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1994(1):1-5.
摘要:参照peraino方法用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samine建立新生Wislar大鼠肝癌模型,同时对诱癌方法适当改进.通过对肝重、体重及肝/体比的分析,并采用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六种酶组织化学染色比较了不同性别大鼠在癌前期病变、诱癌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本方法诱癌雌性大鼠较雄性犬鼠敏感性高,根据诱癌率、癌前期病变、两种性别大鼠及两组处理方法的比较,证实Wjstar大鼠性别对DEN致癌作用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机制可能与大鼠机体的性激素水平有关.
1994(1):6-8.
摘要:祛痰宁0.05~0.4g/kgig给药能明显增强小鼠气管排泌酚红的作用,sc给药时作用更强,各剂量组间有明显的量效关系。排泌酚红的作用强于相同剂量杜鹃素。0.1~0。4g/kg ig给药能增加大鼠毛细管排痰法的排痰量,作用优于同剂量的氯化铵。0.2~0.8g/kg ig给药时加强毛果芸香碱引起的小鼠流涎作用,作用强度随剂量加大而增强。LD50为4.46±0.84g/kg,为上述有效剂量的20倍以上。祛痰宁有可能成为一种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新型祛痰药。
1994(1):9-12.
摘要:结果表明:神经丝蛋白-200KD并非对大脑皮层,小脑皮层.海马和纹状结构以及脑干内的所有神经元都具有特异性的标记.而主要对一些锥体细胞.蓝状细胞.下橄榄核内的神经元以及髓质内部分纤维有较浓的着色。这一些选择性的标记特性与神经元的大小及纤维的长短无关,而仅表明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内神经丝蛋白-200KD的含量及存在与否.
1994(1):13-16.
摘要:以人喉癌手术切除标率为瘤源。移植于ABLB/cA裸小鼠颈后部。长出瘤体.建立移植癌模型.用434MH2、350W微波热疗机照射瘤体2~4周.分别处死。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癌细胞出现核固缩.核仁呈致密团块。甚至核仁分散、解离;常染色质出现颗粒凝集;细胞间腔数量增多。并伴有明显扩张硬大面积溶解区.细胞内出现大量次级溶酶休。在胞质内形成残质作.部分瘤细胞分化较高。核形规则。染色质分布均匀,细胞器较发达.结果提示,(1)微波照射使癌细胞活跃程度受到抑制。甚至崩溃.自溶:(2)部分细胞出现逆转分化的迹象.
1994(1):17-19.
摘要:应用微量凝集试验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对实验感染鼠棒状杆菌的大鼠进行了血清中抗体滴度变化的测定,比较了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实用性。分别采用分离培养法、微量凝集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对82只普通大鼠进行了鼠棒状杆菌感染的诊断,结果阳性率分别为0、11.0%和6.1%.
1994(1):20-22.
摘要:我们将人肺隙癌细胞系Anip-9代腹水型细胞,经裸小鼠体内传代和体外培养反复交替传代筛选.获得了Anip系列的亚系.给以代号(815、926.973).然后对Anip-19代腹水型癌细胞和Anip系列的亚系进行转移能力比较。结果Anip系列亚系中Anip 973转移能力最强,并出现脑、骨、肌肉转移。而AniP 19代腹水型细胞未出现脑.骨.肌肉转移,肺转移率也低于Anip 973.
1994(1):23-25.
摘要:本文以交叉自身对照法,对六只家兔分别肌注噻胺酮40mg/kg,戊巴比妥钠50mg/kg,两次用药间隔一周,观察诱导麻醉及麻醉维持时间、全麻过程中动脉压、心率和呼吸的变化。给药2h内,两药均能使动脉压显著降低(P<0.05),呼吸频率显著减慢(P<0.01)。噻胺酮较戊巴比妥钠麻醉起效快,麻醉初期(0~15min)对心率抑制作用强(P<0.05),麻醉后期(60~120min)的动脉压及呼吸恢复明显,苏醒快(P<0.05),戊巴比妥钠较噻胺酮在麻醉后期(90~120min)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强(P<0.01)。
贾卫斗 郭开生 祝清华 李安民 李延平 李春光 谷化平 黄林 李自强 左尚真 朱森树
1994(1):26-30.
摘要:本实验先将股骨头切断,继以加热,涂蜡,钻孔致股骨头坏死.以此为模型,观察大网膜移植对坏死骨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大网膜移植后,可以为股骨头提供丰富的血供,并且有良好的回吸收及成骨功能,对环死股骨头的恢复有积积作用,为临床上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又提供了种新的治疗方法.
