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不同月龄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免疫器官的组织形态学

      2008(12).

      摘要 (20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不同月龄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免疫器官组织特点进行观察,为其用于建立人类免疫相关疾病模型提供基础形态学资料。方法2、4和12月龄小型猪免疫器官被分别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4月龄前,胸腺内胸腺细胞和胸腺小体的数量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12月龄时,胸腺细胞数量有所减少,排列比较疏松,胸腺小体的数量和体积基本没有变化;2月龄时胸腺小体周围可见许多大小不同的空泡状细胞和细胞碎片。4月龄前,脾白髓动脉周围组织淋巴鞘和脾小结在也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增大,但12月龄时有所减少并维持在一定水平,其变化与大鼠和鸡的基本一致。2月龄淋巴结皮质靠内,髓质靠外,4月龄两者分界不明显,12月龄淋巴小结较大,淋巴细胞排列疏松,髓质内淋巴细胞较少,毛细血管增多。结论从整体结构上观察,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免疫器官的组织学结构与人和其它哺乳动物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 雌二醇和孕酮诱导猪子宫内膜上皮细胞OPN的表达状况

      2008(12).

      摘要 (144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雌二醇和孕酮对猪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内的骨桥蛋白基因作用效果.方法 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了猪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OPN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添加终浓度为1 μmol/L、0.1 μmol/L、0.01 μmol/L雌二醇和0.1 μmol/L、0.01 μmol/L、0.001 μmol/L孕酮作用24 h和48 h后,OPN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猪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在非孕期转录OPN mRNA,表达70×103和45×103的OPN蛋白;添加雌二醇24 h后,OPN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了50%~53%(P<0.05),48 h后降低了12%~25%(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添加孕酮后,OPN mRNA的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雌二醇抑制了OPN的表达,推测孕酮本身对OPN的表达不起作用.

    • 小鼠酪氨酸酶siRNA的体外有效性实验研究

      2008(12).

      摘要 (139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RNAi技术,筛选出针对小鼠酪氨酸酶的有效siRNA,为酪氨酸酶异常等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制作及该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针对小鼠酪氨酸酶mRNA的不同干扰片段分别转染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系,同时采用阴性干扰片段转染作为阴性对照,单纯脂质体转染作为空白对照。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酪氨酸酶活性测定和黑色素含量测定3种方法分3个时间点于转染后24、48、72 h对不同组的细胞干扰结果进行检测。结果siNM_011661_001、siNM_011661_002、siNM_011661_003三个干扰片段均能在转染后发挥一定的干扰作用,其中siNM_011661_001在转染后发挥的干扰效果最强,在降低酪氨酸酶基因mRNA表达、酶活性、以及黑素含量三方面分别能起到82.81%、64.73%、52.53%的抑制作用。结论针对小鼠酪氨酸酶的siNM_011661_001序列能在转录后水平发挥高效、稳定的基因沉默作用,是发挥RNAi的优势序列。

    • 磷与氢氟酸烧伤后毒物吸收速度与细胞内外分布的比较

      2008(12).

      摘要 (162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磷及氢氟酸烧伤后毒物吸收速度与细胞内外分布情况。方法应用表面线圈^19F与^31P活体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19F NMRs,^31P NMRs)直接观测磷与氢氟酸烧伤后小鼠肝脏吸收情况,以及F-在血细胞与血浆中的比值。结果磷烧伤后肝脏磷酸吸收在伤后5 h达到高峰;氢氟酸烧伤后肝脏F-的吸收在5 min即达到高峰,血浆氟显著高于血细胞内。结论氟在细胞外浓度远远高于细胞内,而磷酸在细胞内则高于细胞外;可以解释为何氢氟酸烧伤后细胞内钙升高而磷烧伤后钙降低。氢氟酸烧伤后F-的吸收远较磷烧伤后的磷酸吸收迅速,两者间差异可以解释为何氢氟酸烧伤后血钙降低远较磷烧伤后的明显。

    • 大鼠胸主动脉缩窄诱导心肌肥厚模型的建立

      2008(12).

