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魏强 , 高虹 , 蒋虹 , 涂新明 , 邓巍 , 丛喆 , 朱华 , 佟巍 , 李国生 , 张连峰 , 秦川
2006(11):641-644,F0002.
摘要:目的研究SARS-CoV实验感染恢复猴,以及灭活疫苗免疫猴对SARS—CoV再次感染的疾病状况。方法动物分四组,分别为SARS感染恢复动物组,灭活疫苗免疫不同时间2组和SARS模型对照组。动物分别接种病毒,1~7d进行病毒检测和血清学检测,7d后安乐处死动物,进行病理检测。结果实验感染SARS-CoV猴和灭活疫苗免疫猴均产生了中和抗体,猴体内SARS-CoV复制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病理变化也比SARS-CoV模型组轻。结论SARS-CoV感染恢复猴对SARS-CoV再次感染有一定抵抗作用;灭活疫苗免疫是预防实验猴感染SARS—CoV的有效方法。
2006(11):645-648,F0002.
摘要:目的建立大鼠UMR106骨肉瘤细胞株的同种异体原位移植模型。方法采用完整瘤组织块原位移植到大鼠右胫骨骺端,分不同时期处死,观察其生长及转移特性。同时检测其血清中ALP水平的变化。结果肿瘤原位移植成功率为91.67%,移植后1.2周肿瘤从髓内向髓外生长,3周骨皮质破坏侵犯软组织但无肺转移,4周肺部可见少量小转移灶,5周骨皮质破坏更加明显,肺转移灶明显增加,6—7周大鼠双肺广泛转移因呼衰而死亡。ALP水平1.2周逐渐升高,3周时达最高峰,4.6周逐渐下降,7周接近一平台期,但仍高于同期正常水平。结论该模型成功率高,成本低,实用性强,模拟了人类骨肉瘤临床发病和发展过程,可作为研究骨肉瘤较理想的模型。
2006(11):649-651.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清醒膀胱测压建立梗阻性逼尿肌不稳定(detrusor instability,DI)模型的方法。方法成年雌性Wistar大鼠于会阴部行不完全性尿道结扎制作尿道出口梗阻模型,6周后耻骨上膀胱造瘘,于清醒状态下行充盈性膀胱测压,观察膀胱容量、压力变化、排尿反射及逼尿肌不稳定的发生情况。结果大鼠清醒测压时保持排尿反射,梗阻组发生逼尿肌不稳定的占76.17%,单位时间发生率(1.38±0.80)次/min,逼尿肌不稳定组膀胱最大压力(93.62±12.91)cmH2O和容量(1.20±0.41)mL较对照组(51.50±8.78)cmH2O(、0.33±0.08)mL显著增高(P<0.01)。结论清醒大鼠膀胱测压是建立梗阻性逼尿肌不稳定模型的可靠和实用的方法。
董婉维 , 周生来 , 杨葳 , 于洋 , 张梅英 , 史晓萍 , 王禄增
2006(11):652-654.
摘要:目的为制备FVB转基因小鼠及保种繁殖提供最佳超排周龄及胚胎冷冻方法。方法对4—6周、6.8周、8.10周FVB小鼠进行超数排卵效果的比较及采用体外培养受精卵至2-cell法和输卵管吹卵法两种不同方法收集2-cell受精卵进行胚胎冷冻。结果4.6周雌鼠经超排后回收的受精卵(24.6个)明显高于6—8周龄、8—10周龄的FVB雌鼠(14.5个、16.2个),差异有显著性;两种方法回收的2-cell受精卵经冷冻保存后,Ⅱ组受精卵解冻后2-cell形态正常的胚数(106个)高于I组解冻后2-cell形态正常的胚数(90个),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将为制备FVB转基因小鼠及转基因动物的种系保存和繁殖提供了基础。
2006(11):655-657.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前后动脉血气、乳酸的变化。方法选用12只清洁级健康sD大鼠,根据Smith等创建的“双侧颈总动脉阻断+低血压法”建立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模型。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前及开放后10min,从股动脉抽取0.5mL血样,进行动脉血血气、乳酸测定。结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10min后的动脉血pH值、BE、HCO3^-显著降低,乳酸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可发生乳酸代谢性酸中毒,可能是导致缺血性脑损伤病理生理机制的重要环节。
2006(11):661-663.
摘要:目的观察降糖通脉颗粒对家兔四氧嘧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通过建立家兔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研究降糖通脉颗粒对动物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降糖通脉颗粒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家兔血糖,增加胰岛素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强SOD活性,减少MDA含量。结论降糖通脉颗粒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家兔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006(11):664-667,F0002.
