio)、肺血管阻力(PVR)及肺顺应性值和左肺含水量。结果全部动物术后均存活,PaO2、a/Aratio、PVR及肺顺应性值和左肺含水量,IR组与对照组和缺血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间PaCO2无明显差别。结论该方法的建立为研究IR对移植肺的损伤机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2008(6):35-39.
摘要:目的联合运用阳离子多聚物PEI和方波电穿孔两种不同机制的转染手段,以期克服精子难转染的问题。方法采用FITC标记的线性阳离子多聚物JetPEI-FluoF与适量的质粒pCX-EGFP形成复合物作为转染示踪物质进行转染,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复合物在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单纯使用PEI转染相比较,联合使用组虽然精子活力和活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无论胞质还是胞核荧光物质的携带量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实现了对精子的核内转染。结论本实验为我们以后开展大动物精子载体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模式。
朱向东 , 李晓娟 , 杜小燕 , 王迎 , 路静 , 陈振文
2008(6):39-43.
摘要:目的探索野生与人工驯养的长爪沙鼠群体遗传状况。方法采用12个微卫星引物,对银川与呼和浩特地区捕获的野生长爪沙鼠群体和首都医科大学人工驯养20余年的长爪沙鼠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2个微卫星位点中有等位基因29个,3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4167、2.2500、2.250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7505、1.7195、1.6968;有11个微卫星位点呈现多态,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91.67%、83.33%、83.33%,香隆指数分别为0.6239、0.5962、0.5591;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5231、0.5051、0.4825,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008、0.3882、0.3655;银川和首医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1033;呼和浩特和首医群体之间的距离最小,为0.0592。结论3个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3个群体之间及与总体之间的遗传结构差异无显著性(P〉0.05)。
2008(6):44-47.
摘要: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CCI神经病理痛模型,取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为假手术组,Ⅲ组为CCI+川芎嗪治疗组,Ⅲ组在术后第1天开始腹腔注射100 mg/kg川芎嗪注射液,Ⅳ组为CCI手术组。分别于术前(0 d)及术后1、3、5、7、91、1、14 d以von Frey细丝法和热辐射法测定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观察CCI大鼠神经病理痛的行为学变化。结果术后14 d,Ⅳ组和I、Ⅱ、Ⅲ组相比较,大鼠后爪的机械和热痛敏阈值明显降低(P〈0.01);I、Ⅱ、Ⅲ组之间相比,大鼠后爪的机械和热痛敏阈值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川芎嗪可以缓解CCI大鼠的慢性神经病理痛行为学表现。
2008(6):48-51.
摘要:目的用包埋前原位尾端标记技术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小鼠淋巴结生发中心早期凋亡细胞。方法用GA,PA,PLP分别固定淋巴组织,将其分别切成50μm切片,TUNEL染色,制成1μm切片光镜确认,着色部位制成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进行比较观察。结果GA固定的组织中细胞核的TUNEL染色,虽然表面清晰可见,但对组织渗透性较差;PA固定的组织清晰度稍差,但渗透性最好,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效果满意,PLP固定染色效果差,在细胞凋亡的早期,用PA染色时凋亡的细胞核内,可见尚未出现凋亡的生发中心细胞核形态学改变以及核染色质浓缩的核。结论以PA固定的组织,用包埋前技术、TUNEL染色的方法具有简便,染色清晰,易分辨,特异性强的特点,且未见标本损坏现象。
2008(6):51-54.
摘要:目的寻找方便、快捷、准确的实验动物环境中氨浓度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对《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GB14925-2001)中规定的纳氏试剂比色法和近年国内引进的Ammonia meter法两种检测室内的氨气浓度的方法比较研究。结果纳氏试剂比色法和Ammonia meter法检测结果存在差异显著性。结论在现阶段Ammonia meter法代替传统的纳氏试剂比色法的条件尚不成熟。同时,对实验采用方法进行说明。建议现行标准的吸收液浓度由0.5 mol/L修改为0.05 mol/L,吸收波长由500 nm修改为420 nm。
王洪 , 岳秉飞 , 刘双环 , 马丽颖 , 贺争鸣 , 邢瑞昌
2008(6):54-59.
摘要:目的比较随即扩增多态性方法(RAPD)、微卫星方法(STR)与生化标记方法对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检测的差异,为近交系动物遗传质量控制提供一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提取近交系小鼠BALB/c基因组DNA,用6条RAPD引物和20对STR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用生化标记法检测13个位点。结果在6条RAPD引物中,引物2(p2)、引物3(p3)、引物5(p5)和引物6(p6)这四条引物扩增的条带出现差异,表现为不同的RAPD图谱;在20对STR引物中,引物2、4、10和11,这四对引物扩增的条带出现差异,表现为不同的STR图谱;13个生化标记位点中,过氧化氢酶-2(Ce-2)等6个生化位点发现杂合基因。结论RAPD和STR可用于验证生化标记方法的实验结果,并用于保证近交系动物的遗传质量。
2008(6):60-63.
摘要:目的探讨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简便方法。方法麻醉后,用大镊子固定暴露牙龈,再用眼科弯剪对两侧牙齿周围牙龈划割剥离,每天喂10%的白砂糖水和白砂糖水浸泡的软饲料。结果两周后出现牙周袋,三周后动物蜷曲少动,牙周袋加深,牙周袋有食物残渣,触之易出血,牙槽骨呈弹坑状吸收至根尖,并且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改变。白细胞数量增加,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增加为主。结论此方法简便易行,便于普及,实验周期短,2~3周即可形成典型牙周炎,并可见牙周袋形成,模型稳定,个体差异小,值得推广。
2008(6):63-65.
摘要:目的寻找一种较好的成年大鼠气管插管方法;方法对比明视经口气管内插管法与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法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明视经口气管内插管法的成功率为100%,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法的成功率为87%。插管后并发症明显低于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法。结论明视经口气管内插管法优于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法,值得推广应用。
2008(6):65-69.
摘要: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机体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内尿酸增高而引起尿酸盐在组织沉积的疾病,本文简要介绍大鼠尿酸钠结晶急性足跖肿胀模型、大鼠尿酸钠结晶急性痛风性踝关节炎模型、小鼠与大鼠尿酸钠结晶皮下气囊法急性痛风性滑膜炎模型和家兔尿酸钠结晶急性膝关节炎模型的制作方法进展。将有益于抗痛风性关节炎药物研究时的更多选择应用。
2008(6):70-72.
摘要:随着全球对动物福利的关注,各种传统急性毒性试验的替代方法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上下法作为OECD修订发布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之一,是传统急性毒性试验的一个替代方法,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方法的发展历程和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评价了上下法与传统方法及其他替代方法相比的优缺点,并综述了近年来该方法在国内外的应用进展。
2008(6):73-75.
摘要:目的采用腹部套管法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并分析该方法优劣,为器官移植研究提供合适的动物模型。方法SD大鼠60只,参照Baxter的报道进行同种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成功制作了该模型并总结了经验。结果共实施手术30例,成功27例,成功率90%;移植心存活30 d以上。结论新型的大鼠心脏移植模型简单易行,成功率高,适合用于器官移植研究,值得推广应用。
2008(6):76-78.
摘要:采用光电传感信号、步进马达抽送液系统5、1系列单片微机控制和记忆系统,研制一种用于检测微容量变化的仪器,用于药理实验中对动物肢体容积变化进行测定。经10例小鼠实验证明,效果良好,该仪器为测定动物肢体容积变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先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