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田克恭 , 渠川玫 , 符兆英 , 遇秀玲 , 刘宏伟彭传贵 , 时彦胜 , 李砚忠 , 裴相元 , 吴娜 , 孙岩松
1996(1).
摘要:将用CPV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V2/0细胞在聚乙二醇作用下融合,用HI法筛选,有限稀释法克隆三次,得到6株分泌抗CPV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4株分泌IgG1,2株分泌IgM。将杂交瘤细胞注射BALB/c小鼠诱生腹水,摸索出了大量生产腹水的最佳实验条件。采用CPV McAb研制触CPV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47份病犬粪样,在30min即可肉眼判定结果,与HA法和常规ELISA相比,具有简便、快速、特异之优点。应用CPVMcAb治疗CPV发病犬287只,治愈率高达97.21%,显著高于其他疗法的治疗效果,治疗机理除对体内病毒的中和作用外,有可能促进机体的主动免疫反应。在对46只幼犬进行CPV疫苗免疫时,使用CPVMcAb的23只,其免疫成功率为100%,而未使用CPVMcAb的23只对照犬,其免疫成功率仅为78.3%,表明CPV McAb在疫苗免疫中可起积极作用。
1996(1):1-6.
摘要:IL-2和TNF-α是引人注目的抗肿瘤活性因子。二者在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方面具有协同作用。我们用Lipofectin法将XDF表达质粒载体(含有IL-2和TNF-α融和基因)导入小鼠前胃癌细胞。PCR可以从融合基因转导的细胞DNA中扩增出1.1kb的基因片断。说明目的基因完整的整台在细窿的基因组DNA中测其上清中的IL-2和TNF-α活性,结果显示,IL-2的活性为1.5~8U/l0^6cells/24hr,TNF-α的活性为20~105U/10^6cells/24hr。转化后的肿瘤细胞在同基因小鼠接种后,与原肿瘤细胞相比致瘤性明显减弱。
1996(1):7-10.
摘要:对24只4月龄的C-1系小鼠消化道各段单位面积内的结缔组织肥大细胞与粘膜肥大细胞进行了计数与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结缔组织肥大细胞在消化道各段均存在,尤以口腔与肛门部为多,其数量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各段(P<0.01).粘膜肥大细胞仅见于腺胃、胃贲门部、幽门部、空肠和回肠,其中在腺胃和贲门部的数量极显著地高于其他部位(P<0.01)。作者对此现象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1996(1):11-14.
摘要:本研究,采用随机留种法和各家系等量留种法对远交群实验动物在非近亲随机交配的条件下进行保种,比较了两种不同留种方法群体封闭n代后近交系数Fn的世代变化和给定每世代近交系数增量△F为0.01时,两种不同留种方法确定保种群最低群体含量。结果表明:各家系等量留种法,有近交系数上升缓慢;所需的种群最低群体含量低于后者和最大可能性避开近亲交配等优点,是远交群实验动物保种的最佳方案。
1996(1):15-17.
摘要: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不规则喂养及饮用酸化水的方法,成功地建立了胃电节律失常的动物模型,实验组30只太鼠,90%出现胃电节律失常,异常节律指数达36.67%.并发现慢波节律失常导致对应快波频率,振幅降低,形态不规则及节律不齐,其中胃动过速影响最大,胃动过缓影响最小。
1996(1):18-20.
摘要:本文以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受染小鼠T细胞亚群及小鼠胸腺重量进行了动态观察。在感染后第3天,TH/Ts比值开始下降,提示小鼠出现免疫抑制状态。至感染后第5天、第7天与正常组对比,差别非常显著(P<0.01)。胸腺变化出现较晚,自感染后第5天出现体积缩小和重量减轻的胸腺萎缩表现,一直持续至感染后第7天。
1996(1):21-24.
摘要:应用IEA法检测了不同地区的4个猴群的麻疹病毒抗体并与传统的HI法相比较。结果A、B猴群100%阳性,C猴群只有低阳性率和低滴度,D猴群全部阴性,检测的120份标本HI法与IEA法酣符合率达到99%。抗体滴度HI法较IEA法约高4~8倍,同时用IFA法检测了部分标本,IFA法的敏感性与IEA法相仿。
1996(1):32-34.
摘要:本文初步研究了茶酒的抑瘤作用及其抑瘤机理。茶酒对体外培养的S180细胞株杀伤率为66.5%(P<0.01);对S180移植瘤抑瘤率为46.9%(P<0.05);对60Co照射小鼠免疫损伤后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恢复有明显增进作用(P<0.05或P<0.01).结果提示:茶酒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其抑瘤机理可能与机体综合免疫功能增强有关。
1996(1):35-38.