      摘要 (24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大鼠胸主动脉部分缩窄诱导心肌肥厚动物模型.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两组:胸主动脉缩窄组20只和同期假手术组10只.在右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之间将主动脉结扎于8G针头上,随后将针头退出即可.术后10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观察心脏的大体剖面以及HE染色、测量心肌肥厚指数评价心肌肥厚的效果.结果 术后10周,肉眼观:模型组心脏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M型超声示:模型组较假手术组缩短分数下降,左室内径和室壁厚度明显增加.超声测量结果示: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室间隔厚度增加明显(2.527±0.269 vs.1.943±0.1)mm,(P<0.01);后壁厚度增加明显(2.492±0.242 vs.1.902±0.076)mm,(P<0.01);缩短分数略减小(49±7.681 vs.55.7±9.828)(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射血分数均无明显变化.心脏肥厚指数明显增大(3.196±0.11 vs.1.785±0.099),P<0.01.结论 胸主动脉缩窄可以导致大鼠心肌肥厚,为研究心室肥厚、心肌功能障碍以及心肌重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型.

    • 胃癌组织中PTEN、VEGF表达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

      2008(12).

      摘要 (167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TEN、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基因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PTEN、VEGF mRNA和蛋白表达;用CD34检测肿瘤细胞微血管数。结果PTEN和VEGF mRNA表达阳性率在正常胃黏膜为76.5%与0.0%、胃癌组织为30.9%与69.1%、淋巴结转移组织23.6%与74.5%;PTEN和VEGF蛋白阳性率在正常胃黏膜为76.5%与0.0%、胃癌组织27.9%与82.4%、淋巴结转移组织16.3%与91.0%;胃癌组织中新生血管呈浸润生长,以淋巴结转移组织中明显。胃癌组织PTEN mRNA和蛋白低于正常胃黏膜(P〈0.01),VEGF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PTEN与VEGF表达负相关(P〈0.05),VEGF表达与新生血管形成正相关(P〈0.05)。结论PTEN基因失活和VEGF的过表达与新生血管形成相关,可能是通过调节包括VEGF在内的血管生成因子而在血管形成中起作用。

    •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2008(12).

      摘要 (130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高效方法。方法采取贴壁细胞分离法分离和纯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检测mMSCs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向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分化能力,用流式细胞术及显微镜分别检测mMSCs纯度和形态特征。结果mMSCs贴壁生长后形态较均一,细胞形态呈成纤维细胞样,流式细胞术检测:CD45、CD11b、CD44及CD29分别为(3.34)%、(2.41)%、(98.46)%及(99.36)%。第4代mMSCs经诱导后可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结论通过贴壁培养可以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培养出高纯度mMSCs,该方法效率高,稳定性好。

    • HIV/AIDS患者CD4水平对甲状腺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2008(12).

      摘要 (135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HIV/AIDS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了解HIV对内分泌的影响。方法检测168例HIV/AIDS患者TT4、TT3、FT4、FT3、TSH,并分析不同CD4水平对甲状腺功能影响。结果HIV/AIDS患者甲状腺功能可保持正常,但低CD4组的FT3、TSH水平低于高CD4组。结论HIV/AIDS患者甲状腺功能可保持正常,但HIV感染不同阶段会对内分泌系统有一定影响。HIV感染对甲状腺影响的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利用动物模型进行进一步研究非常必要。

    • 改良大鼠左心室插管术及心衰大鼠左心功能指标的测定

      2008(12).

      摘要 (227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完善大鼠左心室插管技术并确定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功能指标参数.方法 将8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H),腹主动脉缩窄模型组(CAA).采用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法制作CHF大鼠模型,BL-420E+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测定心功能参数.观察比较2组大鼠第6周后测定的心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 (1)经进一步完善大鼠左心室插管技术,成功率明显提高.(2)CAA组大鼠心功能明显减低,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左心室内压上升、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下降(P<0.01).结论 改良大鼠左心室插管术提高成功率,心衰大鼠的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变.

    • 残留剂量恩诺沙星对SPF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2008(12).

