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03(3):129-131.
摘要:目的 建立实验动物泰泽病原位杂交检测方法。方法 用已感染Tyzzer菌小鼠的 3T3细胞 (MT -3T3细胞 )感染 4周龄的ICR小鼠 ,以 4 .0× 10 5细胞量感染动物 ,动物于感染后 4~ 7d发病。根据Tyzzer菌 16srDNA序列设计出两对特异引物 ,以MT - 3T3细胞的DNA提取物为模板 ,进行套式PCR。扩增出Tyzzer菌特有的 196bp条带。以此产物为探针 ,用地高辛PCR一步法进行探针标记。选择感染动物的肝脏 ,采用不同探针浓度进行原位杂交。结果 当探针的最小浓度为 4 0ng μl时 ,在肝细胞的胞质中有阳性结果。 结论 原位杂交方法能直接定位Tyzzer菌的感染位置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单 ,易于操作 ,便于普及。
2003(3):134-134.
摘要:铬(Chromium,Cr)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矿物元素(Anderson,1987)。1959年,Schwartz和Mertz最早发现铬的生物活性,进而提出葡萄糖耐量因子(GTF)假说,并证实三价铬是GTF的活性成分。三价铬参与形成GTF,从而协助胰岛素发挥作用,对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及核酸代谢有重要作用,进而影响动物的生长、繁殖、免疫等特性。国内外关于有机铬对动物生产性能、内分泌的调节、物质和血液代谢、免疫功能的影响等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所用试验动物多为家畜禽。本实验以吡啶羧酸铬为有机铬源,以KM小鼠为试验动物,研究吡啶羧酸铬对KM小鼠的生长和脏器系统的影响,旨在讨论有机铬对小鼠的营养生理作用,为实验动物小鼠铬的营养需要提供科学依据。
张锦周 , 申治国 , 庄志雄 , 杨湘霞 , 黄海雄 , 吴丽明 , 庾蕾
2003(3):135-137.
摘要:目的 实验研究四氯化碳染毒 2 4h对非洲绿猴肾细胞的损伤及其机理。方法 运用显微荧光术测定非洲绿猴肾细胞 (Vero细胞 )内活性氧 (ROS)含量及游离Ca2 + 浓度 ,同时 ,测定Vero细胞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用于检查Vero细胞受损情况。结果 接触浓度为 1 0mmol L四氯化碳的Vero细胞内ROS含量及游离Ca2 + 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同时 ,表示Vero细胞受损指标 (LDH活力 )差异也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接触浓度为 4 0、8.0mmol L四氯化碳的Vero细胞内ROS含量及游离Ca2 + 浓度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其Vero细胞受损也均显著性增加 (P <0 .0 1)。结论 较高浓度的四氯化碳能损伤Vero细胞 ,其损伤的可能途径是通过提高Vero细胞内ROS含量及游离Ca2 + 浓度。
张五星 , 陈香美 , 魏日胞 , 山中宣昭 , 张雪光 , 王兆霞
2003(3):138-141,i001.
摘要:目的 研究提高慢性血清病肾炎模型动物的发病率、降低其制作难度的方法。方法36只Wistar雌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改进造模组、传统造模组3组,每组12只。改进组造模方法为:切除左侧肾脏;3mg牛血清白蛋白(BSA)与佐剂混匀双后足垫注射,然后每隔2周重复皮下多点注射一次;足垫注射BSA后2周开始隔日饮饲含0.1%BSA的6mmol/L.盐酸酸化水;BSA免疫注射3次后测血清抗BSA抗体滴度;达到l:16后开始每日腹腔注射3mg的BSA;3周后,腹腔注射100μg的PS一次;4周后宰杀大鼠。传统造模组按文献方法不做肾切、不饲BSA酸化水、不注射LPS,其中每日腹腔注射BSA改为每日尾静脉注射,其他处理同改进造模组。检测指标有一般情况、肾重指数、肾炎发生率、蛋白尿情况、血生化、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改变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造模组大鼠均出现大量蛋白尿、血白蛋白降低及高脂血症、肾功能降低,病理显示系膜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大量蛋白管型等,免疫荧光显示lgG、C3肾小球内沉积等变化。而改进造模组比传统造模组肾炎发生率高,改变更为严重。结论通过切除大鼠一侧肾脏、饮饲BSA酸化水、腹腔注射LPS、改尾静脉注射BSA为腹腔注射等措施,可以降低慢性血清病肾炎模型的制作难度、提高其肾炎发病率。
段丽萍 , 陈洪 , 温燕 , 叶嗣懋 , 朱元莉 , 杨燕玲
2003(3):142-145,i001.
