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1999(2):65-68.
摘要:本试验探讨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rhIL-1β)对小鼠桑椹胚玻璃化冷冻后体内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hIL-1β添加浓度为5、50、500IU/ml时,对解冻后的胚胎经体外培养,发育率(87%~100%)与对照组(94%)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浓度提高到1000IU/ml时,胚胎的发育受到抑制。解冻后胚胎在含有5、50、500IU/ml浓度的rhIL-1β培养液中培养3~4h后移植于假妊娠3d的受体鼠,移植妊娠率(86%、100%、83%)高于对照组(56%),特别是50IU/ml处理组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浓度为1000IU/ml处理组的胚胎移植妊娠率(30%)低于对照组。试验证明,添加浓度为5~500IU/mlrhIL-1β的培养液,对解冻后胚胎的体外发育率无影响,而且能够显著提高移植妊娠率。
1999(2):69-72.
摘要:本实验探讨用硫堇和台盼兰染料对妊娠4~5d小鼠进行活体染色以显示胚泡着床位点的可能性。研究结果:1台盼兰可用作胚泡着床点的染色反应,具体方法是:尾静脉注射05%台盼兰03ml,10min后观察,而硫堇则无效;2着床点数目在两侧子宫角内的分布有显著差别,左右子宫角内分别为640±164和480±240个;3着床点的间距为225±087mm。
1999(2):82-84.
摘要:本文用蛋白印迹法(Westem Blot)对来源于云南省思茅县竹林乡的41只野生恒河猴作了猴D型逆转录病毒(SRV)血清抗体检查。其中,9只确定为阳性的动物血清中有膜蛋白gp20反应,所检查的41只动物中均未见膜蛋白gp70和核心蛋白p27的反应。结果表明:云南省思茅地区的野生恒河猴群中,存在感染猴D型逆转录病毒的动物。
1999(2):85-86.
摘要:测定转种H22肿瘤细胞小鼠的腹水骨钙素浓度,并与正常小鼠腹腔液对比。结果表明,转种10d和13d后,腹水骨钙素浓度明显下降,分别比正常对照组约低77%和83%,P<002。
1999(2):87-89.
摘要:通过筛选的抗肝癌3A5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在不同周龄、不同性别的Lou/c-Igk-1b大鼠腹腔接种,生产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在20周龄腹水生产量达到最大值,性别之间差异不显著。本实骑证实单抗腹水生产量与动物的性别及个体太小有相关关系。这一结果表明对于最有效地利用实验动物最大量的生产单克隆抗体提供了依据。
1999(2):90-93.
摘要:取20日龄雄性昆明小鼠150只,随机分为5组。取性成熟雌雄昆明小鼠150对,也随机分为5组。各组分别喂含Zn50mg/kg的基础日粮和含Zn60、70、80、90mg/kg的添加Zn日粮。生长试验30d,繁殖试验观察2个胎次。结果表明,日粮Zn水平对实验小鼠体增重、饲料效率、繁殖力(初生窝仔数、初生窝重、离乳窝仔数、离乳窝重)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肝脏、胰脏、肾脏、胫骨含Zn量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各处理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以常规组分配合的天然组分日粮含Zn量不仅能满足实验小鼠生长和繁殖对Zn的需要,而且组织Zn也已达到饱和状态,额外补Zn没有意义
1999(2):94-97.
摘要:本文对半屏障系统下清洁级C56BL/6小鼠进行剖腹取胎,用触诊法确定妊娠鼠的临产期,剖腹产仔鼠成活率为8952%,部腹产和正常产仔鼠出生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用ICR母鼠代乳与正常产的仔鼠1~4周龄同期体重比较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4周龄头长、体长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999(2):102-105.
摘要:本文概述了信息交流中常用的电子邮件、邮寄目录、互联网等方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描述了这些技术在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发展中的应用前景。
1999(2):106-109.
