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03(4):193-196.
摘要:目的 研究化合药物与免疫增强剂联合应用对S1 80 肉瘤细胞的影响。方法 以皮下移植性S1 80 肉瘤细胞的昆明小鼠为荷瘤动物模型 ,用复抗 30 9和卡介苗 (BCG)联合应用于机体 ,然后进行血常规化验 ,血清生化分析 ,病理组织学观察及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 实验组小鼠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高于对照组 ,组织学检查发现实验组小鼠的肿瘤坏死程度比对照组严重。第 5、10天及 15天时的抑瘤率分别是 14 3% ,2 1 4 %和 36 4 %。各组瘤重经统计学处理表明 ,第 5天及第 10天的瘤重差异无显著性 ,第 15天的瘤重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实验小鼠的平均体重变化差异不显著。结论 BCG和复抗 30 9对肿瘤的发展有所抑制。
2003(4):197-199.
摘要:目的 了解人工饲养条件下恒河猴脏器自发病变的发生情况,建立恒河猴自发病变的病理图谱。方法 采用常规组织学技术结合特殊染色方法,观察了各个年龄阶段的52只恒河猴肺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发现84.6%的肺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包括各型肺炎、炎性细胞浸润、坏死、脓肿、结缔组织增生、纤维化等共17种病变。随年龄增长肺病变程度和病变发生率增加。结论 肺脏是恒河猴自发病变较严重的器官之一,自发病变对动物实验的干扰应引起足够重视。
陈建泉 , 罗金平 , 黄建 , 成国祥 , 曹洁 , 印木泉 , 徐少甫
2003(4):200-203.
摘要:目的 进行转基因小鼠的繁育与纯合子转基因小鼠的筛选。方法 选用致突变xylE转基因原代小鼠31号和9号进行传代,自F2起采用全同胞交配繁育至F3。结果 转基因能遗传且各世代转基因小鼠表型无异常,亦未见近交衰退现象。经不同世代载体回收和转化检验表明,靶基因功能未因世代传递而改变,并从3l号系的F3中筛选出一只纯合雄鼠,经与非转基因雌鼠交配所产4窝28只小鼠,PCR—southern检测均呈阳性,证实为~纯合子。结论 xylE转基因能遗传,4个世代内便筛选出纯合子小鼠,极大地缩短了育种周期。
2003(4):204-206.
摘要:目的 研究共轭亚油酸(CLA)对高脂模型大鼠的调节血脂作用。方法 选取雄性成年wistar大鼠50只,按血脂水平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给予共轭亚油酸4周后,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与高脂模型对照组相比,共轭亚油酸可明显减轻大鼠体重,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则无明显影响。结论 共轭亚油酸能降低大鼠血脂水平。
2003(4):207-208.
摘要:目的 观察腹部开放性损伤合并海水浸泡时,在不同的时间血浆酶的变化。方法 60只雄性Wistar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0)及实验组(n=30)。对照组为单纯腹部开放伤,伤后直接观察。实验组(海水浸泡组)为单纯腹部开放伤后立即置人海水中,入水后30、60、120min时间段各取1O只鼠采血,检测血浆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血浆酶在短时间内就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其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相差非常显。结论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酶学变化有明显不同,经海水浸泡的时间愈长,上述变化愈严重,对机体的危害性愈大。
张志培 , 王文亮 , 赵佐庆 , 施新猷 , 项红军 , 黄立军
2003(4):209-213.