1994(1):31-34.
摘要:清洁级,普通级2围龄地鼠按卫生部颁布SPF级要求进行血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但所制备肾原代细胞血吸附试验结果有明显差异;请洁级中没有发现有血吸附现象.而普通级血吸附阳性率高达86%(18/21).超离浓缩后可谢得血凝1:4~1:64.负染电镜观察到副流感样病毒颗粒.血清学调查.血凝及血吸附抑制试验结果表明与仙台和小鼠肺炎病毒有关.该外源病毒不易按常规方法在鸡胚和同种地鼠肾细胞上传代.
1994(1):35-35.
摘要:医药学领域内常用猕猴做为实验动物或各种疾病的动物模型,欧、美、日等国家在科研中每年需进口大量猕猴。为保障动物质量及实验人员安全.经常性对动物进行致病菌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是猕猴重要的肠遭致病菌,着重对这两种致病菌进行了检测。
1994(1):36-40.
摘要:本文报道了天津建立的狨猴动物中心在饲养和繁育普通棉耳狨猴的研究.探讨了该动物的饲养常规,五年内动物由30只增加到103只,新生动物存活率为52%,单胎.双胎和三胎的比例为1:10:3.3.分析了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和对策。严格的细菌屏障.有效的管理模式和营养丰富的标准化饲料是建立和开发狨猴的重要保证.
1994(1):40-40.
摘要:中国实验动物学会1994年第一次在京常务理事会于2月1日17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召开.会期半天。出席会议的有理事长卢耀增,副理事长孙靖、王仁武、王静兰.王代全.秘书长史顺娣,常务理事方喜业、金家珍、乔伯英,朱果,名誉理事长钟品仁,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副所长蔡有余等同志。秘书长史顺娣同志主持了会议。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1994(1):41-44.
摘要:对10只犬两侧后肢随机分别施半腱肌一般二头肌静脉肌袢成形术和自体腹直肌前鞘代静脉肌袢术。于术前、术后对两组肌袢的腘静脉静息直立静脉压(RVP),走动后静脉压(AVP)和压力回升时间(RT),进行测定。同时对两组肌袢缝合处测定抗拉力强度,及两组肌袢缝合处和距缝合接头3cm的半腱肌肌腱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术前、术后两组肌袢的RVP、AVP和RT均无显著差异(各对比组P>0.05),两组肌袢缝合处抗拉力强度及组织学改变基本相同。
1994(1):45-47.
摘要:用DNA-RNA原位杂交方法用生物不经化探针检测13例煤烟诱发的小鼠肺腺癌及其癌旁组织和对照组肺组织中p53基因的mRNA裘达情况。13例肺癌标本都有p53高表达.对应的癌旁组织中,仅5例有高表达.对照组5例均无p53高表达.结果表明,p53的高表达在肺腺癌发生中是较常见的基因改变在煤烟诱发鼠肺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1994(1):48-50.
摘要:作者已证实,单细胞真菌多糖(Monocelled Fungi.Polysacchacide,MFPS)能明显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并可抵抗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人与动物肠道的生态平衡是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关联的。为了解MFPS在调整肠道菌群生态平衡中的作用.也为
1994(1):51-52.
摘要:NIH小鼠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药物及放射生物研究。肿瘤化疗和热化疗或放化疗常引起患者白细胞减少。本文用NIH小鼠观测小鼠外周血的白细胞计数。
1994(1):53-55.
摘要:关于衰老机理学说.以自由基学说最为重要。向日葵籽富含维生索E(VE)和不饱和脂肪酸.被认为具有防脂质过氧化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向日葵籽对C57小鼠曲抗氧化作用:
1994(1):56-59.
摘要:佝偻病是当前儿童和幼小动物的一种多发的代谢疾病。为研究其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常用雏鸡建立病理模型。为改进传统的实验方法和简化饲料配方,先后进行两次试验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1994(1):60-61.
摘要:关于衰老的研究,目前最受关注的是衰老过程中自由基的变化。本文旨在用与自由基代谢有关的几项指标,探讨大鼠体内自由基代谢的变化。
1994(1):62-64.
摘要:1991年8月.江西中医学院实验部动物室暴发一起SD大鼠脱脚、断尾病症,现将这起病变的临症表现及病原分析情况报导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