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V实验感染猴淋巴结病的免疫病理研究
作者:
中图分类号:

R512.91 R-332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活检或尸检SIV实验感染的恒河猴淋巴结38个,观察到SIV感染时淋巴结病的病变过程是淋巴结从增生到萎缩、耗竭的动态变化经过;SIVp27抗原检查显示阳性的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吞噬细胞,IgM、IgG和IgA广泛沉着于生发中心及灶性沉着于副皮质区内,66.7%的猴感染后2个月,IgM开始沉着,88.9%的猴在感染后5个月IgG出现,沉着区为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沉着的滤泡出现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普遍增生;CD4^ 、CDB^ 淋巴细胞分析,感染后5个月,CDB^ 淋巴细胞普遍较CD4^ 淋巴细胞数量为多。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张永蓉 卢耀增 朱华 涂新明 潘勇 何伏秋 刘增华 王昕 丛喆 刘亚莉. SIV实验感染猴淋巴结病的免疫病理研究[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1994,(2):68~7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防诈骗提示!请勿点击不明链接或添加个人微信。编辑部所有邮箱后缀均为@cnilas.org
关闭