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01(3):131-133.
摘要:目的 为解决实验动物细菌检测用培养基标准化的问题,选择目前国内几个比较大的培养基生产厂家和一个国外知名培养基生产厂家的DHL、SS、营养琼脂3种培养基,利用已知标准菌株进行对比、优选,从而形成标准产品,最终确定适合于实验动物细菌检测用的培养基。方法 用标准沙门菌、嗜肺巴斯德杆菌、鼠棒状杆菌对培养基进行定性(生长实验)和定量(平板菌落计数实验)筛选。结果 6个厂家的3种培养基除SS琼脂有差异外,其余均无显著差异,Merck公司的血琼脂上嗜肺巴斯德杆菌未能生长。结论 在实际检测应用中Merck公司的血琼脂不能选用。而Merck公司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生产的SS琼脂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在实际检测中有可能造成漏检,也不宜选用;而对其他产品均可选用。
詹纯列 李权超 徐本法 孙桂华 王西风 李建军 杨传红 黄小让
2001(3):134-137.
摘要:本实验选用20头60dSPF小型猪,雌雄各半,对其26项血液常规、生化正常值和18项尿常规值进行测定,并将雌雄SPF小型猪血液常规、生化常值、尿常规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PF小型猪血、尿值变动幅度更小,SPF小型猪血液成分变化趋势与文献报道SPF大、小鼠血液成分变化趋势一致,红细胞(RBC)总数、血红蛋白(Hgb)量较高,白细胞(WBC)总数、中性粒细胞(NEUTRO)较低.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分叶型(NEUTROl)、血清球蛋白(GLOb)、白球比(ABG)相差非常显著(P<0.01);淋巴细胞、白球比雌性高于雄性,中性粒细胞分叶型、血清球蛋白雄性高于雌性;血小板总数(PLT)、酸性粒细胞(EO)、血液pH值(pH)、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氯(Cl)、血清钠(Na)、血清钙(Ca)、血清磷(P)相差显著(p<0.05);血液pH值、血清白蛋白、血清钙、血清磷雌性高于雄性;血小板总数、酸性粒细胞、血清氯、血清钠雄性高于雌性;其他血液常规、生化常值及18项尿常规值,雌雄SPF小型猪相差不显著(p>0.05).
2001(3):138-141.
摘要:目的减少下颌骨形态测量的偶然性误差,提高测量精度.方法对比经典方法与计算机自动读取下颌骨各个测量点的测量精度和重复性.结果测量精度和重复性大为提高,用经典方法测量最大值为5格,标准差的最大值为1.4,而计算机测量分别为1.0和0.3,经t检验其P值分别为1.008×10-9和1.960×10-10,均小于0.01.结论用计算机测量下颌骨形态其精度和重复性均优于经典方法.
2001(3):142-145.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小鼠肾功能不全动物模型。方法 选取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小剂量组(腺嘌呤300mg/kg)和模型大剂量组(腺嘌呤600mg/kg)。每组60只动物,按0.1ml/10g体重分别灌胃给药3d,每天1次,正常对照组给予蒸馏水,模型组按上述药量给予腺嘌呤。分别在给药第7,21及35天各组随机取材,眼眶取血,分离血清进行BUN及肌酐含量测定。取肾脏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血清BUN造模后35d各模型组仍显著高于对照组2倍以上。肌酐在7d及21d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35d时与对照组差异已无显著性。造模后21及35d取材组织改变基本相同,可见肾脏肥大苍白,表面凹凸不平显著,重量增加。镜下可见:间质有炎细胞侵润,出现泡沫细胞,肾小球萎缩,分界不清,肾小管有蛋白管型,钙盐沉积,小剂量相对轻微。结论 腺嘌呤300及600mg/kg灌胃给药3d,小鼠肾脏组织可出现明显的肾小球及肾小管损害,同时有氮质血症,营养不良,与人类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表现非常相似。这说明用腺嘌呤造成的小鼠肾功能不全模型是成功的。
2001(3):146-148.
摘要:目的 对津白3侏儒小鼠(dW^1)垂体前叶TSH细胞进行观察,以探讨dW^1是否存在垂体发育缺陷。方法 本实验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体视学原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dw^1 TSH细胞的体积密度(Vv)和数密度(Nv)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dw^1由于垂体前叶TSH细胞数量减少,导致TSH分泌不足。
2001(3):149-152.