摘要:目的 研究小肠缺血再灌注后NO、SOD的变化和肾组织的c Fos,bax ,bcl 2表达 ,探讨小肠缺血再灌注后对肾脏的损伤。方法 结扎犬肠系膜上动脉 30min再灌注 ,建立犬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 ,测定结扎前和再灌注 0、30、6 0min ,1、4、7d血中NO和SOD的变化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讨小肠缺血再灌注 0、30、6 0min ,1、4、7d及对照组的肾脏组织c Fos,bax ,bcl 2蛋白的表达特点。结果 小肠缺血再灌注后 ,NO逐渐升高 ,但第 4天低 ,结扎前与除 0min外的其他组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SOD各时间点都明显升高 (P <0 0 1) ;肾脏组织中的c Fos表达十分明显 (P <0 0 1) ;bax的表达逐渐升高 ,30min以后开始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bcl 2在 0min不表达 ,30min后差异才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等的变化可引起肾脏组织的c Fos ,bax ,bcl 2表达的变化 ,从而引起远隔器官肾的损伤趋势。
2003(4):214-216.
摘要:目的 探讨新药息斯喘对豚鼠实验性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利用豚鼠乙酰胆碱和组织胺诱发支气管痉挛以及卵白蛋白过敏性哮喘模型观察疗效。结果和结论 息斯喘对豚鼠乙酰胆碱和组织胺诱发支气管痉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部分阻抑豚鼠卵白蛋白过敏性哮喘。
2003(4):217-220,I001.
摘要:目的 确定鹦鹉热衣原体是否为导致肉鸡发生严重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方法 对2001~2002间北京、天津地区肉鸡流行的严重呼吸道疾病的鸡群进行血清学测定。取发病鸡的心、肺、肾脏组织固定、切片、染色:发病鸡肺脏组织液接种7dSPF鸡胚,收集4~9d死亡鸡胚的卵黄囊膜,分别用碘染色、衣原体荧光染色;青霉素、磺胺嘧啶钠抑制分离的病原,观察SPF鸡胚发育。分离病原注射15d商品肉鸡,复制病变。结果发病肉鸡血清抗体出现10%-30%阳性,分离病原荧光染色阳性,人工感染肉鸡后可以复制病变。结论 从肉鸡分离的病原可能是鹦鹉热衣原体,与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是造成肉鸡呼吸困难、死亡升高的主要因素。
2003(4):220-220.
摘要:家兔血容量大 ,肝脏大小适中 ,其肝纤维化模型易于生化及影像学观察。1 模型制作新西兰家兔 4 0只 ,随机分为 4组。 3个实验组按 0 .10ml kg剂量 ,腹腔注射四氯化碳 ,5d一次 ,分别持续 30d、6 0d、90d。对照组按同样剂量注射生理盐水 ,持续 90d。2 实验结果2 .1 肝脏超声学改变 30d、6 0d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90d与对照组比较回声增强、光点增粗 ,下腔静脉周围约 1cm范围内肝组织回声减低 ,可检测到肝短静脉 ,门静脉内径无明显变化 ,血流阻力相对增加 (p <0 .5 ) ,阻力指数 (RI)约为0 .89± 0 .0 9。2 .2 肝脏病理学改变 大体观察 …
2003(4):221-223,I001.
摘要:目的 研究上下方角膜缘上皮非对称性损害对角膜曲率的影响。方法 将兔的 11 1点方位的角膜缘上皮保留 ,其他方位角膜缘在外围保留 0 2mm宽的上皮带 ,其余上皮全部刮除 ,造成角膜上下方干细胞储备的差异。采取角膜地形图测量、组织学等方法观察角膜形态变化。结果 角膜中央区出现锥形凸起 ,锥形凸起处屈光值 (5 7 2 5± 2 73屈光度 )比术前角膜对应点屈光值 (5 2 2 3± 1.91屈光度 )明显增大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组织学观察角膜锥形凸起处有代偿性增生的上皮细胞团。结论 角膜中央代偿性上皮增生可以显著地改变角膜曲率 ,角膜缘干细胞的分布异常是造成角膜中央上皮代偿性增生的原因之一。
2003(4):223-223.
