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1998(3):129-134.
摘要:以妊娠晚期绵羊为研究对象,通过进宫腔手术的方法.从胎羊股动脉插管达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la,AO)水平,留置导管于胎羊体内,导管经三通管接压力换能器及电磁流量计,连续动态监测胎羊AO血压,定时抽血作血气分析。手术后经眙羊AO少量多次注射微球悬液,通过脐动脉进入胎盘阻塞胎盘一胎儿循环,从而建立胎儿窘迫动物模型。通过胎羊血气分析及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注射微球能够阻塞眙盘.影响胎儿血气和酸碱度的变化,造成一系列符合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
1998(3):135-138.
摘要:本文观察了一次性经腹腔注射氯乙醇(30mg/kgB.W.)的急性染毒大鼠3,6,12,24h等四个不同时点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活力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关系,结果发现氯乙醇急性染毒组肝脏中上述的抗氧化酶活性于所设四个时点中均比对照组低(P<0.01及0.05),而同时丙二醛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及0.05),提示氯乙醇急性染毒大鼠中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受氯乙醇毒性所抑制,出现肝脏脂质过氧化并造成肝损害。同时,本文也发现氯乙醇急性染毒大鼠血清中丙二醛含量与肝脏丙二醛含量存在着高度密切的正相关关系(P<0.01),且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比谷丙转氨酶活性早升高,提示血清丙二醛可能可以作为检测氯乙醇急性肝损害较为敏感的指标
1998(3):139-141.
摘要:将小儿复方减肥冲剂分两种剂量投给以高脂高蛋白饮食的肥胖小鼠。发现该方剂能够减轻动物的体重和降低血脂水平,但以高剂量组效果为显著。提示该方剂对单纯肥胖伴有或不伴有血脂升高者均具有治疗作用,但前者的用量可能更大。
1998(3):142-145.
摘要:研究泡利芬对大鼠的血清及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及脂质过氧化物简称LPO)影响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微量快速法测定SOD活性,用硫代硫酸钠荧光法测定LPO的最终产物丙二醛含量。泡利芬实验组动物血清及肝脏SOD活性均比对照组高,且有显著意义,而LPO古量较对照组下降也有显著性意义。泡利芬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和抗衰老作用,对机体的延年益寿和抗老保健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1998(3):146-148.
摘要:本文对一起罕见的清洁级昆明小鼠群中散发的嗜肺巴氏杆菌病进行了临床病理观察和病原学诊断,并对该动物群进行了带菌状况调查。该鼠群中嗜肺巴氏杆菌病发病率为3.8%,发病小鼠全部为三同龄左右.全身状况良好,仅表现出结膜炎,剖检除眼眶有米粒大脓肿外全身各脏器均未见异常;从脓肿中仅分离到嗜肺巴氏杆菌,本次流行株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显示部分菌株可有溶血性,吲哚试验阴性;其带菌率为:种鼠80%、5~6周龄90%,3~4同龄100%,提示:幼龄鼠对该菌的易感性高于成年鼠。
1998(3):149-151.
摘要:IEA法检测小鼠肝炎病毒抗体方法的建立.并对ELISA法和IEA法检测小鼠肝炎病毒抗体的敏感性进行了比较。共检测小鼠血清197份.两种方法符合率为92.5%。结果表明,IEA法同ELISA法一样.是较为敏感的试验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可用于大批标本的检测。
1998(3):152-156.
摘要:用庚型肝炎病毒(HGV)人工感染恒河猴建立庚型肝炎动物模型在我国尚属首例。该实验用了5只恒河猴(2其感染.1只传代.2只对照)。本实验采用:逆转录PCR法、间接ELISA法、酶速率法、肝组织光镜动态病理方法作为检测手段。其结果是:研究的2只猴都出现HGV-RNA、HGV-IgG阳性,持续时间50周以上。感染第10周肝组织出现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变.并与人庚型肝炎病变基本相同,而血清转氨酶(ALT)变化不明显。用感染后第7周猴子的阳性血清传代感染另一只猴:用同样的检测方法、内容,其结果与供血清猴的变化特征相同。实践证明.实验感染恒河猴建立庚型肝炎动物模型的研究首次获得成功。
1998(3):157-159.
摘要:对126只NOD小鼠自发性糖尿病发病情况观察,52周后雌性发病率为50%、雄性发病睾为28.3%。雌性发病早于雄性,发病期小鼠尿糖、血糖水平升高,发病后2~5周死亡。主要病理学特征表现为胰岛炎及胰岛萎缩等。
1998(3):160-165.
摘要:本文报道利用地塞米松建立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并应用于保健酒的功能学(免疫调节作用)的检验。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法使检验的结果更为真实、可靠,特别是对于具有取向免疫调节作用的保健酒检验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1998(3):166-169.
摘要:本研究将人巨细胞病毒AD169株以10^3TCID50。接种于新西兰免后,5~20d内动物死亡33.33%;将死亡动物可疑器官作病理学检查发现,早期死亡动物双肺广泛充满浆渡性渗出物,稍后死亡动物肺脏肺泡壁增厚,尘细胞增多,伴有不同程度渗出性病变,肝脏、肾脏出现灶状变性坏死灶,人巨细胞病毒抗原定位检测在上述受到损伤的组织细胞中查到HCMV特异抗原,表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家兔造成的肺脏、肝脏、肾脏的严重损害,与动物死亡的关系极为密切。
1998(3):170-171.
摘要:SCID小鼠为先天性T和B淋巴细胞双重免疫缺陷动物。SCID小鼠和裸鼠一样.由于肿瘤移植成活率高.而广泛用于人类的肿瘤移植实验研究。然而,目前未见有SCID小鼠作为人体瘢痕块移植实验的报道。为此,作者就裸鼠和SCID小鼠对人体瘢痕块皮下移植后的反应,进行了大体解剖学,组织学光镜和电镜观察。初步认为SCID小鼠也可作为瘢痕块皮下移植动物模型。
1998(3):172-175.
摘要:实验动物质量对医学生物学研究中动物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及科学性有重要影响,实验动物遗传监测是评定和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必不可少的措施。实验动物遗传监测指标对各品系动物个体基因纯合度及动物个体之间遗传基因一致性的检测,近交系动物要求动物个体基因纯合,
1998(3):176-180.
摘要:1一年来的主要工作近两年来,中央关于科技工作作出了两个重要决定,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各部门、各地方要提高重点科研机构和科研基地...
1998(3):181-185.
摘要:“人类认识自我的过程就是遗传学发展的过程。遗传学是人类健康的关键;而比较医学就是推动人类健康研究的焦点学科,比较医学家将永远站在生物医学发展的基础线上……”
1998(3):186-189.
摘要:为贯彻《云南省实验动物合格证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贯彻实施“实验动物合格证管理办法(试行)”通知》精神,强化实验动物工作管理,落实合格证制度,促进我省实验动物工作进展。在有关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署下,于1997年6月20日至8月2日对我省昆明市及七个地州的七个系统共38家生产和使用实验动物较多的单位进行现场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1998(3):190-192.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工作的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我国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工作的重点和主导思想,提出了今后深入开展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工作的建议和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