摘要:目的鉴定进口保健食品"纤美健”消脂纤维的减肥功能.方法利用高脂营养饲料建立了大鼠营养性肥胖模型,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减肥去脂功能实验研究.结果"纤美健”消脂纤维对小鼠无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LD50>10g/kg.在49d大鼠喂养试验中,四组大鼠生长发育正常,营养对照组大鼠较普通对照组体重明显增加(P<0.05),血糖明显增高(P<0.05),生殖器周围脂肪总重和脂肪系数均明显增加(P<0.05),肝脏和肾脏的脏器系数明显降低(P<0.05和P<0.01),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亦有增高趋势,表明营养性肥胖模型初步建立成功;实验组大鼠较营养对照组体重增长减慢,血糖明显下降(P<0.05),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也有降低的趋势,其中血糖和甘油三酯的降低尚有一定的剂量关系.高剂量组生殖器周围脂肪总重和脂肪系数明显下降(P<0.05和P<0.01),且有一定的剂量关系.结论"纤美健”消脂纤维对动物有一定的减肥去脂功能.
2001(3):152-152.
摘要:明尼苏达大学抗议者被捕1999年 9月 ,一位名叫MATTBULLARD的动物保护者为抗议用灵长类动物进行药物成瘾研究 ,将自己悬挂于明尼苏达大学MOOSTOWER上长达 5天。 2 0 0 0年 5月 15日 ,BULLARD以非法入侵罪受到指控 ,被法院判处 6 0天监禁 ,如果他接受处罚 ,可改为 44天监禁 ,缓期 1年执行。处罚内容是从此远离大学实验动物研究设施 ,并完成 16小时的社区服务 ,以补偿大学和消防队营救他所花费的成本。 生命科学院遭纵火犯袭击2 0 0 0年 5月 15日 ,英国动物权利保护组织成员放火烧毁了Huntingdon生命科学…
2001(3):153-155.
摘要:根据螺旋杆菌rRNA保守区设计出4对引物,分别为P5、P6;P7、P8;P9、P10和H1、H2。从人工免疫抑制SD大鼠中分离到螺旋杆菌纯化的DNA为模板,按照各对引物的反应条件,筛选出最佳引物P7、P8和H1、H2,扩增片段长度分别为374bp和375bp,并用这二对引物对大肠埃希菌、溶血性链球菌、嗜肺巴氏杆菌进行PCR扩增,以分析其特异性。将PCR方法应用于东方田鼠的检测,从几十份东方田鼠粪便中检测出10份螺旋杆菌为阳性。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解决了螺旋杆菌培养极其困难的问题。
2001(3):156-157.
摘要:热原质的污染可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发热和血管效应。对那些非肠道途径(如:注射、输注)服用的药物进行热原检测,是确保药品质量和人民安全用药必不可少的质控手段。在欧洲各国的药典中,都明确规定了热原质检测的两个实验系统,即体内的家兔热原质试验和体外的“细菌内毒素试验”或称“LAL试验”[“LAL”是Limulus Amoebocyte Lysate(鲎阿米巴样细胞裂解物)的缩写,
2001(3):158-161.
摘要:通过实践对SPF级实验动物的生产管理技术进行了总结,认为在SPF级实验动物生产中不仅要注重对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和质量监测,还要注重对设施和人员的管理,这样才能生产出合格的SPF级实验动物。
2001(3):161-161.
摘要:回顾 2 0 0 0年 ,展望未来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本着“改革、发展、开拓、创新”的精神 ,制订学会 2 0 0 1年工作计划 ,我们希望全体会员在新千年之际 ,为中国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而共同努力奋斗 !根据学会目前的现状 ,2 0 0 1年计划开展以下工作 :一、在组织工作方面 ,作为学会重点工作之一 ,完成中国科协和民政部对二级学会登记整顿工作。加强专业委员会工作 ,充分发挥专科学会作用。二、在今年适当时期 ,召开学会、二级学会和地方学会工作会议 ,密切全国学会和地方学会的联系 ,开展多层次的学术和信息交流。三、充分发挥理事会成员的作用 ,…
2001(3):162-163.