摘要:目的 建立大鼠一过性肠道感染模型。方法云南大理株旋毛虫幼虫囊胞(4000条/lmlNaCl)感染成年雄性SD大鼠,分别于感染后7、14、28、56d取大鼠小肠及结肠组织,4%多聚甲醛4℃固定过夜,常规石蜡浸润包埋,5μm切片,HE染色,用组织形态学积分评定肠道炎症的变化。结果大鼠于感染后7d肠道明显充血水肿,糜烂,黏膜下出血;组织学观察肠黏膜绒毛破坏、融合变短,隐窝加深,绒毛隐窝比减小,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感染后14d黏膜破坏程度最为严重,以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小肠病变最为显著。感染后28d肠道炎症明显减轻,56d肠道黏膜恢复正常。结论大鼠旋毛虫感染所导致的肠道病理变化过程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肠道一过性感染的动物模型,可用于感染后肠道功能改变的研究。
2003(3):145-145.
摘要:糖尿病是全世界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居第三位,并以高的速度上升。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以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孙纪元 , 谢艳华 , 施新猷 , 王四旺 , 缪珊 , 李勤 , 王剑波
2003(3):146-149.
摘要:目的 通过对骨质疏松症大鼠股骨生物力学和骨密度的比较研究 ,探讨染料木素胶囊对其骨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SD雌性大鼠 2 9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骨疏康组 (5g·kg- 1 )、尼尔雌醇组 (1 5mg·kg- 1 )、染料木素大剂量 (18mg·kg- 1 )、中剂量 (9mg·kg- 1 )、小剂量 (4 5mg·kg- 1 )剂量组。模型大鼠切除双侧卵巢 (正常对照组行假手术 ) ,诱发雌激素缺乏性大鼠骨质疏松症。术后第 8天开始给药并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杀死大鼠 ,取双侧股骨、胫骨和腰椎L2 - 4,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 ①尼尔雌醇和染料木素中剂量组可抑制动物体重的增长 ,也可使左股骨重、左胫骨长和左胫骨重明显增加 (P <0 0 1或P <0 0 5 ) ;②各组大鼠的股骨、胫骨和腰椎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且染料木素在 4 5mg·kg- 1 、9mg·kg- 1 时比尼尔雌醇作用更显著 (P <0 0 5或P <0 0 1) ;③染料木素在 4 5mg·kg- 1 时可显著改善去势大鼠股骨的最大载荷 ,在 18mg·kg- 1 时可改善去势大鼠股骨的最大桡度 ,各剂量组均可改善去势大鼠股骨的弹性载荷 ,在 9mg·kg- 1 时可改善去势大鼠股骨的弹性桡度。结论 染料木素在 4 5~ 9mg·kg- 1 时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的股骨生物力学和骨密度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2003(3):150-154.
摘要:目的 通过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中的表达,及辛伐他丁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的发生机理,及他丁类药物刺激成骨的原理。方法腹腔注射糖皮质激素诱导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辛伐他丁(Simvastatin)治疗,取腰椎体脱钙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检验PPAR-γ的表达。结果未治疗组表达最高,治疗组随剂量增加表达减少,正常对照组表达最少。结论 PPAR-γ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疾病中表达量明显增加,他丁类药物能减少PPAR-γ的表达和脂肪生成。由此推测,PPAR-γ的高表达,使髓腔内脂肪细胞数增多,而成骨细胞数相应减少,可能是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的发生机理之一。辛代他丁通过抑制PPAR-γ的表达,使骨髓基质细胞分化脂肪细胞减少,增加成骨细胞的分化,其刺激成骨的作用可能与此有关.
2003(3):154-154.
摘要:兔脚皮癣为实验家兔饲养中常见疾病。该病一旦在兔群中流行,传染性极强,很难控制及彻底治愈。过去许多报道认为兔脚皮病主要由寄生虫一疥螨、真菌一毛癣菌感染所致。小孢子癣菌(Miorosponum)感染免群少见报道。本病例为免脚癣皮病的病因及防治研究提供又一依据。现报告如果如下。
2003(3):155-158.
摘要:目的 了解黄芩对SD大鼠胚胎的影响。方法妊娠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阴、阳性组及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5只,称重和编号。孕鼠于妊娠7~16d灌胃染毒,20d处死,分析胚胎发育指标与胎仔发育指标,检查有无外观畸形和骨骼畸形。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黄芩各实验组孕鼠体重增长未见显减慢,活产仔数未见显减少,死胎率和吸收胎率未见显增加,胎仔平均体重、体长、尾长发育指标未见显减缓,外观畸形和骨骼畸形未见显增加。结论在本实验剂量与条件下黄芩无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发育毒性和致畸作用。
2003(3):159-162.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CF)联合应用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为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GF组、bFGF组和NGF bFGF组,将大鼠坐骨神经手术造成5mm缺损后用2.Omm内径、1.Ocm长的硅胶管桥接,术中硅胶管中局部滴加药物、术后大鼠小腿肌内注射药物1日1次(10ng/100g)体重),术后3、6、9、12周行大体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nerve function index,SFI)、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神经肌肉动作电位幅值(muscle evoked action potential,MAP)和再生轴突计数检查。结果各组大鼠硅胶管中3周时已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组织再生。计量分析表明,NGF组、bFGF组SFI、MCV、MAP、再生轴突数优于NS组,NGF bFGF组SFI、MCV、MAP和再生轴突计数结果显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显性。结论NGF。和bFGF联合应用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促修复作用优于单独使用NGF或bFGF。
周光兴 , 杨萍 , 杨幼明 , 朱忠华 , 朱萍妹 , 郝刚
2003(3):163-165.