摘要:目的建立长爪沙鼠脑缺血模型,用脑含水量对该模型进行评价,并对脑组织中SOD和MDA的含量进行检测,探讨两种物质在脑缺血时的变化规律。方法本实验选用72只成年长爪沙鼠,用单侧结扎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了长爪沙鼠半脑缺血模型,用脑的含水量对该模型进行了评价,并检测了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用单侧结扎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长爪沙鼠脑缺血模型时出现临床症状的动物数占总数的为37.5%。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长爪沙鼠的脑含水量增加,脑组织中SOD活力和MDA的含量均上升。结论用单侧结扎颈总动脉的方法可以建立稳定的长爪沙鼠脑缺血模型,但成模率较低,本实验中脑缺血动物脑组织中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缺血再灌注模型中所得的结果不尽相同。
杨晓玲 , 张大军 , 梁军 , 史伟茹 , 张鸣号 , 李桂忠 , 曹军
2006(11):668-670,F0003.
摘要:目的观察实验性血管钙化大鼠血浆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将16只雄性SD(Spraug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两组,其中一组进行血管钙化处理。6周后取出胸、腹主动脉,用于Von Kossa染色,并测定血管组织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eic diadehyde.MDA)、总抗氧化能力变化。结果钙化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及其间质有大量黑色颗粒沉积,主动脉钙含量及ALP活性分别较对照组增高102.7%和259%(P〈0.01),血浆SOD和总抗氧化能力分别比对照组下降26.2%和67.4%(P〈0.01),MDA增加584.1%(P〈0.01)。结论血管钙化大鼠血浆抗氧化能力降低。
2006(11):671-674,704.
摘要:目的制备来源于巴马香猪皮肤的无细胞真皮,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为其异种无细胞真皮应用于烧伤及创伤修复临床形成积累基础研究资料。方法研究两种不同的酶(0.1%dispaseII和0.25%胰蛋白酶)处理去表皮,结合去污剂0.5%Triton X-100处理不同时间制作无细胞真皮的方法,随后对不同方法制作的无细胞真皮进行常规石蜡切片,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构,并进行微生物检测和细胞毒性检测。结果胰蛋白酶法去除表皮彻底,且基底膜保留完整,dispaseII也能完整地去除表皮,但对基底膜有破坏;0.5%Triton X-100室温下振荡处理24h能完全去除真皮中的细胞成分及皮肤附属器且对皮肤胶原结构没有破坏;在所用试剂中加入0.02%的NaN3能够起到完全抑菌的作用;制作的无细胞真皮无细胞毒性。结论无细胞真皮内已经完全没有细胞成分及皮肤附属器,抗原性显著降低,无细胞无毒性,可替代异体无细胞真皮基质作为创伤修复的真皮支架。
2006(11):674-674.
摘要:增进人类健康和动物健康离不开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实验,同时,公众也在关注着科学研究中动物福利的问题,不仅如此,动物福利的重要性还在于它连接着健康、良好照顾动物以及可信的实验结果。
2006(11):675-677,703.
摘要:目的在相对稳定的饲养环境下,观察C57BL/KsJ杂合仔(+/db)小鼠的生长繁殖能力,同时对纯合仔(db/db)、杂合仔(+/db)小鼠进行部分生化指标的测定。方法将20对+/db小鼠饲养在层流柜中,进行繁殖试验,记录胎间隔、产仔数、离乳数,测周重并采血进行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胰岛素的测定。结果从6周开始纯合仔与杂合仔小鼠的体重出现了明显的差异(P〈0.01),db/db小鼠的体重明显高于+/db小鼠的体重;db/db小鼠的血糖较+/db小鼠明显升高(P〈0.01),在19周时db/db小鼠的血糖、血肌酐达高峰,15周时血胰岛素达高峰。结论该小鼠在我科繁育成功,纯合仔表现出Ⅱ型糖尿病的特征,且高血糖已造成肾脏一定程度的损伤。
2006(11):678-679,704.
摘要:目的观察弱毒株弓形虫慢性感染对雌性KM小鼠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用弓形虫AH株人工感染性成熟的雌性KM小鼠,40 d后做交配试验,观察其受孕率、产仔数及生殖器官的病理变化。结果被感染小鼠的受孕率为70%,平均产仔数为(8.8±3.1)只/窝;正常对照小鼠的受孕率为100%,平均产仔数为(12.3±1.3)只/窝。两组动物窝产仔数有极显著差异(P<0.01),被感染小鼠生殖器官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弓形虫慢性感染使雌性小鼠生殖器官遭受一定程度的损伤从而使小鼠生育能力显著下降。
丛喆 , 涂新明 , 李兆忠 , 许琰 , 蒋虹 , 佟巍 , 卢圣栋 , 魏强
2006(11):680-683,690.
