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02(4):195-198.
摘要:目的分析马脑垂体促生长激素细胞及血浆生长激素(GH)水平上的性别差异及性成熟前摘除睾丸对促生长激素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形态计测学方法,观察了成年公马、母马和摘除睾丸的去势马的脑垂体前叶促生长激素细胞的形态、大小、数量及其出现率,同时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血浆中的GH浓度.结果公马促生长激素细胞数量显著多于母马(分别为9.85×108个和6 .16×108个,P<0.01),而且公马促生长激素细胞出现率也同样高于母马(分别为3 9.8 %和25.7%,P<0.01);公马和母马血浆的GH浓度分别为9.73ng/ml和2.87ng/m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性成熟前摘除睾丸的去势马,其脑垂体前叶的促生长激素细胞数量和出现率显著低于公马,而与母马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马脑垂体促生长激素细胞的数量及马血浆中GH浓度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即公马的脑垂体促生长激素细胞的数量和血浆中GH浓度都明显高于母马,而去势马则与母马的表现相似.
2002(4):199-203.
摘要:目的 建立成熟的小鼠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方法 通过显微操作,以ICR鼠成纤维细胞核和C57鼠的去核卵母细胞进行胚胎的重构。重构胚经化学激活或3种不同脉冲电压融合后再经体外或输卵管体内培养;3d后回收胚胎并进行胚胎的发育鉴定。结果 去核卵母细胞的成活率为71.91%、化学激活率为75.09%;刺激电压为60V(80μs、刺激5次)的融合率比其他几种方式高;经脉冲电压70V(80μs、刺激2次)处理后的胚胎发育潜力比其他几种方式处理后的胚胎发育潜力要好。结论 小鼠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基本获得成功。
2002(4):207-209.
摘要:目的 评价巴马小型猪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用与接头对应的10条AFLP引物,扩增经PstⅠ酶切且与接头连接的17头巴马小型猪的基因组DNA,用从Internet网上下载的软件RAPD istance package version 1.04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获得104个AFLP标记,单引物得到的标记数在3~20个之间,巴马小型猪群体内的相似系数为0.903(0.791~0.982)。其多态性位点的比率为29.8%;总的等位基因数为136个,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1.31个,基因型数为119,平均每个位点的基因型数为1.41。结论 该实验为评价巴马小型猪遗传多样性的多寡提供了相关的参数,准确评价尚待和普通猪对比研究后确定。
2002(4):210-212.
摘要:目的 探讨ICR生长小鼠的能量需要量,研究小鼠对不同能量水平的利用率。方法 采用蛋白质含量相同、5个能量水平的日粮饲喂ICR离乳小鼠,研究日粮能量与小鼠日增重、采食量、饲料消耗的关系,计算能量表观消化率。结果和结论 试验表明在日粮粗蛋白含量为20%,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满足小鼠生长需要的情况下,雌、雄小鼠分别对能量水平为16.02~17.57MJ/kg、16.02~16.82MJ/kg日粮的表观消化率较高,小鼠生长阶段日粮的适宜能量水平为15.23~17.57MJ/kg,以15.23~16.02MJ/kg为最佳含量。
2002(4):213-214.
摘要:目的 研究大鼠坐骨神经组成、走行、分支及属性。方法 显露36只大鼠的脊髓、脊神经、坐骨神经及各分支,观察其组成、走行、各分支长度,并以电刺激各分支观察肌肉收缩情况,结合其分布范围,判断其神经属性。结果与结论 坐骨神经由腰3~6脊神经构成,可分为三种类型:Ⅰ型,由3、4、5脊神经构成,占44.4%;Ⅱ型由4、5、6脊神经构成,占33.3%;Ⅲ型由4、5脊神经构成,占22.2%。腰4、5为坐骨神经的恒定组成支,以后坐骨神经分为坐骨前段及股骨后段,其主要分支胫神经、腓神经均为以运动神经为主的混合神经。
2002(4):215-219.
摘要:目的 建立有效的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体系,用于分离和克隆胚胎干细胞研究。方法 取胎鼠组织制备小鼠原代成纤维细胞,观察不同分离和培养条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丝裂霉素C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细胞增殖的数量用MTT法测定。结果 分离小鼠胚胎原代成纤维细胞的最适胎龄是12.5—14.5d;20℃-25℃时,用0.25%胰蛋白酶消化组织的最佳时间为3min;可在培养3—6d后进行传代。细胞冻存于-80℃3-4个月,复苏后能正常传代。丝裂霉素C抑制胚胎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合适浓度为每毫升20μg/10^5细胞,作用2-4h,可维持小鼠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9d内不增殖也不死亡。结论 在合适条件下,小鼠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能顺利分离和培养,并能多次传代和冻存;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增殖受抑制,可作为饲养层细胞用于胚胎干细胞的研究。
2002(4):220-224.