摘要:下面介绍的颈静脉采血方法 ,不需要将动物麻醉后作颈静脉分离手术 ,也不需要器械固定 ,而是随用随抓 (手法固定 )、注射器采血即可。该法可反复采血 ,对大鼠伤害小 ,应用范围广泛。具体方法如下。将动物胸前区采血部位皮肤消毒 ,于胸前正中线约第四肋骨水平先用注射器针头沿水平方向刺入皮肤 ,再向颈静脉所在位置沿皮下进针 ,针头到达颈静脉所在位置时 ,轻引注射器内筒使之呈负压 ,再使注射器与胸部表面成 30°~ 4 0°角向颈静脉刺入 ,此时注射器应与颈静脉走行方向相一致。在刺入过程中 ,速度要缓慢 ,刺入的深度约 5mm ,在试探性缓慢刺入…
2003(4):224-226.
摘要:目的 观察Cx43基因异常引起心功能障碍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方法 对胎龄为14.5d、15.5d或16.5d的Cx43基因剔除、CMV43和FZ转基因小鼠胚胎,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形态学检查和基因型测定。结果 cx43基因异常小鼠胚胎主要表现为心室收缩期射血峰值增高(IPSV)或/和舒张期房室瓣口血流频谱呈单峰(MIP)。IPSV增高与肺动脉口狭窄相一致;而舒张期MIP则与右心室肥厚或右心室扩大相符合。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小鼠心脏病模型的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Cx43异常可导致肺动脉口狭窄和右室舒张功能障碍。
王冬平 , 孙岩松 , 杨晓 , 李文龙 , 栾蓉晖 , 战大伟 , 李吉庆 , 时彦胜 , 李桂军 , 张爱兰
2003(4):227-230.
摘要:目的 了解Smad3基因剔除对小鼠肾脏解剖特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常规解剖学方法及通过荷兰半自动生化仪检测有关一些肾脏功能的血清学指标。结果 不同日龄不同基因型Smad3基因剔除小鼠之间的比较,35日龄Cre、体重、肾脏、肾上腺差异显,UA、BUN纯合型小鼠高于野生型,体重及脏器重量与脏器指数低于野生型;70日龄和6月龄BUN、体重、肾脏重量差异显,6月龄纯合型小鼠的Cre和BUN高于野生型,70日龄纯合型小鼠的uA高于野生型,而6月龄的uA却低于野生型。纯合型小鼠在不同年龄时各项指标差异不显,但Tbili、cre、BUN在6月龄时比较高,UA在70日龄相对高。结论 Smad3基因剔除小鼠从性成熟经过体成熟到老龄阶段,其代谢产物存在差异;通过解剖学观察Smad3基因剔除小鼠,含有纯合基因的小鼠在生产繁殖过程,出现12.5%的单肾小鼠,而肾上腺尚在。说明Smad3基因剔除对小鼠肾脏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
刘丹平 , 栗刚 , 关振家 , 胡蕴玉 , 郭韬 , 张男
2003(4):231-235.
摘要:目的 观察体外状态下新西兰白兔骨髓中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F)及成骨性的CFU F集落数量 ,为探讨骨髓的成骨能力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幼年组 (6个月~ 1岁 )、壮年组 (2 5~ 3 2岁 )两组 ,在无菌状态下 ,在每只动物的股骨上穿刺点抽取骨髓 0 8ml,每个培养瓶 (2 5ml)接种含 8× 10 5个有核细胞的骨髓量 ,在体外培养 12d时计数CFU F集落数量。计数后将培养瓶中CFU F集落进行ALP染色 ,在肉眼下计数着色的CFU F集落 (即成骨性CFU F集落 )数量。结果 按照集落着色的深浅 ,本研究把CFU F集落分为 3种 :①强阳性集落 ;②弱阳性集落 ;③阴性集落。两组成骨性CFU F集落数量约占CFU F集落总数的 1 4 ,主要为弱阳性集落 ,占成骨性CFU F集落的 70 %~ 80 % ;幼年组与壮年组强阳性集落分别占CFU F集落总数的 1 13和 1 17,幼年组明显高于壮年组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由于每个CFU F集落均来源于一个骨髓基质干细胞 ,通过集落形成率可推算出新西兰白兔骨髓中每 110 0 0~ 130 0 0个有核细胞中有一个骨髓基质干细胞 ,后者仅占骨髓细胞的百万分之一。结论 骨髓中骨髓基质干细胞数量极少 ,成骨性骨髓基质干细胞就更少了 ,但就骨髓细胞总量来说骨髓中骨髓基质干细胞也是相当可观的。
2003(4):236-238.