摘要:目的建立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前病毒DNA。方法巢式RT-PCR扩增SIVmac251病毒RNA gag基因上1360-1837之间的长度为477bp的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上,构建pGEM-SIV gag477质粒。该质粒经大量扩增纯化后定量,10倍系列稀释后,做出标准曲线,作为SIV前病毒DNA荧光定量检测的外标准品。结果应用Roche公司FastStart DNA Master SYBR Green Ⅰ Kit,该标准品可精确定量到10copies/μL。结论制备的pGEM-SIV gag477质粒外标准品纯度高,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实时定量PCR法特异性、敏感性高,稳定性好,可用于定量测定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前病毒DNA载量。
2006(11):684-687.
摘要:目的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提供可操作性强的采集脑脊液的方法。方法通过对兔和大鼠小脑延髓池的解剖观察,确定抽取脑脊液的最佳进针部位与穿刺方向。结果兔和大鼠小脑延髓外被硬脑膜覆盖的区域膜薄质软易刺破,投射到颈部表皮是在枕骨隆凸与第一颈椎之间,将兔和大鼠的头尽量向胸部屈曲后测得的最佳进针部位分别位于枕骨隆凸正中下1.0~1.2cm和0.6~0.7cm。经皮肤穿过硬脑膜进入延髓池,针平行头部弯曲角度穿入,不易伤及延脑和血管。经过对兔和大鼠小脑延髓池的解剖定位,采集脑脊液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实验前(P〈0.01)。结论准确的穿刺定位是采集实验动物脑脊液的关键。
叶尤松 , 江勤芳 , 李春花 , 陈瑜 , 代成波 , 代解杰
2006(11):688-690.
摘要:目的以药物保留灌肠的综合治疗措施,观察药物对恒河猴婴猴菌痢的疗效,探索治疗猴菌痢的新方法。方法在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期间,我们采取复方新诺明、黄连素、地噻米松保留灌肠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对我所饲养的部分发病婴猴进行治疗观察。采用甲酚皂、优氯净等消毒液对环境、笼舍消毒防止疾病的蔓延。结果采用保留灌肠法治疗的病猴56只,显效者38只,占67.86%;有效者13只,占23.21%;无效5只,占8.93%;死亡3只,占5.36%。结论结合药物的性质改变给药途径可以增强其疗效,降低副作用,提高病猴的治愈率。
2006(11):691-693.
摘要:目的因恒河猴难产,在普通助产不成功时,需剖腹挽救母猴和胎儿的生命。方法难产母猴经氯胺酮肌注麻醉,实施剖腹产手术;术后母猴采取抗炎治疗,抑制渗出,补充维生素C等方法治疗护理;婴猴采取人工保温、人工喂乳等措施护理。结果共实施难产手术15例,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母猴存活率均达100%,恢复良好;婴猴存活率70%,能健康成长。结论利用氯胺酮肌注麻醉,其稳定性和维持时间可满足猴子剖腹产手术的要求,15只猴子没有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这种剖腹产手术操作方法对相关的灵长类动物科研工作以及保护珍贵恒河猴动物资源,减少因难产引起的死亡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6(11):694-696.
摘要:为保证利尿药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在进行利尿药理实验时,要对实验动物进行筛选以确保其在排尿方面具有均一性。国内主要采用Aston筛选动物的方法,国外则普遍应用Kau的方法。鉴于Kau的方法具有样本小、易重复、实验周期长的优点,更适合中药利尿药理学的研究,建议国内采用该方法进行中药利尿药理实验的动物筛选。
Michael Wood Alan M. Daniel Egeenee Daniels Mauricio R. Papini
2006(11):696-696.
摘要:In consummatory successive negative contrast, rats that have had experience drinking 32 % sucrose solution drink significantly less 4 % sucrose solution than rats that have drunk only 4 % solution. This contrast effect occurs reliably when rats are housed in wire - bottom cages, but it occurs significantly less frequently when rats are housed in polycarbonate tubs. Although it is unclear what causes these differences among housing conditions, the present study underscores the impact that housing conditions outside the domain of the training environment can have on behavioral outcomes.
2006(11):697-702.
摘要:N-糖基化是机体蛋白质翻译后的一种重要的修饰过程。蛋白质N-糖基化生物过程和相关的许多酶主要定位于胞浆内质网和高尔基体。α-甘露糖苷酶是一种参与糖蛋白合成和代谢的重要蛋白酶,它的功能是修剪N-聚糖中的甘露糖。本文重点介绍α-甘露糖苷酶的分类、在体内参与糖蛋白的成熟和降解过程,以及α-甘露糖苷酶基因突变可导致的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