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后期母-儿关系研究动物模型的建立
中图分类号:

R714.12 Q95-33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对14只妊娠后期绵羊进行手术,装置胎儿胫前动脉血管瘘管和母体颈静脉血管瘘管,建立母-儿关系研究的动物模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观察结果表明:正常分娠10例,占71.4%,流产3例,占21.4%;意外死亡1例,占7.2%。采样中出现瘘管堵塞5例,占35.7%,发生在手术后不同时间。作者认为,在胫前动脉装置胎儿血管瘘管是较为合适的部位,保持瘘管畅通和控制感染是该模型建立中的关键。文中还对如何保持胎儿血管瘘管通畅,提出了手术中应注意的一些细节。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孙敬方 潘震寰 毛鑫智.妊娠后期母-儿关系研究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1995,(4):193~19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防诈骗提示!请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添加个人微信。编辑部所有邮箱后缀均为@cnilas.or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