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1995(2).
摘要:广东省实验动物质量标准实施座谈会在穗召开阳建春由广东省科委召集,广东省科委条件处、成果处、计划处、省科学院条件处、成果处、省卫生厅科研处,省医药管理局科研处,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处等部门领导,以及各高校,主要科研单位的实验动物专家和管理人员三十余人参加...
1995(2).
摘要:营养标淮化与实验动物质量刘德惠(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充足的营养是动物机体的基本需要和维持健康的先决条件,这在人类方面早已得到充分的认识[1]。然而在实验动物科学领域中,营养却是最易被遗忘的一个因素。但实际上与其它环境因素相比,营养是动...
1995(2).
摘要:本研究用1只个体型雄性猕猴为父本,8只正常体型的雌性猕猴为母本,进行多年配种选育试验获得小型化F_1代仔猴11只,现仍存活9只。研究表明,在存活的F_1代9只仔猴中,3岁时有5只个体在某些表型性状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父性特征,而体型小、体重轻、尾和四肢、指(趾)短化等特性,显然是父性遗传。
1995(2).
摘要:用人血清、单克隆抗体进行凝集抑制实验。对113只实验猕猴的血型进行了测试研究)建立了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恒河猴(Macacamulatta)红细胞表面及血清中均未证明有类人凝集原和凝集素存在;但可根据其唾液中类人ABH型物质的存在情况判定该动物的类人血型。本实验检出的血型分布频率分别为:A型17.70%;B型52.21%;AB型20.36%;O型9.73%。该结果与国外报道的血型分布频率有差异。
1995(2):65-68.
摘要:本文报告生产繁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适宜的环境和营养以及SHR的生长、发育、繁殖情况。0~26周的SHR体重增长情况表明,从第7周开始,雄鼠体重明显高于雌鼠(F<0.05),4~12周龄是SHR体重增长最迅速的时期。SHR种鼠繁殖四胎后及时淘汰,配种一周后雌雄种鼠及时分开饲养,这两条措施可提高SHR的产量。
1995(2):69-72.
摘要:本文对不同发育期与不同性别的大鼠血浆醛固醇(ALDO)水平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幼鼠血浆ALDO的来源,雌鼠生殖腺对其血浆ALDO水平的影响也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幼鼠的血浆ALDO水平较低,出生15d后显著升高,25d的鼠与成年鼠血浆ALDO水平已无显著差异;大于35d的鼠血浆ALDO水平有显著性别差异;经产鼠与处女鼠的血浆ALDO水平无显著差异;切除卵巢的雌鼠血浆ALDO水平无显著变化;出生2d后的幼鼠已具有自体产生ALDO的能力。
1995(2):73-77.
摘要:应用多种维生素(简称多维)代替大麦芽饲喂昆明小鼠(简称小鼠),通过十三个月实验观察,对小鼠的生长、发育、繁殖力,连胎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离乳鼠体重实验组为11.3951±1.0319g,对照组为11.4585±1.0120g,育种鼠体重实验组为38.1000±3.4523,对照组为38.200012.6293g.繁殖力实验组为9.30,对照组为0.21.连胎率实验组为90.78%,对照组为84.78%。结果提示:用多维代替大麦芽饲喂小鼠的方法是可行的。
1995(2):78-83.
摘要:辽宁省卫生防疫站动物室利用我国昆明种实验小鼠经过20代以上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出LFE近交系小鼠。我们对该品系小鼠进行了尾部皮肤移植试验获得成功,确定该系为同系组织遗传品质,然后对该系及沈阳化工研究院和大连医学院的昆明种小鼠进行了16个生化基因位点的检测。结果LFZ系全部位点为纯合子,沈阳化工研究院昆明种小鼠6个倍点出现杂合,大连医学院昆明种小鼠在Es-3位点上基因型为b型,属罕见基因,它丰富了我国实验小鼠的基因库,在遗传上具有特殊意义。
1995(2):84-87.
摘要:本研究用1只小体型雄性猕猴为父本,8只正常体型的雌性猕猴为母本,进行多年配种选育试验获得小型化F1代仔猴11只,现仍存活9只。研究表明,在存活的F1代9只仔猴中,3岁时有5只个体在某些表型性状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父性特征,而体型小、体重轻、尾和四肢、指(趾)短化等特性,显然是父性遗传。
1995(2):88-90.