摘要:目的 探讨毕格狗子宫组织在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用病理形态学方法 ,将子宫重量、子宫系数 (宫重 体重 )及子宫组织形态学作为主要观察指标 ,对 4组 (A、B、C、D) 4 3~ 74周龄雌性毕格狗 (每组各 8只动物 ) ,按不同实验时间 (春、夏、秋、冬四季 )处死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比较分析各组检查结果。结果 A组与D组、B组与C组之间子宫系数均数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结合子宫重量比较分析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 ,各组动物的子宫组织形态均显示出明显不同的动情周期特征 ,且这种特征与子宫重量和子宫系数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非妊娠雌性毕格狗在用作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时 ,子宫组织受动情期的影响而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对子宫重量、子宫系数及子宫组织形态所出现的差异在进行毒理病理评价时必须作具体分析。
2003(3):166-168.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鼠龄肝网状纤维形态计量的差异。方法 以Gomori银网状纤维染色法及图像分析技术 ,观察并测定了 3月龄 (Ⅰ组 )、13月龄 (Ⅱ组 )、2 5月龄 (Ⅲ组 )、33月龄 (Ⅳ组 )Wistar大鼠肝组织之门管区、中央静脉及窦周隙内网状纤维的灰度、面积比及体密度。结果 门管区网状纤维灰度值在 3月龄组、13月龄组分别与33月龄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P <0 .0 5 ) ,窦周隙网状纤维面积比及体密度在Ⅱ、Ⅲ、Ⅳ组均分别与Ⅰ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P <0 .0 1) ;每组内网状纤维体密度在门管区中央静脉及窦周隙的百分比在Ⅱ、Ⅲ、Ⅳ组分别与Ⅰ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 ,每组内不同部位体密度分布比例 ,以Ⅰ组窦周隙网状纤维体密度百分比最大 ,而在Ⅱ、Ⅲ、Ⅳ组内均以门管区百分比最大。结论 从 13月龄开始老化过程中窦周隙网状纤维有减少 ,33月龄组门管区网状纤维嗜银性有减弱
2003(3):169-171.
摘要:目的 在动物吸入染毒实验的毒理学研究中,对液体农药气溶胶系统进行实验研究和探讨。方法建立气溶胶发生气路系统,通过测量喷雾压力、流量、浓度,确定喷雾器喷嘴结构和稀释系统结构。结果喷雾压力在2~3个大气压时,3个喷嘴的喷雾器喷出的流量为13.67~18.67L/min,气溶胶浓度将近10000mg/m^3;1个喷嘴的喷雾器喷出的流量为10.67~15.50L/min,气溶胶浓度将近5000mg/m^3。结论按照染毒实验要求,动物吸入气体流量为5~lOL/min,毒物浓度为10~1000mg/m^3,故将喷雾器喷嘴数确定为1个,稀释系统采用两级稀释,稀释比在500~5之间,确定出毒物气溶胶发生系统的设计方案。
2003(3):175-178.
摘要:猪广泛用于生理学和实验外科研究。随着小型猪的培育成功,在药理学和毒理学领域的应用明显增加,在毒理学研究中,已成为非啮齿类动物中的一个新的选择。为推动国内小型猪在毒理学研究方面的应用,特综述小型猪在一般毒理学、皮肤毒理学、生殖毒理学和药物代谢方面的研究情况和小型猪应用的局限性。
2003(3):179-182.
摘要:获得国家科技经费的支持,开展研究工作,是推动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本就如何做好科研选题方面提出了几点需要给予注意的问题。
2003(3):182-182.
摘要:
2003(3):183-188.
摘要: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非实验性因素很多。本探讨了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性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为保证动物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依据。
2003(3):189-192.
摘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必由之路。我国实验动物商品化程度很低,产权不明晰,管理理念陈旧落后,提供的实验动物服务质量、数量、效率都很低。难以支撑现代科学技术运转需求,如不进行改革,在渡过入世五年的调整期后,中国的实验动物服务体系难以与国际同行抗衡。本就改变现阶段我国实验动物行业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科研条件的状态,主动寻找产生这种现状的根源与对策,充分利用和发掘现有资源,把实验动物管理与服务职能分离,探求实验动物行业商品化经营的策略和应对的措施。
2003(3):M004-M004.
摘要:心肌细胞培养是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的一项基本技术。我们成功的建立了改良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