      摘要 (213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残留剂量恩诺沙星对SPF级小鼠肠道菌群耐药性、定植抗力的影响,评估现行恩诺沙星ADI值的微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SPF级KM小鼠,通过饮水连续给药恩诺沙星35 d,给药剂量分别为0、0.005、0.05、0.55、mg/kg d。实验内容由两个独立的平行实验构成,实验一观察菌群耐药率的变化;实验二在给药恩诺沙星10 d后,灌胃接种白假丝酵母菌,观察小鼠肠道内白假丝酵母菌的清除情况。结果0.55、mg/kg d剂量组的总需氧菌及总厌氧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0.55、mg/kg d剂量的恩诺沙星可降低小鼠肠道菌群对外源性白假丝酵母菌的清除力。结论未观察到0.05 mg/kg d恩诺沙星剂量(对应于现行ADI值)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当剂量大于0.05 mg/kg d时,可能对小鼠肠道微生态造成负面影响,说明我国现行恩诺沙星ADI值安全性较好,不会对人体肠道菌群造成负面影响。

    • IRM-2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的生物学特性

      2008(12).

      摘要 (165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IRM-2小鼠和C57BL/6小鼠接种Lewis肺癌生物学特性的对比研究.方法 取肿瘤组织研磨,用生理盐水稀释成2×106/mL,取细胞悬液接种于IRM-2小鼠和C57BL/6小鼠腋下,0.2 mL/只.观察两品系肿瘤生长、荷瘤鼠生存时间,外周血细胞及病理指标变化.结果 两品系小鼠成瘤率均是100%,荷瘤鼠存活时间无明显差异,IRM-2小鼠荷瘤鼠体重净增长明显高于C57BL/6荷瘤小鼠(P<0.05).白细胞分类及病理指标变化无明显差别.结论 IRM-2小鼠与C57BL/6小鼠Lewis肺癌模型生物学特性基本一致,IRM-2小鼠可以建立稳定的Lewis肺癌肿瘤模型应用于实验研究.

    • 大豆提取物(CKBN)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2008(12).

      摘要 (210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大豆提取物(CKBN)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建立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观察1、25、50、100 mg/kg剂量CKBN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25 mg/kg组的CKBN可显著增加免疫低下小鼠的脾指数;25、50、100 mg/kg组均能明显抑制环磷酰胺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的影响,1 mg/kg组可显著提高单核细胞百分率,50 mg/kg组可显著提高中性粒细胞百分率;100 mg/kg组的IgG2a水平高于环磷酰胺组;1、25、50 mg/kg可显著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25 mg/kg组可显著提高NK细胞杀伤活性。结论CKBN能显著增强CTX造成的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

    • 两种方案对断奶仔猴慢性肠炎治疗效果的比较

      2008(12).

      摘要 (145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断奶仔猴慢性肠炎的较优治疗方案。方法比较了治疗方案Ⅰ(庆大霉素碳酸铋联合淮山米粉+奶粉+乳酸菌素片)和治疗方案Ⅱ(庆大霉素碳酸铋联合蒙脱石散)对断奶仔猴慢性肠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方案Ⅰ的治愈率更高,治愈后不易复发,且费用相对低廉。结论此方案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 一项小鼠采血新技术——颌下静脉丛采血法

      2008(12).

      摘要 (294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介绍小鼠颌下静脉丛采血方法。方法选用2月龄昆明小鼠,固定小鼠后,将采血注射针头刺入颌下静脉丛血管取血。结果单人操作约1 min内可完成小鼠颌下静脉丛采血,采血量达到0.3-0.5 mL。结论此方法无需麻醉、创伤小、采血量大并可重复采血,是一种简便、安全、快速、采血量多的采血方法。

    • 猪小肠移植术供肠的灌洗和保存

      2008(12).

      摘要 (14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移植小肠灌注和保存的方法.方法 切取猪供肠后,采用100 cm左右高度、略加压法,经移植肠血管以15 mL/min左右灌洗速度持续灌注4℃ 3%羟乙基淀粉注射液、4℃生理盐水保存移植肠.移植前对保存的移植小肠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供肠总灌注时间为50.5±10.6 min;冷缺血时间为80.24±24.62min.组织学检查显示移植肠组织学没有明显改变.移植肠存活良好.结论 采取上述方法在短时间内可以提供质量良好的供肠.