摘要:TR1大鼠为我室自己培育,纯化的近交系大鼠,至今已达42代,我们对新生鼠至6个月鼠龄的大鼠进行体重、身长及尾长共449鼠次的测量,结果表明近交系TR1大鼠体重、身长及尾长在性成熟前随鼠龄的增加而成直线生长;性成熟期后雄鼠较雌鼠体重生长速度加快,身长及尾长不同性别间呈平行增加趋势;其身长较尾长长。
秦川 卢耀增 张永蓉 张呈生 刘增华 刘亚莉 伍治平 舒子正
1995(2):91-94.
摘要:实验感染SRV-1的12只恒河猴,通过活检和尸检的淋马结观察了淋巴结组织病理变化的全过程。淋巴结的病变可分为5个类型;Ⅰ.弥漫增生型;Ⅱ.巨泸泡增生型;Ⅲ.肉瘤样增生型;Ⅳ.清型和Ⅴ.淋巴组织耗竭型。随着感染后的不同时间5个类型交错存在和演变,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表明。除1例(89008)外,均显示淋巴结内有SRV-1 gp-20抗原的持续存在,最长者达2年。
1995(2):95-97.
摘要:采用HCMV-AD180株实验感染昆明系和BALB/c系小鼠,攻毒后感染急性期BALB/c系小鼠的死亡率(28.57%)高于昆明系小鼠(5.26%)。两种不同品系小鼠的临床症状和HCMV导致的病理损害脑钙化无明显差异。
1995(2):98-102.
摘要:用人血清,单克隆抗体进行凝集抑制实验。对113只实验猕猴的血型进行了测试研究,建立了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恒河猴(Macaca mulatta)红细胞表面及血清中均未证明有类人凝集原和凝集素存在;但可根据其唾液中类人ABH型物质的存在情况判定该动物的类人血型。本实验检出的血型分布频率分别为:A型17.70%;B型62.21%;AB型20.36%;O型9.73%,该结果与国外报道的血型分布频率有差异。
1995(2):103-105.
摘要:本文对42只广西野生熊猴、恒河猴肠道致病菌进行了调查,发现熊猴感染沙门氏菌。经鉴定为O11(F)群沙门氏菌Ⅱb[1]型,沙门氏菌系人畜共患疾病传染源之一。提示科技工作者在实验中注意自然感染。
1995(2):106-108.
摘要:拉合尔钝缘蜱对豚鼠免疫细胞的影响陆家海,胡边指导:李德昌郭固(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乌鲁木齐)蜱是人类和家畜一些重要病原的传播媒介,已知有83种病毒15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种原虫及钩端螺旋体、鸟疫衣原体、霉菌样支原体等均由蜱作为媒介或贮...
1995(2):114-118.
摘要:SCID-hu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在肿瘤学研究中的应用魏泓(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学教研室,重庆)SCID小鼠(SevereCombinedImmunodeficientMice)即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为一种先天性T和B细胞双重免疫缺陷动物。它不仅在移植...
1995(2):119-123.
摘要:无菌大鼠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王荫槐,蒋观成,寿克让(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实验大鼠是用途广、用量多的实验动物之一。长期以来,我国一直缺乏标准大鼠的生产供应。为加速我国实验动物的标准化进程,我们历经4年,人工培育了无菌大鼠(GFR),建立了相...
1995(2):124-127.
摘要:清洁级动物实验设施标准的探讨张文志,张贞姬,刘学领,邵军石,荣俊清(解放军三O二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北京)为确保医院科研、医疗和教学动药实验符合国家要求,根据国家标准我们建造了清洁级动物实经设施。该设施为三层砖混合结构、双走廊布局,布局力求科学、合理。...
1995(2):128-128,83.
摘要:实验动物科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吴桂兰(中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沈阳)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的现代医学,给当今护理学注入了新的内函。它要求护理学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护理技术,还要运用现代实验科学新技术开辟护理学新的学术领域。目前应用现代实验动物学技术,便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