摘要:目的 D 半乳糖皮下注射致Wistar大鼠亚急性衰老模型 ,观察大鼠衰老指标的变化。方法 2 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10只。对照组每日一次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10ml kg,衰老模型组每日一次皮下注射D 半乳糖 4 8mg kg。各组大鼠均连续给药 4 2d ,采血后分别测定各项衰老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衰老模型组体重增加比例降低 ,胸腺明显萎缩 ,脏器系数减少 (P <0 .0 1) ,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D 半乳糖诱发的致大鼠亚急性衰老是探讨自由基衰老学说有用的实验动物造模技术。
2003(4):238-238.
摘要:1 数据库建立1.1 数据产生和收集 数据收集源于日常生产 ,主要包括种猴调配数据、仔猴出生记录、日常检疫、猴群调整、疾病防治等数据。1 2 数据保存和处理 数据按表单录入数据库 ,保存在数据库中 ,数据随猴群调整而更新 ,保证了数据库的实时更新。1 3 数据输出和利用 在数据库中 ,数据可查询、修改、统计、打印。2 系统功能2 .1 数据输入 在下拉式菜单中 ,按表单输入 ,系统会自动进行验证 ,提示错误或提示输入成功 ,询问再输入 ,进入下一条记录。固定的项目以下拉菜单形式出现 ,提供结果供输入者选择 ,既方便又准确。2 2 数据…
周渝 , 杨勇 , 梁平 , 陈秉波 , 黄河 , 陈杰 , 王志刚 , 李靖 , 王细文
2003(4):239-241.
摘要:目的 探讨提高小型猪胰腺移植手术成功率的术中管理措施。方法 4 0只小型猪随机配对行胰腺移植 2 0次 ,用氯胺酮、速眠新进行基础麻醉 ,气管插管 ,氯胺酮加依托咪酯维持麻醉。颈外静脉和颈动脉插管监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血气 ,经供体腹主动脉放血 4 0 0~ 80 0ml,术中输给受体 ,根据中心静脉压调节输液 ,开放血流时静滴地塞米松、多巴胺。结果 麻醉平稳后手术成功率为 90 % ,受体动脉平均压在吻合血管开放后有明显下降 ,与血流开放前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中心静脉压和血气指标无明显变化。经供体腹主动脉采血优于静脉 ,平均补液 81.5ml kg、输血 4 0 0ml及大剂量地塞米松、多巴胺有助于开放血流后受体循环的稳定。结论 加强受体术中循环功能的监测与管理、及时补液与输血、在开放血流后保持循环系统稳定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2003(4):242-245.
摘要: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15只幼猪在全麻下经右心耳行室间隔穿刺造口术。术后 3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测定最大分流速率。术后 1个月行心导管检查 ,测定肺 -体循环血流比 (Qp Qs)。结果 有 9只猪建模成功。超声心动图示最大分流流速Vmax为 1.7~ 4 .4m s。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结果示肺动脉压无显著升高 ,Qp Qs1.6 8~ 2 .12 ,平均 1.84± 0 .2 4。结论 采用改良的Synhorst方法成功地建立了幼龄室间隔缺损动物模型。
王月英 , 周继文 , 穆传杰 , 岳井银 , 刘鹏 , 吴红英 , 王汝勤
2003(4):246-248.
