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1997(4).
摘要:采用DBA/2和C57BL/6二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不相同的近交系小鼠,将DBA/2小鼠的淋巴细胞植入C57BL/6体内,分别选用P815和D8A/2小鼠的淋巴细胞作为靶细胞,应用抗体-补体介导细胞杀伤的免疫学方法,研究P815作为DBA/2小鼠H-2抗原靶细胞的可行性,实验结果显示,P815可以替代DBA/2小鼠的淋巴细胞作为靶细胞。
沈洁 , 孟雁 , 赵宏旭 , 赵晓娟 , 刘志红 , 方芳 , 薛越强 , 刘亮
1997(4).
摘要:利用经典遗传学的杂文-互交方法将昆明(KM)小鼠携带的先天性骨─肾畸形综合征致病基因1d导入遗传背景已知的C57BL/6近交品系小鼠中,建立C57BL/6-1d同源导入近交系。本实验随机挑选第六、七循环C57BL/6-1d动物共12只,采用蛋白质和同工酶电泳方法对位于共九对染色体上的14个生化标记基因位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第六循环的C57BL/e-1d在Es-1和GPd-1位点的等位基因为杂合型,至第七循环,C57BL/6-1d动物的14个位点全部为纯合子,与C57BL/6基因型一致。
张永容 卢耀增 张原 尹红星 宋怀燕 潘勇 朱华 丛喆 刘亚莉 张好
1997(4):193-196.
摘要:尸检6例SIVmac实验感染3mo恒河猴,取全部腋窝、腹股沟、肠系淋巴结、腹壁后淋巴结、脾和胸腺进行组织病理学分型,检查淋巴结共170个,结果表明,体表淋巴结、深部淋巴结和脾组织病理分型基本一致,淋巴结大小不影响组织病理分型,仅以大小来判断病程进展不能完全反映病变的真实情况,淋巴结肿大直径超过1cm也可能是萎缩型。活检表浅淋巴结,有助于SIV感染后病程判断、药物疗效的评价。
1997(4):197-199.
摘要:采用DBA/2和C57BL/6二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不相同的近交系小鼠,将DBA/2小鼠的淋巴细胞植入C57BL/6体内,分别选用P815和DBA/2小鼠的淋巴细胞作为靶细胞,应用抗体-补体介导细胞杀伤的免疫学方法,研究P815作为DBA/2小鼠H-2抗原靶细胞的可行性,实验结果显示.P815可以替代DBA/2小鼠的淋巴细胞作为靶细胞。
1997(4):200-204.
摘要:用半定量法对雌性小鼠和大鼠膣内固有菌群在发情期间出现的周期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情期间存在着细菌数量的变化,发情前期和发情期的细菌数明显高于发情后期或休情期。阴道内细菌的密度与发情周期相关。小鼠发情期的平均细菌数明显高于发情后期(P<0.05),而在休情期则分离不到细菌。大鼠发情期和发情前期的细菌数明显高于发情后期或休情期(P<0.05)。细菌数由休情期到发情前期开始增加,至发情期达到高峰。细菌种类,小鼠以链球菌为主,大鼠以链球菌和肠杆菌为主。
1997(4):209-211.
摘要:清洁级C57BL/6N小鼠通过限制摄食量为对照组的60%建立了膳食限制模型。限食一年后其血锌水平显著低于对照小鼠,而肝、肾中锌水平升高。血清铜,铁水平下降,肝、肾组织中铜、铁含量无显著变化。
1997(4):212-215.
摘要:本研究分别观察了甘油致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后,72h、144h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肌酐的变化和尿中蛋白质、红细胸、白细胞、尿胆原和pH的变化,量取每24h的尿量变化。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略有下降,尿素氮、肌酐和尿中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升高十分显著,尿量和pH值亦明显下降,经统计处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取肾脏作病理检查,肾小管出现颗粒样变性、坏死。上述改变符合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特征,是开展药理研究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良好的动物模型。
1997(4):216-219.
摘要:25只猫接受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手术。A组8只猫,胰腺引流方式采用肠肠吻合,术后5只猫未接受任何抗免疫治疗,另外3只地塞米松肌肉注射,该组平均生存12d,死亡与胰腺坏死有关。B组17只猫,行十二指肠膀胱吻合。5只地塞米松肌肉注射。其余口服环孢霉素A。平均生存17d。9只猫有程度不等的胰腺坏死,其余8只胰腺组织学结构大致正常。术后所有实验猫血、尿淀粉酶均升高。尿淀粉酶升高的幅度差异很大,A组升高16倍,B组升高80倍。其差额可以反应移植胰腺的功能状态。胰腺发生坏死后,尿淀粉酶含量明显降低。胰腺没有坏死,尿淀粉酶仍居高不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胰腺引流膀胱的术式,尿淀粉酶的降低与移植胰腺的坏死及功能丧失有明显关系。胰腺坏死及功能丧失是排斥反应损伤的结果。因此尿淀粉酶的测定可以作为监测移植胰腺排斥反应的发生与强度的重要手段。
1997(4):220-223.