摘要: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简称ES细胞)是胚胎性多能干细胞,自从Evans和Kaufman以及Martin分别报道从小鼠囊胚中成功地建立起ES细胞系以来,许多实验证明小鼠ES细胞可以在体外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在保持二倍体状态的同时,具有分化成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的潜能。ES细胞是一种能长期传代的无限细胞系,许多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了一系列工作证明:1.ES细胞经转化后能产生生殖系嵌合鼠。2.特异的内源基因经点突变后选择出来的ES能产生生殖系嵌合体。3.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改良ES细胞后,选择出来的ES能产生生殖系嵌合。由于ES细胞经过基因操作后的选择对象由个体成为细胞,结合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因打靶技术(Gene Targeting)使人们定向改造哺乳动物成为可能。因此这条途径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哺乳动物基因改造的最佳途径。通过ES细胞途径获得转基因动物是目前生命科学领域中研究的热点之一。
1999(2):110-114.
摘要:早老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是困扰人类的神经系统主要疾病之一。其基本病理表现是在广泛分布在大脑皮层和海马结构的β-淀粉样斑块。斑块的主要成分是由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β-APP)衍生的38-42个氨基酸的有神经毒性的多肽(Aβ,β/A4)。APP是在多种组织表达的跨膜糖蛋白,至少有六种剪接形式,长度分别为365、563、695、714、751、770个氨基酸残基。其中695、751、770为主要形式。APP 751和APP 770都包含在结构和功能上已知的蛋白酶抑制子编码区。APP 695主要在大脑表达,尤其在AD病人的海马回和皮层中APP 695与APP 751的比率异常,且与脑中这些部位斑块的数量呈正相关。APP基因位于染色体21q 11.2~22.2上,由18个外显子和17个内含子组成,总长约170kb。Aβ跨第16和17外显子,Aβ部分(1-28AA)位于膜上,部分(29-42AA)位于膜外。
1999(2):115-119.
摘要:仙台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1953年首次于日本仙台发现,并分离出了第一株病毒Fushimi株,之后人们对仙台病毒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报道。
1999(2):120-125.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基因遗传病。根据其发病机制,分为胰岛素依赖型(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IDDM)和非胰岛素依赖型(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两大类,其中,NIDDM占所有糖尿病的90%左右。未来的10-20年内,许多遗传学家将致力于对它的研究。其中,NIDDM的基因定位及克隆将是一个热点。要想将NIDDM基因定位,最关键的是寻找合适的家系。找到好的家系就如同发掘到了宝藏,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好的家系是连锁分析结果可信的保证。由于NIDDM发病较晚而其严重并发症又使患者较早死亡,寻找大的家系几乎不可能。
1999(2):126-126.
摘要:美国的“科学”杂志于1999年1月29日专门刊登了中国国家科学技术部朱丽兰部长撰写的题为“中国的基础研究”文章,该文刊登后引起世界各国领导机构、社会团体,及科学家的关注。前不久,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委员会(ICLAS)的秘书长D1.Pakes,专门致信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刘一农博士,极度赞扬中国政府“科教兴国”的战略国策。我们认为,中国在加大力度发展基础研究的同时,必将对作为基础研究的支撑学科一实验动物学有更大范围的支持。在此特别发表了朱部长这篇文章的译文,供学界同仁学习参考。
1999(2):127-128.
摘要:第四届全国医学实验动物工作会议于1999年3月29~31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卫生部彭玉副部长、解放军总后卫生部李超林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李振吉副局长、卫生部科教司祁国明司长、军事医学科学院晁福寰副院长、国家科技部条财司王顺昌副司长、国家药品...
1999(2):128-128.
摘要: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于1999年4月14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实验动物质量标准研究论证会”,科技部条财司王顺昌副司长、邹大挺处长、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冯静兰副局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张象麟处长、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秘书长方喜业教授以及“实验动物质量国家标准的修订及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