摘要:目的 建立IRM— 2小鼠自发性肿瘤模型和移植性肿瘤模型 ,为肿瘤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 采用瘤块接种法及悬液接种法。 (1)无菌环境取 2mm3瘤块 ,接种于小鼠腹股沟皮下。 (2 )将瘤块研磨 ,加生理盐水稀释至 1× 10 7 ml,取细胞悬液 0 2ml(含 1× 10 6 细胞 )注入腋窝皮下 ,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接种恶性淋巴瘤连续传 70代 ,成瘤率 10 0 % ,移植津白Ⅱ号高乳腺癌瘤株连续 4 5代、移植T 739肺腺癌瘤株 5代 ,成瘤率均为10 0 % ,且生长稳定 ,传代周期固定。结论 该自发性恶性淋巴瘤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证明该模型是成立的。
2003(4):248-248.
摘要:草本钙镁片是从美国进口的一种补钙补镁的功能食品。我们对草本钙镁片的毒性与保健功能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方法 :采用NIH小鼠 ,体重 18- 2 2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2 0只 ,雌雄各半 ,将受试样本与标准饲料按 1:10 0的比例混匀。实验期间 ,实验组小鼠每天按 2 .5g 10g体重的量给予混合饲料 ,相当于每天每只小鼠的样本摄取量为 2 .5g 10g体重 ,对照组给予同重的标准饲料 ,连续 5 0d ,两组小鼠自由饮水。两组小鼠每隔 7d称一次体重 ,实验第 4 2天 ,对小鼠尾部采血 2 0 μl进行血细胞分析 ,处死动物的前一晚停食 ,实验第 5 0天 ,称…
2003(4):249-250.
摘要:屏障系统的设施设备需要长时间维修、更换或更新改进。为了保全优良的动物品种品系及生产群规模,将动物安全转移到另一个屏障系统内。2个品种4个品系近18000只SPF级动物得到安全转移。
杨萍 , 黄爱民 , 谢靖谊 , 张爱民 , 周佳来 , 杨钧
2003(4):251-252.
摘要:目的 在众多动物实验环境中应用无菌隔离器,取代动物检疫设施,是目前最经济方便易行的办法。作用大鼠做模型进行了实验。创新应用大鼠为模型取代检疫进行的隔离检疫新手段试验。方法 用GFl-2型无菌隔离器3个,经2%过氧乙酸进行喷洒消毒,24h后进行细菌检测达到SPF级标准备用,控制温度20~22℃,湿度40%-70%。将从日本引进0LETF LOTE雄性大鼠255只,分为3组,每组85只,分别传人备好的隔离器内,饲养一个月。所有进出隔离器的物品,按常规方法进行处理。检测期到后,将检疫0LETF LOTE大鼠通过传递仓进入清洁级动物实验室待科学实验,并与原检疫大鼠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隔离检疫30d,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定。大鼠无菌隔离检疫较原检疫大鼠的方法更适用、更易控制、更经济、更安全。结论 无菌隔离进行大鼠的隔离检疫是可行的,值得推广、使用。
2003(4):252-252.
摘要:机动门P3实验室专用灭菌器是我公司根据国家对改建或扩建P3实验室中对灭菌设备的特殊要求而开发生产的高档灭菌设备。该灭菌器可应用于各级实验动物研究部门对灭菌要求极高的动物尸体、生物物品、培养基、器皿、无菌衣、医用敷料等物品的灭菌处理。该类型灭菌器经过我们专题小组的联合攻关 ,在最短的时间内 ,为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的P3灵长类动物模型实验室生产了国内第一台专用于P3实验室的专用灭菌器 ,满足了在非常时期国家“非典”研究P3实验室建设的要求。1 该灭菌器完全实现灭菌过程中对有机物的完全屏蔽 ,对灭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
2003(4):253-256.
摘要:以学习和记忆的分子基础为线索综述了近年来与学习和记忆相关的基因工程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阐明各种模型制作技术的过程及利弊,探讨和预测未来研究方向,为深入进行学习和记忆分子机制研究及应用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