摘要:YSM-2型动物饮水净化器利用过滤除菌和紫外线照射杀菌的原理,使水源先经过孔径0.5μ粗过滤,再经0.02μ中空纤维膜超级过滤,最后经紫外线360度全方位照射杀菌,获得净化水。该净化器对自来水中菌0~15.22cfu/ml、人为加入大肠杆菌8099株5.6×106cfu/ml、枯草变种黑色芽胞杆菌ATCC9372株5.0×106cfu/ml,经全程处理后,采水样倾注培养48h,除菌率达99.99%~100%。
1997(4):224-227.
摘要:为了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应用于亚致死量全身照射后小鼠造血功能低下基因治疗的效果,进行了IL-2和LA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对小鼠造血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观察其造血重建作用。结果表明,过继免疫治疗能减轻亚致死量放射性对造血细胞的损伤,促进外周血白细胞的恢复,延长生存时间。提示.过继免疫治疗对放射损伤后造血功能的恢复具有应用价值。
1997(4):231-234.
摘要:在肉用鸡育成过程的早期(6日龄),用酵母菌多糖(YPS)灌胃(20mg/kg),可明显促进肠菌群中有益生理活性菌(乳杆菌)的增殖,抑制肠杆菌的生长。肉鸡在按本试验方案摄取YPS时,可在2~5日内纠正失调的肠菌群,使之恢复平衡。由于YPS为非(活)细胞型生态调节制剂,资源丰富,制备技术简易,将其开发为禽、畜用饲料添加剂或应用于卫生保健与临床是有前途的。
1997(4):235-238.
摘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陆长明,综述,李厚达,校阅(苏州医学院核医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1983年,Bosma等[1]首先报道了一种隐性遗传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该鼠免疫器官萎缩,体内缺少可检测的T、B淋巴细胞,血液中缺...
1997(4):239-242.
摘要:自1917年Tyzzer首次描述泰泽氏菌引起小鼠致死性肠(型)肝炎以来,已发现该菌可感染小鼠、大鼠、豚鼠、沙鼠、仓鼠、麝鼠、家兔、白尾棕兔、浣熊、郊狼、犬、灰孤、猫、雪豹、马、袋鼠和非人灵长类等哺乳动物.有报道提示也可能感染人。由于泰泽氏菌具有专营细胞内寄生,不能在无细胞培养基上生长的特点,对其许多生物学特性、分类学地位等的研究一直进展缓慢,罗函禄曾对泰泽氏病作过概述,近年来,由于泰泽氏菌在体外细胞培养上繁殖成功.使对泰泽氏菌的分类学、抗原性、感染和传播机制及检测等方面均有很大进展。
1997(4):243-245.
摘要:半屏障系统实验动物环境设施送入的全新风要经过100000级洁净度的过滤,空气净化系统是半屏障系统实验动物环境设施成败的关键。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进入半屏障系统内的饲料、水、动物、人和其它一切物品要进行严格的微生物控制才能维持合格的环境条件。
1997(4):246-251.
摘要:昆明小鼠(KM鼠)是我国生产量、使用量最大的小鼠品种,被广泛应用于药理学、毒理学等领域的研究,生物制品的生产及药品生物制品的检定。作者对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简称北京生研所)昆明小鼠的引进历史资料进行了分析,综合了目前国内学者对其所做的实验分析,以调查KM鼠的遗传背景,供大家参考。
1997(4):252-255.
摘要:猪在解剖学、生理学、疾病发生机理等方面与人极其相似,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尤其是近年来,异种医用组织器官的移植已引起国际上高度重视.猪在作为人医用组织器官移植的供体方面,已显示出良好的前景。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7年颁布了“异种移植的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申请指南,拟全面开展猪作为异种器官移植供体的基础研究。因此,猪愈来愈受到生命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广泛关注。小型猪由于劳动人民长期的近亲培育,基因纯合度及遗传稳定性高,在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重复性好。同时.小型猪体型小、便于操作、饲养费用低。因此,小型猪的实验动物化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倍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