    • TLR4在鼠感染疾病模型的作用机理

      2008(12).

      摘要 (143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TLRs是宿主识别各种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并激活和调节天然免疫-适应性免疫反应的一类模式识别受体。在哺乳动物发现13种TLRs成员;已利用近交系小鼠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简要综述TLR4在抗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机理。

    • 东方田鼠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2008(12).

      摘要 (196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东方田鼠在分类、分布、形态、生态、实验室饲养、部分生物学特征、遗传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近年来,东方田鼠开发为日本血吸虫病、糖尿病和自发性卵巢癌实验动物模型新品系。应用这些模型可对日本血吸虫病、糖尿病和自发性卵巢癌的病理学改变、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和疫苗开发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就东方田鼠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制备大鼠心肌顿抑实验模型的改进和建模死亡原因分析

      2008(12).

      摘要 (135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改进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提高制模成功率。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对传统造模方法进行了改进,经口直视下气管插管,同步心电图监测,改良的微创切口,自制的乳胶管垫片阻断LAD,结合心电图、肉眼观及HE检查作为判断结扎成功指标。结果建模48只,成功率81.5%。结论本方法造模成功率高,心脏暴露好、阻断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

    • 实验小鼠标记识别系统的优化

      2008(12).

      摘要 (129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传统的实验小鼠标记识别系统包括染色法、打孔剪口法、刺花法、耳标签法和剪趾法等。随着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在实验中广泛应用,人们对实验标记识别系统提出了简捷、易辨、持久、大编码量的新需求。本优化系统利用简单的数学方法改进剪趾法,使编码量扩大到9999,针对不同实验需求提供不同选择,并且在遵循动物福利的理念下,提出了一些建议。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征订启事

      2008(12).

      摘要 (74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车轮虫干银染色方法的改进

      2008(12).

      摘要 (194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车轮虫(trichodinids)是一大类病害性寄生或共栖生的缘毛类纤毛虫,是鱼类中最为常见的寄生虫之一。虫体大多数分类性状在活体观察或非染色状态下不可直视,因此易于被忽视。干银染色法是目前车轮虫细胞学、遗传学、分类及形态学研究中常用的手段。经典的干银染色法作为车轮虫属间分类和种类鉴别的重要研究手段而沿用至今。国际间较流行的车轮虫种类鉴别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Foissner(1991)和Lom and Dykova(1992)对Klein(1958)的干银法修正版。

    • 实验用兔经胃给药方法的改进

      2008(12).

      摘要 (147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一些药效及毒理学试验中,需要对大批量实验兔进行灌胃给药。根据《医学动物实验方法》和《药理实验方法学》中的记载,兔经胃给药的方法是:使用张口器使兔子的嘴张开并固定,然后将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插入张口器中间的孔中,沿咽后壁缓慢插入食管。插入一定深度后,取一根兔毛放在导管外口处,观察有无随呼吸摆动的现象。或者,将导管外口插入清水杯中,观察有无气泡逸出。以此判断导管是在胃内还是在气管内。如导管外口的兔毛没有随呼吸摆动,或导管口无气泡逸出,则可确定导管已插入胃内。

    •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目次索引

      2008(12).

      摘要 (7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敬告读者

      2008(12).

      摘要 (73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制备大鼠心肌顿抑实验模型的改进

      2008(12).

      摘要 (176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改进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提高制模成功率.方法 采用成年SD大鼠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对传统造模方法进行了改进,经口直视下气管插管,同步心电图监测,改良的微创切口,自制的乳胶管垫片阻断LAD,结合心电图、肉眼观及HE检查作为判断结扎成功指标.结果 建模48只,成功率81.5%.结论 本方法造模成功率高,心脏暴露好、阻断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防诈骗提示!请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添加个人微信。编辑部所有邮箱后缀均为@cnilas.or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