摘要:应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三个品系小鼠血清钠(Na^ )、钾(K^ ),氯(C1-)、二氧化碳总量(TCO2)和阴离子隙(AG)水平,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操作快速等优点,适用于小鼠血清标本检测。
1996(1):39-42.
摘要:用密度梯度离心提纯的小鼠白血病病毒(Murine Leukemia Virus,MuLv)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获得6株分泌抗MuL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经检测,它们所分泌的抗体类型分别为IgM(F10,D6,C12,A8)和IgG1(A9,B6)。腹水效价为10^-8~10^-5。相对亲和力分别为1.25ug/ml(F10),1.30μtg/ml(D6),1.20μg/ml(C12),1.0μg/ml(As),0.07μg/ml(A9),0.001μg/ml(B6)。F10,D6,C12,和A8能识别相同或相近的抗原表位,A9和B6识别不同的抗原位点。特异性测定结果表明:6株MeAb与11种鼠源性病毒抗原脑膜炎病毒(LCM);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鼠痘病毒(Ect.);鼠肝炎病毒(MHV);仙台病毒(Sendai);呼肠孤癌病毒(Reo3);鼠肺炎病毒(PVM);细小病毒(MVM);鼠腺病毒(MAd);多瘤病毒(Polyoma);脑脊髓炎病毒(GDVII)均无反应。将MuLv MeAb标记荧光素应用于实际检测,取得较好的实验结果。
1996(1):43-46.
摘要: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从上海、北京分别引进DBA/2、BALB/c和C57BL/6三种近交系小鼠。经过培育,作者对第五代扩大生产群近交系小鼠以同功酶和异构蛋白基因作为遗传标记,采用国产的醋酸纤维膜进行丁生化标记基因的检测,证实生化标记基因法县有快速、准确、方便、经济的优点。同时进一步验证近交系小鼠扩大生产群超过5代都有不同程度的遗传污染或变异,为确定传代保持遗传稳定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1996(1):46-46.
摘要:我国第一期“实验动物病理技术培训班”在京举办我国第一期《实验动物病理技术培训班》于1995年8月28日~9月22日在北京实验动物人才培训中心举办,历时30天。此班在日本政府国际事业协助团的大力支持下,在卫生部、医科院及培训中心领导的关怀指导下,经过专...
1996(1):47-49.
摘要:取24只昆明小鼠、分成3个组,进行不同光照试验,定期对小鼠称体重,解剖后称心、肝、脾、肺、肾重量,结果表明:无光照组小鼠精神欠佳、生长速度缓慢。体重减轻,和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解剖后各脏器重量均不同程度减轻。
1996(1):50-51.
摘要:自从Jacobsen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发现猕猴前额叶手术切除后,猕猴在学习延缓反应作业时发生严重的困难以来。有关额叶与学习记忆关系的研究一直是神经科学家的研究热点。其研究手段也已从定性转到了定量的研究阶段,具体表现在将额叶定位后进行分区毁损研究,同时结合微量电泳和生化学的检测方法,研究额叶毁损后各种神经递质的变化及在其中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动物额叶毁坏后对其学习记忆的影响的研究概况作一介绍。
1996(1):52-56.
摘要:随着生物生命科学、医药研制以及基础医学的快速发展,灵长类实验动物的开发利用日益增加,我国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及规范化的养殖,研究、开发体制,并就这些内容详细制定了有关人工繁殖,条件设施,质量检测的规章制度,从而根本上保证了非人灵长类特别是猕猴作为实验动物这一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将主要研究作一概况。
1996(1):57-59,38.
摘要:实验动物是生物学、医学等生命科学上最能反映人类的各种生命现象的群体。它们往往作为“人的替身”进行科学研究,并且在医疗、教学、检测、生产、国防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实验动物的需求,质和量与日俱增。饲养供应实验动物已有专业机构。对动物实验也提出了规范的要求。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步入法制管理范畴,从而保证了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质量,并与国际的要求和标准接轨。
1996(1):60-64.
摘要:在实验动物特定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寄生虫感染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我国,由于环境条件,人员素质,饲养方式,管理水平等因素,实验动物仍有寄生虫感染出现。这不仅直接影响动物的健康状况,而且也使研究工作受到干扰,甚至得出错误结论。为了保证实验动物在研究工作中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和准确性,实验动物寄生虫作为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的指标之一,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为了有效地控制寄生虫,经过十年有余的艰苦努力,我国已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验动物寄生虫检测等级标准及其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