摘要:实验动物在医药学研究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支撑条件之一。为加强实验动物中心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在为科研、教学服务中的作用,我们实施转岗分流,精简人员,设立科研、教辅及附属编制和岗位责任制,创建了“一个中心,两种体制”的管理模式,初见成效。结果表明,“一个中心,两种体制”是实验动物中心较好的管理模式。
2001(3):164-166.
摘要:1.1.1基本概况近10年来,日本有近50家实验动物生产、经营单位,约有10家生产SPF大、小鼠。1998年全日本实验动物总供应量是小鼠700万只,大鼠300万只。小、大鼠数量呈减少趋势,特别是远交系和普通动物减少,而SPF动物,近交系、突变系动物以及遗传工程模型动物不断增加(总体使用数量并没减少)。
2001(3):167-171.
摘要:通过对近年来国外哮喘实验研究文献进行总结,从制备哮喘模型常用动物的选择、制备模型的要素到哮喘模型的研究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指出各种常用哮喘实验动物在哮喘研究中的适用范围,目前豚鼠仍是常用的哮喘实验动物,但是大小鼠的应用也日渐增多。在文献数据等结论基础上评价各种制备方法之特点,对改进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及评价。最后对动物模型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应用,尤其是免疫发病机制中细胞因子与哮喘动物模型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分析。指出应根据不同的哮喘临床类型及研究目的选用相应的方法对实验动物进行致敏及激发。
2001(3):172-175.
摘要:本文介绍了斑马鱼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并与小鼠对照对其在发育生物学中应用的优点进行分析,阐述了斑马鱼在发育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概况,显示了斑马鱼发育生物学中应用和研究的诱人前景。
2001(3):176-179.
摘要:本文综述了食物、谷氨酸钠及金硫葡萄糖所诱导的肥胖动物模型机理及病变特点,为药理工作者在使用、选择肥胖动物模型时提供参考。
2001(3):180-183.
摘要:流行性出血热(EHF)是通过鼠类携带出血热病毒的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高热、出血、休克、肾衰竭为主要症状。该病发病急.病死率高,传染性强,流行区域广,是目前我国危害较严重的烈性传染病。该病不仅由野鼠传播给人群,而且通过野鼠感染实验动物,形成实验室感染,二次传播从事动物实验的人群。现把出血热的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感染介绍给读者,以引起有关方面重视。目前我国已将流行性出血热列入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必检指标。
2001(3):183-183.
摘要:新西兰兔108只(由本单位动物实验科提供),体重2.0~3.5kg,雌雄各半。合格证号:苏动质字第97009号。
2001(3):184-187.
摘要:微小病变型肾病是儿童原发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动物模型的建立为探索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和药物防治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本文介绍了微小病变型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研究进展,并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2001(3):187-187.
摘要: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nae,S.pn)主要引起细菌性肺炎、脑膜炎、中耳炎,对抗生素耐药的S.pn研究已成为主要的问题,开发疫苗变得十分重要。以下对动物模型在肺炎链球菌致病机理研究中的应用作介绍:
2001(3):188-190.
摘要:实验动物设施(在此我们称为生态动物饲养房或动物房),比其他类型的实验室环境更需要仔细和重点的工程工艺设计。稳定和高质量的动物生活环境是确保研究完善的关键所在。此外,通风系统必须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在维持房间正确压力的同时,还必须确保污浊空气的排出。
2001(3):190-190.
摘要:日前,在上海举办的“全国核酸类物质功能及应用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指出,补充核酸对正常人来说没有意义,只有婴儿和特定病人可能需要补充外源核酸,同时人体摄入核酸也不能过量。
2001(3):191-191.
摘要:1.1动物 Wistar大鼠30只,体重200~250g(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提供)。
2001(3):192-192.
摘要:在新墨西哥沙漠的HOLLOM空军基地,有一栋颇具现代艺术风格的建筑,这里曾是喷气式战斗机的机库,而现在已成为300多只退役黑猩猩的家园,它们将在这里颐养天年。这批原本属于原始森林的成员为什么住进了沙漠里的现代化建筑?请了解一下这些特殊“客人”的来历。
2001(3):F003-F004.
摘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1年6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代表着全国各地区、各行各业科技工作者的947名代表和128名特邀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他们当中有为我国科技事业无私奉献、奋斗不息,作出了卓越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有顽强拼搏,锐意创新,在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有取得重大科技成果享有广泛声誉的科学泰斗,也有在科技、科普第一线辛勤耕耘的科技工作者和科协、学会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