摘要:目的研究清丽爽减肥茶的减肥作用.方法动物试验在本试验室条件下,以50~70g雌性断乳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用高脂肪高营养饲料喂养45 d后,给予清丽爽减肥茶,分2.00 g/(kg*bw)、1 .00 g/(kg*bw)、0.50 g/(kg*bw)三个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每日称重后灌胃1次,连续30 d后,测定体重和体内脂肪重量.人体试验33名专项体检合格的单纯性肥胖成年自愿女性,连续5周服用清丽爽减肥茶.结果动物试验清丽爽减肥茶能降低 2.00 g/(kg*bw)、1.00 g/(kg*bw)实验组的体重、体重增重、体内脂肪重量和体脂/ 体重.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中3.6.4项规定,可判定清丽爽减肥茶有减肥作用.人体试验清丽爽减肥茶能明显降低体重、体内脂肪总量、脂肪占体重百分率、皮下脂肪厚度、腰围、腹围和臀围;对运动耐力无明显影响;服用送检样品前后各项临床检查指标、血常规、尿常规和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中3.6 .4项规定,可判定清丽爽减肥茶对单纯性肥胖者具有减肥作用,且对机体健康无明显损害.
2002(4):225-228.
摘要:目的 确定一种对近交系大鼠遗传物质进行准确可靠、快速简便的遗传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技术对国内已知的6个品系、8个近交系大鼠群体进行了DNA多态性的分析,并与生化标记分析进行比较。结果 (1)生化标记分析中除2个群体SHR(哈)和WKY(哈)在Es-3位点出现可疑带外,其他位点均与国际标准相一致。(2)不同品系个体间具有多态性;同一群体不同个体之间除SHR(哈)的SMST位点和WKY(哈)的AGT位点出现一定的差异外,其他均没有差异;(3)不同地区、同一品系、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 微卫星DNA能有效地区分品系、品系与亚系,并能为大鼠遗传基因的研究提供一个准确可靠、快捷简便的检测方法。
唐东红 , 孙晓梅 , 匡德宣 , 陈瑜 , 高家红 , 代解杰
2002(4):229-231.
摘要:目的 诊断、治疗及控制我所实验恒河猴猴群暴发的细菌性痢疾。方法 采集病猴直肠粪便进行实验室细菌培养、生化反应、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采用甲酚皂、优氯净等消毒液对环境、笼舍消毒的方法预防疾病的传播,及时隔离病猴、防止交叉感染和疾病的蔓延。结果 猴群发病数为426只,隔离重病猴160只。鉴定病原菌为福氏志贺菌2A型。病情轻者,采用口服诺氟沙星、黄莲素等药物,病情重者静脉滴注头孢哌酮等,取得显著治疗效果,治愈率为97.9%。结论 细菌性痢疾病原菌的鉴定,正确的诊断,科学的用药方案是提高疗效的关键。与国内其它猴场相比较,治愈率提高20%以上。
2002(4):232-235.
摘要:对热原的本质及热原反应的机理、热原检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李继平 , 贺争鸣 , 李冠民 , 岳秉飞 , 赵德明 , 张宝旭 , 黄清泉
2002(4):236-238.
摘要:“我国开展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工作的前景研究”是由北京市科委资助支持的、我国第一个以科研立项的形式开展有关3R研究的科研课题。课题研究内容包括:细菌内毒素检查和家兔热原实验标准化研究;体外实验替代动物整体实验:《我国开展动物实验替代研究工作的思路、发展模式和重点支持研究领域》的研究报告;“动物实验替代方法”(暂定名)专业著作的编写。目前,课题已全部完成并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本刊将在近几期内连续刊登《我国开展动物实验替代研究工作的思路、发展模式和重点支持研究领域》的研究报告中部分内容,将课题组通过研究所获得的结论以及提出的观点提供给大家,以供参考。并希望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2002(4):240-242.
摘要:实验动物作为人类实验的替代品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生物、商检、军事、航空等领域。实验动物学既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相关科学技术的重要支撑条件之一。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程度,对科技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江苏实验动物1996~2000年在经费投入、设施建设、动物使用、动物质量和从业人员培训等几方面的发展动态来透析和预测我国地区实验动物发展的总趋势,并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地区实验动物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2002(4):243-244.
摘要:应日本实验动物学会的邀请,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组织国内实验动物专家组成中国实验动物学赴日学术代表团。中国实验这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方喜业教授为团长,代表团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贺争鸣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教授、朱华助理研究员、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魏泓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李华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孙岩松、杨晓研究员等8人组成。代表团参加了于2002年5月22~25日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第49届日本实验动物学会年会”。会后组织考察了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动物实验设施、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横滨市立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设施以及动物管理公司,现将此行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的收获汇报于下。
2002(4):245-247.
摘要:两个看起来并不相关的研究方向: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s病)与发育细胞的特异分化已经在早老(presenilin)基因和Notch基因水平上被联系起来。许多新的研究报告支持早老素在Notch信号传导过程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Notch蛋白的蛋白酶解过程中。
2002(4):248-252.
摘要:重点介绍模式生物基因组特别是哺乳类动物小鼠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进展情况,以阐明其基因组的结构、功能以及生物进化关系间的普遍规律,从而揭示生命的本质及牛物间的相互联系。同时明确实验动物科学在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为研究高等生物特别是人类的生、老、病、死提供生物模式。
2002(4):253-256.
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较常见的老年性疾病,表现为运动神经紊乱。为了深入研究PD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手段,人们根据疾病的病理特点复制了不同的动物模型。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采用大鼠和非灵长类动物复制PD模型的常用方法及L-DOPA诱导的运动障碍。但不同的动物模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应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